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亿!国产第一!全平台霸榜!小米双11战报一出,雷军又在微博晒出“感恩用户”的招牌笑容。
可评论区却翻了天:“数据注水”“自嗨式营销”“老板人设快崩了”,这哪是庆功,分明是大型信任危机现场。
表面看,小米确实风光:182亿支付额、国产销量第一、6000元以上高端机杀进前五……
![]()
数字漂亮得像PPT里的理想模型。可细究起来,漏洞比手机散热孔还多。
首先,“国产第一”这个说法,玩的是文字游戏。
京东官方榜单写得明明白白:苹果才是总销量冠军,小米排第二。只是因为苹果是“外国品牌”,小米才在“国产阵营”里拔得头筹。
这就好比跑步比赛,你拿了个“本土选手第一名”,却故意不提全场第十,不是不能说,但非要把“国产第一”当“总冠军”吹,就有点糊弄人了。
其次,182亿支付金额,听着吓人,实则水分不小。
这数字包含手机、家电、穿戴、生态链产品,甚至扫地机器人和电饭煲都算进去。把米家净水器的销售额打包进“手机战绩”,再对外宣称“手机大卖”,属于典型的“挂羊头卖狗肉”。
![]()
消费者买个1999的Redmi Turbo 4 Pro,硬生生被算成支撑小米冲击高端的“功臣”,荒诞得让人发笑。
更值得警惕的是,小米正陷入一种“数据依赖症”。
财报里反复强调“高端占比提升”“5000+份额增长”,可这些数字背后,有多少是靠真金白银的用户认可,又有多少是靠补贴、降价、捆绑销售堆出来的?
小米15 Ultra直降500,MIX Fold 4狂砍1000,连Redmi Turbo都打到1799,一边喊着冲高端,一边靠低价走量,左右互搏,自相矛盾。
网友吐槽最狠的,是雷军的人设反差。
台上讲“感动人心、价格厚道”,台下推6999的小米17 Pro Max;嘴上说“和用户交朋友”,背地里却被曝出“删差评、控评、雇水军”。
![]()
当“真诚”变成营销话术,当“性价比”沦为高端试水的跳板,用户自然会问:你到底是在造好产品,还是在造好故事?
别忘了,就在几个月前,小米汽车刚经历口碑地震,SU7事故频发、门锁失灵、车主维权不断。如今手机业务又靠“数据狂欢”转移视线,难免让人怀疑:是不是主业不稳,只能靠数字幻觉续命?
![]()
当然,小米能拿下国产销量第一,说明产品力仍有底子。
Redmi在中低端市场依旧能打,澎湃OS生态也初见成效。但问题在于,真正的高端,从来不是靠“销量排名”堆出来的,而是靠技术壁垒、品牌信任和用户心甘情愿的溢价买单。
苹果为何稳坐榜首?不是因为它参数最强,而是用户相信:花8000块买iPhone,不会后悔。而小米17 Pro Max即便杀进6000+榜单第四,多数人仍会嘀咕:“值这个价吗?会不会明年就跳水2000?”
说到底,182亿可以造假,榜单可以包装,但用户的信任,一旦碎了,就很难粘回去。
![]()
雷军若真想站稳高端,与其天天晒战报,不如少点套路,多点踏实,比如把车门修好,把系统做稳,把售后跟上。
否则,再响亮的“国产第一”,也不过是沙滩上的城堡,潮水一退,只剩一片狼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