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立冬六件事,暖冬好安康(老祖宗的御寒门道)

0
分享至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标志冬季开始的节气,古人视其为 “万物收藏,休养生息” 的起点。

此时天渐寒、夜渐长,遵循老祖宗流传的御寒门道,做好这六件事,就能为寒冬筑牢 “防护盾”,安稳度过漫漫冬日。


01

要喝一碗暖身汤

民谚云:“立冬补冬,补嘴空”“立冬一碗汤,暖身到心房”。

立冬后寒气渐盛,一碗热汤不仅能驱散寒意,更能为身体 “储能补养”,是老辈人传了千年的御寒智慧。

北方人偏爱 “羊肉汤”,立冬这天,家家户户都会买上几斤羊肉,配上萝卜、生姜慢炖。羊肉性温,能补气血、驱寒邪,喝上一碗,从胃里暖到四肢,连呼出的气都带着暖意。过去北方农村,立冬喝羊肉汤时还会搭配烙饼,“汤泡饼,暖到顶”,吃饱喝足,再冷的天也不怕。

南方则钟情 “鸡汤”,尤其在江南一带,立冬必炖 “香菇鸡汤” 或 “当归鸡汤”。鸡肉滋补,搭配菌菇或药材,既能暖身,又能增强抵抗力。广东地区还会煮 “霸王花猪骨汤”,清热润燥又暖身,适配南方潮湿的冬日气候。

立冬的汤,熬的是时光,暖的是人心。无论南北,一碗热汤下肚,不仅是对身体的滋养,更是对冬日的仪式感 —— 用温暖开启漫长冬季。

02

要添一件厚衣裳

《黄帝内经》有言:“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立冬添衣,讲究 “去寒就温”,既要保暖,又不能过厚闷汗,这是老祖宗 “养藏” 的关键。

老辈人常说:“立冬不穿衣,来年冻成疾”,

且添衣有 “三层法则”:贴身穿透气的棉质衣物,中间穿保暖的毛衣或抓绒衣,外层穿防风的外套。尤其要注意 “头、颈、脚” 三个部位 —— 头为 “诸阳之会”,立冬后可戴薄帽;颈后有 “大椎穴”,易受风寒,可围围巾;脚为 “阳气之根”,袜子要选厚实的纯棉款,避免寒从脚起。

如今虽有羽绒服、暖宝宝等现代保暖用品,但 “循序渐进添衣” 的道理仍不过时。别等冻得打哆嗦才加衣,也别一下穿太厚,让身体慢慢适应寒冷,才能更好地抵御冬日寒气。


03

要储一缸越冬菜

“立冬储菜,来年不慌”,过去没有冰箱,立冬储菜是家家户户的 “头等大事”,既为冬日储备食材,也藏着 “丰衣足食” 的期盼,这份智慧至今仍值得借鉴。

北方的 “储菜仪式” 最为热闹,立冬前几天,菜市场挤满了买白菜、萝卜、土豆的人。人们会把白菜晾晒几天,去掉多余水分,再码进缸里,撒上盐腌成 “酸菜”;萝卜则切成条晒干,或泡成 “萝卜干”,能吃一整个冬天。东北人家还会挖 “菜窖”,把土豆、红薯、白菜存进去,低温保湿,随吃随取。

南方虽气候温和,但也有储菜习惯。四川、湖南等地会腌 “腊肉”“香肠”,立冬后天气干燥,正是腌肉的好时候,把肉抹上盐、花椒、辣椒,挂在屋檐下风干,过年时就能吃到喷香的腊味;江南一带则会腌 “咸菜”“雪里蕻”,搭配豆腐、肉末炒着吃,清爽解腻,适配冬日油腻的饮食。

如今超市食材充足,但立冬储菜的习惯仍未消失 —— 它不仅是对生活的规划,更是对 “万物收藏” 节气内涵的传承,让日子在准备中多了份踏实。

04

要睡一个安稳觉

老祖宗说:“立冬睡好觉,冬天病不找”,立冬后夜渐长、阳气藏,“早睡晚起,顺应日光” 是最佳的作息方式,也是 “养藏” 的核心。

《黄帝内经》强调 “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意思是立冬后要早点睡觉,让身体充分休息,储存阳气;早上等太阳升起后再起床,避免清晨寒气入侵。过去没有电灯,农村人家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立冬后更是 “天擦黑就上床”,用充足睡眠抵御寒冷。

如今虽生活节奏快,但也应尽量调整作息:晚上别超过 11 点睡觉,睡前可泡脚暖身,帮助入睡;早上别过早起床,尤其是老人和孩子,等阳光出来、气温回升后再活动,避免因温差过大引发感冒。

立冬的觉,睡的是 “阳气”,养的是 “精神”。充足的睡眠,能让身体在寒冬中保持活力,为来年春天的 “生发” 积蓄力量。

05

要动一动筋骨

常听人说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但立冬后的运动,讲究 “温和适度”,不能像夏天那样剧烈出汗,而是要 “动中养藏”,这是老祖宗冬日养生的重要原则。

老辈人立冬常做 “慢运动”:打太极、练八段锦、散步。太极动作舒缓,能调和气血,又不会耗散阳气;八段锦中的 “两手攀足固肾腰”“攒拳怒目增气力” 等动作,适配冬日 “养肾” 需求;饭后散步则能促进消化,避免因冬日活动少导致积食。过去北方农村,立冬后还会有 “踢毽子”“跳绳” 的活动,一群人在院中活动,既暖身又热闹。

如今很多人喜欢去健身房锻炼,但立冬后要避免高强度运动,比如长跑、高强度力量训练,以免出汗后受凉。可选择瑜伽、普拉提等温和运动,或在室内做简单的拉伸,让身体微微发热即可。

立冬运动,不是为了 “减脂塑形”,而是为了 “活络气血”。适度活动,能让身体在寒冷中保持灵活,远离 “冬日懒病”。


06

要尝一口甜点心

“立冬吃点甜,寒冬少忧烦”,老祖宗立冬吃甜食,不仅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更有 “补能量、悦心情” 的深意 —— 冬日易情绪低落,一点甜能驱散沉闷,让心情暖起来。

北方立冬常吃 “糖炒栗子”,街头巷尾的炒货摊,立冬这天准会排起长队。栗子性温,能补脾胃、强筋骨,糖炒后香甜软糯,吃几颗暖手又暖心。过去北京胡同里,立冬还有 “剥栗子比赛”,孩子们围在一起剥栗子,赢的人能多拿一把,满是冬日的乐趣。

南方则爱吃 “汤圆” 或 “年糕”。江南一带立冬吃 “芝麻汤圆”,寓意 “团团圆圆,暖冬安康”;浙江、福建等地则吃 “红糖年糕”,蒸好的年糕蘸着红糖,甜而不腻,既能补能量,又有 “年年高” 的好彩头。

立冬的甜,是生活的小确幸。一口甜食下肚,不仅能驱散冬日的寒意,更能让心情变得明朗,用甜蜜对抗漫长寒冬的沉闷。

立冬是结束,也是开始 —— 它标志着一年的收获季落幕,也开启了 “休养生息” 的冬日时光。做好这六件事,不仅是对传统的传承,更是对自己、对家人的关怀。

愿你在立冬这天,喝上一碗热汤,添上一件暖衣,睡个安稳觉,用温暖与从容,迎接即将到来的寒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一旦台海战争爆发,可能造成上亿伤亡,解放军或需解决4大战场

一旦台海战争爆发,可能造成上亿伤亡,解放军或需解决4大战场

盒子里的密探
2025-11-18 01:10:10
最“命苦”TVB绿叶:33岁中风瘫痪,69岁血管病,至今为生计奔波

最“命苦”TVB绿叶:33岁中风瘫痪,69岁血管病,至今为生计奔波

往史过眼云烟
2025-11-18 16:11:24
国青队员拔角旗杆!董路:开了眼了 跟8岁孩子似的 还有更离谱的

国青队员拔角旗杆!董路:开了眼了 跟8岁孩子似的 还有更离谱的

风过乡
2025-11-18 10:23:15
欧阳开盛:被迫返乡农民工引发的乡村社会治安问题及治理路径

欧阳开盛:被迫返乡农民工引发的乡村社会治安问题及治理路径

中国乡村发现
2025-11-18 13:29:49
毛新宇少将完爆蒋友柏!

毛新宇少将完爆蒋友柏!

沈述慢撩
2025-11-16 21:35:33
人民日报专访,揭开32岁周深的真实处境,那英确实一个字都没说错

人民日报专访,揭开32岁周深的真实处境,那英确实一个字都没说错

八斗小先生
2025-11-01 08:46:54
一个真正聪明的人,做到了这四个字

一个真正聪明的人,做到了这四个字

洞读君
2025-11-18 18:30:03
印军官:当中国武力解放台湾,印度不仅要夺取西藏,还要吞噬新疆

印军官:当中国武力解放台湾,印度不仅要夺取西藏,还要吞噬新疆

近史博览
2025-09-22 15:47:35
日本通告全球:高市早苗计划于2026年恢复自卫队“大佐军衔”

日本通告全球:高市早苗计划于2026年恢复自卫队“大佐军衔”

科技处长
2025-11-14 16:46:39
婆婆每月帮我还5000房贷,我妈小住一周她回老家,半个月后我崩溃

婆婆每月帮我还5000房贷,我妈小住一周她回老家,半个月后我崩溃

红豆讲堂
2025-11-18 19:00:02
烧一赔三!轮到广汽掀桌子,10.48万的埃安i60开卖

烧一赔三!轮到广汽掀桌子,10.48万的埃安i60开卖

超电实验室
2025-11-17 18:25:48
“两千年来,中国从没跨过那片海去打他们,一次都没有

“两千年来,中国从没跨过那片海去打他们,一次都没有

老友科普
2025-10-10 15:16:19
杨振宁去世前状态曝光,卫生间摔跤酿大祸!翁帆疑早已接受了现实

杨振宁去世前状态曝光,卫生间摔跤酿大祸!翁帆疑早已接受了现实

阿纂看事
2025-10-23 15:52:42
德国副总理克林拜尔访华,中国答应了他一件事

德国副总理克林拜尔访华,中国答应了他一件事

道德经
2025-11-19 00:36:49
华为Mate70Pro“一降再降”,12GB+1TB跳水2000元,卖得好也降价

华为Mate70Pro“一降再降”,12GB+1TB跳水2000元,卖得好也降价

知心数码
2025-11-17 17:38:40
47岁王一楠在家做豆花,脸垮肉松眼袋水肿,戴手套烧火像农村妇女

47岁王一楠在家做豆花,脸垮肉松眼袋水肿,戴手套烧火像农村妇女

小彭美识
2025-11-18 16:28:24
中俄已无法结盟,俄外长通告全球,俄只有3个盟友,朝鲜也没上榜

中俄已无法结盟,俄外长通告全球,俄只有3个盟友,朝鲜也没上榜

娱乐的宅急便
2025-11-18 12:55:05
为何球迷一直看不上申花,却对上港报以尊敬?真正原因找到了!

为何球迷一直看不上申花,却对上港报以尊敬?真正原因找到了!

罗掌柜体育
2025-11-18 10:26:05
古力娜扎:很大!

古力娜扎:很大!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0-19 08:51:29
人老腿先衰,建议中老年人常吃这八种食物,走路有劲

人老腿先衰,建议中老年人常吃这八种食物,走路有劲

美食店主
2025-11-16 00:09:58
2025-11-19 03:43:00
永不高调
永不高调
永不高调
266文章数 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头条要闻

27岁女孩家门口遇害 妈妈痛哭:墙上还有女儿血迹

头条要闻

27岁女孩家门口遇害 妈妈痛哭:墙上还有女儿血迹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科技要闻

谷歌CEO警告:若AI泡沫破裂,没公司能幸免

汽车要闻

硬核配置旗舰气场 岚图泰山售37.99万起

态度原创

本地
时尚
家居
游戏
公开课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秋天穿衣暂时没灵感?赶紧看看这27套穿搭,舒适自然又大方

家居要闻

彰显奢华 意式经典风格

魔兽世界:时光服正式开服,排队时间增加,联盟成香饽饽!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