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至11月1日,2025年大湾区淋巴瘤前沿论坛暨CSCO淋巴瘤专家委员会指南巡讲(广东站)在广东省珠海市举办。本次大会以“跨越前沿、共塑未来”为主题,汇聚海内外淋巴瘤与血液肿瘤领域的顶尖学者,聚焦精准诊疗与科研创新展开深度交流。大会主席、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淋巴瘤分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蔡清清教授和韩国三星医疗中心Won Seog Kim教授领衔一众专家,围绕B细胞、T细胞及NK/T细胞淋巴瘤的精准治疗、CAR-T细胞疗法及创新抗肿瘤药物开发等热点,为与会者全面呈现了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实践的最新进展与发展格局。
![]()
10月31日上午,大会正式拉开帷幕。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院长徐瑞华教授,韩国三星医疗中心Won Seog Kim教授,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军教授,华中科技大学胡豫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邱录贵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李建勇教授,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淋巴瘤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黄慧强教授以及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陈明远教授等多位国内外顶尖专家分别发表致辞,对论坛的召开给予高度肯定,并提出殷切希望。
开幕式由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淋巴瘤分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蔡清清教授和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冯茹教授共同主持。蔡清清教授在致辞中向全体与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并向远道而来的国际同仁致以衷心感谢。她指出,本次大会致力于通过高水平学术交流促进科研创新,依托国际合作推动临床进步,共同助力淋巴瘤诊疗事业高质量发展,造福更多患者。
![]()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线上致辞
![]()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徐瑞华教授线上致辞
![]()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军教授线上致辞
![]()
华中科技大学胡豫教授线上致辞
![]()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淋巴瘤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黄慧强教授线上致辞
![]()
韩国三星医疗中心Won Seog Kim教授致辞
![]()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邱录贵教授致辞
![]()
江苏省人民医院李建勇教授致辞
![]()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陈明远教授致辞
![]()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淋巴瘤分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蔡清清教授主持论坛开幕式
![]()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淋巴瘤分会副主任委员、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冯茹教授主持论坛开幕式
论坛首个学术单元聚焦“B细胞淋巴瘤”,围绕其精准治疗与靶向策略展开深入探讨。南安普顿实验癌症医学中心Andrew Davies教授系统梳理了DLBCL关键信号通路与靶向治疗的最新进展,强调分子分型对精准用药及联合治疗的关键指导作用;博洛尼亚大学Pier Luigi Zinzani教授则深入剖析了原发纵隔B细胞淋巴瘤从一线治疗、复发难治管理到靶向药物与CAR-T等前沿疗法的全程管理策略。本环节以前瞻性视角与系统性分析,清晰勾勒出B细胞淋巴瘤精准治疗的未来发展方向。
![]()
南安普顿实验癌症医学中心Andrew Davies教授
![]()
博洛尼亚大学Pier Luigi Zinzani教授
随后,论坛围绕血液肿瘤热点—CAR-T细胞治疗,探讨了技术创新与临床优化路径。宾夕法尼亚大学阿布拉姆森癌症中心Stephen J. Schuster教授、美国梅奥诊所Saad J. Kenderian教授分别系统阐释了CAR-T细胞治疗的原理、优势及其在淋巴瘤领域的最新进展。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应志涛教授重点介绍了体内CAR-T疗法的最新突破,指出该技术具备良好的安全性及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场讨论充分体现了细胞免疫治疗从实验室研究走向临床成熟的里程碑式进展。
![]()
宾夕法尼亚大学阿布拉姆森癌症中心Stephen J. Schuster教授
![]()
美国梅奥诊所Saad J. Kenderian教授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应志涛教授
10月31日下午,大会以两场科研写作作主题报告开场。《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副主编黄永坚教授系统解析了顶级医学期刊从投稿到发表的全流程,并深入阐释了编辑视角下的评审要点与论文发表的学术意义;《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杂志主编刘德龙教授结合自身丰富的科研与审稿经验,精准剖析了科学论文写作中的常见误区,为青年医生提供了宝贵的学术指导与实践建议。
![]()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副主编黄永坚教授
![]()
《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杂志主编刘德龙教授
在T细胞淋巴瘤论坛中,与会专家围绕AITL及PTCL等亚型的诊疗进展进行了深入交流。筑波大学医学研究院Mamiko Sakata-Yanagimoto教授系统阐述了表观遗传学调控在疾病发生与治疗中的核心作用,并展望了靶向表观遗传修饰的创新疗法前景;奥胡斯大学医院临床研究所Francesco Annibale d’Amore教授全面解读了ESMO-EHA 2025版T/NK细胞淋巴瘤指南的更新要点,强调规范化治疗与新型药物应用对于精准分层及改善预后的临床意义。本场论坛实现了从基础机制到临床实践的双向贯通,展现了T细胞淋巴瘤诊疗向系统化、精准化迈进的重要趋势。
![]()
筑波大学医学研究院Mamiko Sakata-Yanagimoto教授
![]()
奥胡斯大学医院临床研究所Francesco Annibale d’Amore教授
在NK/T细胞淋巴瘤论坛中,多位专家围绕该疾病的精准治疗与免疫调控机制展开深度对话。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亓姝楠教授聚焦局限期患者的风险适应治疗模式;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蔡清清教授系统阐述了PD-1抑制剂联合化疗的临床价值,并提出基于分子分型与代谢调控的精准免疫治疗新路径;韩国三星医疗中心Won Seog Kim教授则从免疫生物学角度解析了PD-1抑制剂疗效差异的内在机制,并提出通过调控肿瘤抗原性与微环境以克服耐药的新策略。本场论坛不仅系统梳理了从临床到机制的关键进展,更为该领域未来的突破方向提供了战略性引领。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亓姝楠教授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蔡清清教授
![]()
韩国三星医疗中心Won Seog Kim教授
11月1日上午举行的血液肿瘤研发论坛聚焦于创新药物的临床开发与转化研究前沿。阿斯利康Anas Younes教授系统阐述了公司在血液肿瘤领域的整体研发战略与创新管线布局;亚盛医药杨大俊教授重点分享了BCL-2抑制剂的最新转化研究成果及其联合治疗的科学基础;宜明昂科吴诸丽教授系统梳理了滤泡性淋巴瘤的新药进展与未来方向;麓鹏制药谭芬来教授深入剖析了新一代BTK抑制剂从设计到临床的转化路径与关键突破;岸迈生物科技朱永红教授则报告了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在血液及风湿免疫疾病中的拓展应用前景。本场论坛集中呈现了全球创新药物研发的前沿动态,为血液肿瘤领域的药物发展提供了系统性视野与战略启发。
![]()
阿斯利康Anas Younes教授
![]()
亚盛医药杨大俊教授
![]()
宜明昂科吴诸丽教授
![]()
麓鹏制药谭芬来教授
![]()
岸迈生物科技朱永红教授
“2025年度改变临床实践的论文”专场回顾了年度最具影响力的临床研究成果。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刘传绪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聂蔓教授及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吴梦教授分别就ctDNA MRD监测、PI3K抑制剂联合治疗及ADC药物在淋巴瘤中的最新进展进行了分享,展现了精准治疗领域的前沿突破与未来发展趋势。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刘传绪教授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聂蔓教授
![]()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吴梦教授
11月1日下午的CSCO淋巴瘤专家委员会指南巡讲(广东站),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清媛教授致开幕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冯茹教授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蔡清清教授联合主持。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白鸥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李志铭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叶静静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黎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王晓波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亓姝楠教授等多位专家,围绕淋巴瘤不同亚型的诊疗要点、指南更新及前沿进展进行了深入解读与经验分享,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极具针对性的实践指导,进一步深化了本次论坛在淋巴瘤精准诊疗领域的学术内涵。
本次论坛内容翔实、议题前沿、亮点迭出,与会专家围绕淋巴瘤从基础机制到临床转化,从指南更新到新药研发,全方位呈现了当前领域的前沿动态与整体格局。论坛的成功召开,不仅促进了海内外学者的深度交流,也为中国淋巴瘤领域的学术研究与临床实践的持续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虽然2025年大湾区淋巴瘤前沿论坛已圆满落幕,然而学术探索之路未有穷期。2026年10月,让我们再度相约大湾区,共同续写淋巴瘤领域发展的新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