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月诸多汽车企业都交出了销量增长的优异成绩,然而在这背后可能是经销商的血泪,有分析指出国内经销商已到了快承受不住的时候了,经销商行业已处于紧绷状态,随时会被崩断,销量节节攀升的游戏恐怕很快玩不下去了。
![]()
这或许能解释当前国内汽车市场如此环境下,诸多汽车企业纷纷报出销量增长的消息了,答案可能就在于这些销量有不少车辆藏着经销商的仓库里,这并非无的放矢,而是有数据支撑的。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指出2025年9月份“汽车经销商库存”系数为1.35,环比上升3.1%,同比上升4.7%,显示出经销商的正持续不断承受巨大的库存压力,不过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又指出当前的库存水平仍处于警戒线之下。
虽然经销商整体仍然处于安全线以上,但是却已有部分经销商难以承受,从去年以来媒体报道的经销商倒下就已有多个例子,其他那些还在咬牙坚持的有多少可以推测一下。
![]()
与以往相比,如今的经销商主要利润来源已主要是靠车企的返利,由此导致经销商极度依赖汽车企业,在话语权由车企掌控的情况下,经销商不得不承受汽车企业压库存的行为,咬牙苦撑,但是谁也不知道这些经销商还能撑多久。
经销商承受车企压库存如今承受的风险巨大,特别是电车行业,因为电车这两年降价速度迅速,汽车迭代也快,有车企一年迭代一次,这就意味着经销商接受了车企的车辆后必须迅速卖出,否则一旦遇上车企新车上市以及降价举措,库存车就会严重贬值,进而导致经销商资金链断裂。
与此相印证的则是几乎已被证实的订单注水了,这几年电车行业的订单营销可谓一浪高过一浪,去年他们还只是报出新车型订单数万辆的数据,今年有车企一举报出新车型订单数十万辆,随后订单超过10万辆已不鲜见。
![]()
由于众多车企报出订单数不断创新高,最终导致国内今年以来的诸多新车型订单数超过1亿辆,这已是中国市场汽车年销量的3倍多,比全球市场汽车销量的9000多万辆还多出1000万辆,由此成为全球笑柄。
如果说订单营销还只是字面上的,对各方的压力不大,甚至还有车企借助订单营销迅速突围,凸显出订单营销的好处;而压库存则是高风险的行为,因为库存需要耗费巨量的资金,而且库存车辆贬值速度奇快,给经销商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早前《财联社》就报道了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指出行业中存在的“压库”“返利拖欠”问题,已对整个行业造成巨大压力,指出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经销商的利益为代价,建议相关部门重视这个问题。
![]()
可以看出压库存的动作已给经销商群体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而去年至今出现的经销商倒闭更是凸显出经销商群体已处于紧绷状态,他们可以承受的能力越来越有限,一旦这些经销商倒下,必将反噬整个行业,也会彻底暴露汽车行业的销量真相。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