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燕公子
脸皮是个很微妙的东西,太多要病,太少要命。
江苏33岁的张某,坏就坏在太“要脸”了,以至于确诊了“中度抑郁症”。每天下班回到公寓,他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放松,而是开始回忆白天办公室里的每一个细节。
上午9点15分,部门经理看到他时眉头微皱是什么意思?中午食堂里,同事小王小李凑在一起吃饭没叫他,是不是在孤立他?
日复一日,巨大的精神压力击垮了他,而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竟然是因为他精心编辑的一条朋友圈——一张咖啡配书的照片,加上若有深意的“阅读让心灵安静”的文案。
朋友圈发布两小时,却只收到了三个点赞。他忍不住开始胡思乱想:是不是上次没给XXX的女儿投票被记恨了?还是上周团建时说错话了?
这种过度敏感已经严重影响了他的生活,不仅无法集中注意力,还出现了坐立不安、头晕、浑身出汗等不适。
医生在问诊中发现了根源,张某的高敏感性格与从小的家庭教育密切相关。在严格管教下长大的他,什么事情都渴望得到父母的肯定与认可。
这种童年时期建立的模式,随着他长大,演变成了对他人评价的过度依赖。朋友圈的点赞数、回复速度、甚至一个表情符号的使用,都能成为他情绪的晴雨表。
![]()
张某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代表了一种人群,即高敏感度人群。仔细观察会发现,高敏感人群对情绪的感知极为敏锐,这本是一种天赋,但若没有合适的心理建设,就容易变成负累。
他们就像没有皮肤的人,每一个细微的刺激都会引发剧烈的疼痛。而就在张某为太“要脸”苦恼的同时,广西南宁一位男士,却因为太不要脸上了热搜。
在地铁三号线的角落里,这位衣衫整洁、面貌斯文的男子,一番左顾右盼后,突然解开了裤子,蹲下一通输出,而他的正上方墙上,恰恰就贴着醒目的厕所引导标识。
为啥有厕所不上,非要拉外面?谁也不知道,可能人家拉的不是屎,而是某种刺激。最后,地铁工作人员处理这滩臭不可闻的“遗留物”,而男子本人也因为监控的公开而基本社死。
![]()
《孟子·离娄下》中有个著名的“齐人”,每天去墓地讨要祭品,回家却向妻妾炫耀自己与富人一起吃饭,脸皮够厚了,但是怎么样呢,我们知道他的故事,最多也不过嘲笑一番而已。
项羽战败,自忖无颜见江东父老,遂自刎,自己死还不够,还把虞姬的情绪也调动起来,一代英雄美人,就此长别世间,实在可惜。
经验告诉我们,健康的脸皮应当像一条舒适的秋裤,既不能太薄,让寒风轻易穿透;也不能太厚,捂得人喘不过气。
最重要的是,它该有弹性:在需要展现真我时能适当放松,在维护尊严时又能及时收紧。太要脸和太不要脸,本质上都是同一种病:把自己看得太重,或把别人看得太轻。
地球存在了46亿年,人类文明不过几千年,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更是短暂如流星。在这样宏大的时空尺度下,朋友圈的点赞数、地铁里陌生人的目光,真的值得我们辗转反侧吗?
如果实在把握不好度,我倒是建议大家宁厚不薄,与其活在别人的眼光里畏首畏尾,不如学学那位在地铁里“洒脱”的仁兄,毕竟,脸皮厚了苦的是别人,脸皮薄了苦的是自己。
人生这场戏,我们都是第一次登台,难免会忘词、走调甚至摔跤。下次当你又开始纠结别人的看法时,不妨默念这句咒语:
“关你屁事,关我屁事,反正百年后都不是事。”
-End -
对话作者请添加微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