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发现,孩子明明没有跑跳,天气也不热,却经常一头汗,连睡觉时枕头都会湿一片。检查后也不缺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中医看来,这种情况很可能是“体虚”引起的,常见于“肺卫不固”和“气阴两虚”两种类型。
肺卫不固,是指肺气不足,导致皮肤的固摄能力减弱。这样的孩子除了容易出汗,还可能经常感冒,脸色偏白,容易累,稍微活动就喘气。
气阴两虚,则是气虚和阴虚同时存在。气虚不固摄,所以出汗;阴虚生内热,进一步加重出汗。
这类孩子往往白天一动就出汗,晚上睡觉后也会出盗汗,还可能伴有手心脚心发热、口干、大便偏干等症状。
![]()
长期异常出汗,就像身体不断在漏掉营养,会消耗孩子生长发育所需的能量。
中医认为汗为心液,出汗异常会耗气伤阴,进而影响肾精充盈,不利于骨骼生长和身高发育。
如果孩子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即使目前身高正常,未来的生长曲线也可能受到影响,甚至达不到遗传预期的高度。
因此,家长要重视起来,尽早帮助孩子调理。今天,邀请到儿科专家廖永州主任给大家分享如何调理。
![]()
针对不同类型,调理方法也有侧重:
对于肺卫不固的孩子,重点是补气固表。
可以尝试这道益气固表粥:取黄芪(用布包好),山药,大米。先将黄芪煮水半小时,去掉药包,用这个水加入山药和大米一起煮成粥。
黄芪补气,山药健脾补肺,每周吃3-4次,有助于增强体质,减少虚汗。
对于气阴两虚的孩子,需要气阴双补。
推荐养阴生津汤:用浮小麦,麦冬,红枣一同煮水,代替部分日常饮水。这个汤水有淡淡的甜味,孩子容易接受,能帮助滋养阴液。
![]()
小儿推拿也是安全有效的辅助方法:
- 补脾经:顺着孩子大拇指外侧,从指尖推向指根,100-300次,能健脾益气。
- 补肾经:从小指指根推向指尖,100-300次,有助补益肾气。
- 揉涌泉:用手掌搓热后,轻轻按揉孩子脚底中心的涌泉穴,50-100次,可以滋阴清热。
日常护理也要注意:饮食上少吃生冷、辛辣、油炸食物,以免伤脾胃或助内热。睡前避免玩得太兴奋,防止夜间盗汗加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