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万物皆备于我。
真正的强者,从不抱怨环境,而是能从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历所感中汲取养分。
如此,在万事万物当中,汲取到一些供养自己的学识、眼界、智慧、格局。
毕竟真正强大的人,他们也明白这世间里的一切,无论是顺是逆,是人是物,其实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成就你。
从困境中汲取养分
所谓的挫折,不是终点,而是养分。
当然,在弱者看来,挫折就是别人或是老天爷在故意刁难自己。
但是强者的思维和眼界不一样,所以能把生活里的那些绊脚石,变成垫脚石。
王阳明被贬至荒蛮的龙场时,可谓是到了一种九死一生的处境。
但是他没有被绝望吞噬,反而在极致的静寂中追问自己:“如果圣人处此,更有何道?”
最终,那些石棺中的沉思,以及瘴疠间的困顿,都在供养着他,觉醒着他,最终孕育出“心学”的智慧。
可以说,那片别人眼中的绝地,在他那里,却成了他精神的沃土。
作家林清玄写道:“人生的黑夜也没什么不好,愈是黑暗的晚上,月亮与星星就愈是美丽。”
当你转变心境,所有迎面而来的,都成了助你登高的风。
所以,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有把困境当成锻炼自己的信心和思维,然后从中汲取养分。
如此,才能在自己得到心灵滋养之后,茁壮成长。
从他人身上照见自己
人这辈子吧,无论是欣赏你的人,还是诋毁你的人,都是你的镜子。
如果你觉得万事万物都在供养自己,那么你就能允许一切发生,而且坚定相信,一切发生皆有利于我。
事实上,那些活出通透的人,从来都是很喜欢在身上照见自己的。
苏轼官场一生坎坷,政敌不断攻击他,以至于越贬越到偏远之地。
但是呢,苏轼这个人心态也好,在不同的地方里,更是能快速融入到当地的习俗里。
然后,慢慢地还能自得其乐,活出了莫大的人生哲理和智慧。
他在《留侯论》中写道:“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由此可见,官场里那些伤害他的人,反而磨砺了他的心性,让他修炼出了一股“八风吹不动”的定力。
《论语》中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喜欢你的人给你温暖,批判你的人让你清醒。
始终相信,任何人的存在,说到底便是完整了你对世界的认知。
从自然万物中获取能量
一草一木,都在默默传递着天地的智慧。
聪明的你,也应该从中得到供养。
陶渊明辞官归隐后,从田园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真正的供养。
他在《饮酒》中这样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他在田园生活里,惬意地与山岚对望,与松菊为友。
如此,自然万物,便成了他最好的老师,给予他无尽的宁静与灵感。
日本茶道大师千利休说:“屋小而心宽,人友而心静。”
阳光、空气、流水,无不在默默支持着我们自己的生命。
当你心怀感恩,在自然里获取到了能量,那么不用多久也会发现整个世界都在为你让路。
人生说到底,“万物皆在供养你”可不是玄学,而是一种深刻的认知转变。
当你能坦然地接受一切,那万事万物足以让你从被动的承受者,变为主动的受益者。
当你的心量足够大,那人生当中的风雨便是洗礼,挫折亦是砥砺,连敌人都是来助你修行的逆缘菩萨。
这才是真正的强者思维:把整个世界,都变成你的修道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