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北京时间11月7日清晨,特斯拉年度股东大会精彩不断。
当外界还在猜测“马斯克薪酬和去留”时,现场已经有超过75%的股东以压倒性票数,批准了马斯克高达1万亿美元的薪酬激励计划。
![]()
投票结果公布瞬间,现场欢呼声此起彼伏,马斯克高兴的登台与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即兴热舞,甚至调侃“别人的股东大会无聊透顶,我们的就是劲爆派对”。
那么,这份薪资的背后到底有什么隐藏含义,又是否能延续下去呢?
![]()
万亿薪酬,是索要还是心甘情愿的“投资”?
谈起这份万亿薪资,就不得不提起马斯克的丰功伟绩了。正是在他的带领下,特斯拉从濒临破产的车企成长为全球市值1.54万亿美元的科技巨头,不仅颠覆了传统汽车行业,更定义了智能电动汽车的发展方向。
因此,股东们对马斯克的态度可以说是“百分百信任”,而这份堪称“史上最贵”的薪酬方案,理所当然就成了,股东与马斯克之间的一场高风险高回报的“对赌协议”,绝非单方面的索取或馈赠。
![]()
但这里面有个隐藏的“门槛”,根据方案,马斯克要想获得全额4.237亿股限制性股票奖励,必须在未来十年完成一系列硬核目标:特斯拉市值需突破8.5万亿美元,年销汽车达到1200万辆,交付100万台人形机器人及100万辆自动驾驶出租车,调整后盈利更是要从2024年的166亿美元飙升至4000亿美元,增幅超23倍。
![]()
因此对股东而言,这笔薪酬更像是一笔“信任投资”,而且摩根士丹利的报告也明确写着:若方案被否决,可能被解读为对马斯克的“不信任投票”,特斯拉股价恐下跌超10%。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股东会觉得“没有马斯克的特斯拉就看不到未来”,甚至将持仓决策与投票结果直接挂钩。
在双方之间,与其说股东在“给薪酬”,不如说他们在为特斯拉的未来下注,而马斯克正是他们最认可的“操盘手”,也是他们最敢投资的人。
![]()
科技狂人与未来的双向奔赴
股东大会上与马斯克共舞的,正是特斯拉旗下的人形机器人Optimus,作为富有影响力的“大佬”,他绝不是为了单纯表演狂欢而来的。
毕竟马斯克作为当前的世界首富,每一个动作都承载着特斯拉的战略方向,与机器人共舞的场景,恰似他引领特斯拉迈向“汽车+机器人”双核心时代的象征。

马斯克当场透露,Optimus机器人成本将控制在2万美元/台,有望成为“史上最大产品”,目前已进入量产倒计时。与此同时,FSD功能将升级支持司机边开车边发短信,Cybercab也将提前至2026年4月量产,这些重磅消息与机器人共舞的场景相互印证,向市场传递出特斯拉在智能驾驶与机器人领域的坚定决心。
最关键的是,马斯克曾强调“机器人将颠覆手机、汽车等一切”,而股东用万亿薪酬为这一愿景背书。这场舞蹈既展现了特斯拉对技术落地的信心,也体现了资本市场对未来科技的狂热期待。
![]()
这是9月9日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的北美最大清洁能源展RE+展会上拍摄的特斯拉人形机器人
争议中的前行
既然75%的股东通过了此方案,是否代表剩下的25%会认同“少数服从多数”,也加入马斯克的支持行列呢?答案显然不是。
在众多质疑声里,首当其中的便是美国最大公共养老金CalPERS、投票顾问公司ISS与Glass Lewis。他们“不放心”的理由很简单,因为马斯克手上同时掌握很多企业,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旦分心,不仅会影响特斯拉的发展,还会直接损害股东的利益,这些因素让他们不得不严肃对待。
![]()
最关键的是,在特斯拉投资xAI的提案中,还存在着不少的“弃权票”,一方面说明股东阵营里的声音并不完全一致,还有着不小的分歧,一方面也证实了一个道理:尽管这些股东相信马斯克有能力胜任,也相信他能平衡多业务的布局,但这都不是最重要的,特斯拉的长期价值才是他们最看重的。
![]()
就像董事会说的“没有马斯克的特斯拉,就像没有乔布斯的苹果”,对公司而言,领导的推动是成功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
未来十年,特斯拉能否实现8.5万亿美元市值神话,马斯克能否成为首个“万亿富豪”,仍需时间检验。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人机共舞的背后,是科技创业者的野心与资本市场的勇气碰撞,而这正是推动行业进步的核心动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