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集古诗词里的精华,让您的查阅更加便捷
----❀❀---❀❀---❀❀---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才感晚秋,忽而立冬,光阴不老,岁月逢花。
“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携着岁月的厚重悄然而至,为四季轮回画上温柔的句点。
秋的余温尚未散尽,冬的寒意已渐次浸染,枯黄的草木褪去最后一抹葱茏,将生机敛藏于根系,静待来春的复苏。
风掠过枝头,卷走漫天落叶,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匆匆流转,这是自然界的休养生息,也是生命沉淀的开始,让每一份喧嚣都归于沉静,每一份期待都在寒冬中积蓄力量。
![]()
立冬
唐朝·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你要写立冬,就要写寒夜中诗人的慵懒与洒脱。
冻笔难书新诗,墨汁仿佛也被寒意凝结,便索性搁笔作罢,任思绪在暖炉边肆意徜徉。精致的铜炉中,炭火正旺,温热的美酒香气氤氲,一杯接一杯,将寒意驱散在氤氲的水汽里。醉眼朦胧间,看墨色在月光下晕染开朵朵花影,恍惚间竟以为是漫天飞雪铺满了前村。
李白的立冬,没有悲秋的萧瑟,也无对寒冬的畏惧,唯有随性而为的豁达与浪漫,将寒夜酿成了一杯醇厚的酒,在醉意与月色中,寻得一份超然物外的自在。
咏廿四气诗·立冬十月节
唐朝·元稹
霜降向人寒,轻冰淥水漫。
蟾将纤影出,雁带几行残。
田种收藏了,衣裘製造看。
野鸡投水日,化蜃不将难。
你要写立冬,就要写节气更迭中自然与人间的交响。
霜降过后,寒意日渐逼人,清澈的水面上已泛起薄薄的冰棱,漫过岸边的浅草。皎洁的月光下,蟾蜍拖着纤细的身影缓缓出现,天空中,大雁带着残存的几行雁阵,向着南方迁徙。
田野里,农人早已将作物收割收藏,家中则忙着缝制厚实的衣裘,为寒冬做足准备。野鸡投入水中的时节,传说中它们会化身为蜃蛤,这一自然现象的描写,更添了几分立冬的神秘气息。
元稹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立冬时节的物候变化与人间烟火,展现出万物顺应时节、从容接纳变化的生命智慧。
![]()
立冬后风雨
宋朝·刘敞
冷雨欲成雪,高风催过云。
流光随衮衮,吹萚共纷纷。
此去天地闭,向来金石焚。
敝貂宁独恨,四序欲平分。
你要写立冬,就要写风雨中天地变色的苍茫与深沉。
冰冷的雨水夹杂着寒意,仿佛下一刻就要凝结成雪,猛烈的狂风呼啸而过,卷起漫天流云。时光如同滚滚向前的车轮,一去不返,凋零的落叶在风中纷纷扬扬,四处飘散。
从这一刻起,天地间的生机渐渐闭合,往昔炽热如金石燃烧的繁盛景象,已不复存在。身上的旧貂裘难以抵御刺骨的寒风,心中的遗憾何止于此?四季即将平分,寒冬的漫长与寂寥,让人心生感慨。
刘敞借立冬后的风雨,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与对世事变迁的无奈,字里行间满是沉郁苍凉的意境。
立冬
宋朝·陆文圭
早久何当雨,秋深渐入冬。
黄花独带露,红叶已随风。
边思吹寒角,村歌相晚春。
篱门日高卧,衰懒愧无功。
你要写立冬,就要写秋去冬来的悄然与乡村的静谧。
干旱了许久,何时才能迎来一场甘霖?深秋的凉意渐浓,不知不觉间,立冬已然来临。黄色的菊花上还带着晶莹的露珠,红色的枫叶却早已在风中飘落。
边疆的思念随着寒冷的号角声蔓延,乡村的歌声却仿佛带着晚春的暖意,在田野间回荡。篱笆门内,日上三竿才慵懒地起身,心中不禁为自己的衰懒无功而感到愧疚。
陆文圭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相融,在立冬的萧瑟中,既有对时光的感慨,也有对自我的审视,透着一份质朴的生活气息。
![]()
【5】
立冬日作
宋朝·陆游
室小才容膝,墙低仅及肩。
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
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
你要写立冬,就要写寒舍中诗人的安贫乐道与豁达胸襟。
居所狭小,仅能容下双膝,墙壁低矮,刚刚没过肩头。刚过了授衣的十月,便又迎来了开始穿裘衣的立冬时节。
一点点积攒起炉中的炭火,仔细称量着布被中的丝绵,用心打理着简陋的生活。平生以颜回居陋巷的安贫乐道为榜样,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能心中欣然。
陆游在寒冬的简陋居所中,不叹贫困,反享安宁,展现出一种超脱物质的精神境界,让人感受到逆境中坚守本心的力量。
【6】
立冬夜舟中作
宋朝·范成大
人逐年华老,寒随雨意増。
山头望樵火,水底见渔灯。
浪影生千叠,沙痕没几棱。
峨眉欲还观,须待到晨兴。
你要写立冬,就要写舟行夜泊的孤寂与对美景的眷恋。
人随着年华的流逝渐渐老去,寒意也随着雨意不断加深。站在船头,眺望远处的山头,樵夫家中的灯火在夜色中闪烁,水底则映出渔船上的点点光亮。
波浪翻涌,生成千重叠影,沙滩上的痕迹被潮水淹没,难以分辨。想要再看一看峨眉的美景,只能等到清晨起身了。
范成大将旅途的孤寂、岁月的感慨与自然的美景交织在一起,在立冬的夜色中,勾勒出一幅悠远苍茫的画卷,透着对时光与美景的珍视。
![]()
【7】
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
宋朝·钱时
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
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
你要写立冬,就要写霜后菊花的坚韧与对秋的坚守。
昨夜的清冷的寒霜铺满了大地,被褥里似乎都透着寒意,清晨醒来,满阶都是纷纷飘落的红叶。
萧瑟的西风将园林中的秋色一扫而空,翠绿不在,落叶不复,唯有黄色的菊花,依然傲然挺立,不负秋日的滋养。
钱时以霜后的红叶与菊花对比,突出了菊花不畏严寒、坚守秋色的品格,借花抒怀,赞美了那种在逆境中依然保持本心、不屈不挠的精神。
【8】
立冬即事二首·其一
宋朝·仇远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你要写立冬,就要写初冬的朦胧与对梅花的期盼。
细雨绵绵,带来了阵阵寒意,却还未到结霜的时候,庭院前的树叶,一半青绿,一半枯黄,透着初冬的慵懒。
十月小阳春到了,但立冬之后,小春的暖意也时日无多,即将逝去。此刻开始遥想冬天的景色,不知何处的梅花会率先绽放,散发阵阵幽香。
仇远捕捉到立冬时节独特的自然景象,在萧瑟中透着一丝生机与希望,让人在寒冬将至的时节,心中满是对梅花绽放的期待。
![]()
【9】
烟雨馆立冬前一日
宋朝·葛绍体
已过重阳种菊花,留连秋色带霜华。
休言明日朔风起,肠断天涯人怀家。
你要写立冬,就要写深秋的眷恋与天涯游子的思乡之情。
九月重阳节似乎就在昨天,当时特意栽种的菊花提醒着自己,匆匆时光已经来到了立冬之时,残留的菊花不过是留恋这带着霜华的秋日美景。
天气渐冷,不要说明日朔风就要吹起,想到远在天涯的故乡,心中便涌起无尽的思念,肝肠寸断。
葛绍体在立冬将至的时节,借秋景抒发思乡之情,将对秋的留恋与对家的思念交织在一起,情意真挚,令人动容。
【10】
立冬
宋朝·紫金霜
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
黄杨倔强尤一色,白桦优柔以半疏。
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
拟约三九吟梅雪,还借自家小火炉。
你要写立冬,就要写立冬的萧瑟与寒冬中的雅趣。
荷塘中的水面下落,满眼都是枯萎的荷叶,西风渐渐化作北风,呼啸而过。黄杨木倔强地保持着一抹绿色,白桦树则显得柔美,叶片已稀疏了一半。
门前的冷霜,足以让人清醒筋骨,窗前的残阳,却是读书的好时光。打算在三九寒冬时节,与友人一同吟咏梅花与白雪,还需借自家的小火炉取暖助兴。
紫金霜笔下的立冬,既有自然的萧瑟,也有生活的雅趣,展现了诗人在寒冬中乐观豁达的心境。立冬了,记得在寒冬中寻得一份闲适与诗意。
![]()
【11】
立冬日野外行吟
宋朝·释文珦
吟行不惮遥,风景尽堪抄。
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
饮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
归去须乘月,松门许夜敲。
你要写立冬,就要写野外行吟的悠然与秋冬交替的景致。
即便路途遥远,也依然兴致勃勃地漫步前行,沿途的风景都值得细细品味记录。天空与湖水清澈交融,难以分辨界限,秋天与冬天的气息开始交织。
雨后的彩虹在海边渐渐消散,归巢的大雁落在池塘边的低洼处。归去时必须趁着月色,松门之下,允许我在夜晚轻轻叩门。
释文珦以闲适的笔触,描绘出立冬时节野外的清新景致,展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超然物外的心境。
这份对自然的热爱与超然物外的心境,如冬日里的一股清泉,涤荡着心灵的尘埃,让人在喧嚣的尘世中,寻得一份宁静与自在。
【12】
立冬节斋宿竹宫悼姚高士
宋朝·程公许
金鲫鱼犹涵藻涧,玉蕤香未破梅花。
人生转眼皆泡幻,勘破须饶老作家。
你要写立冬,就要写斋宿时的静谧与对人生的感悟。
立冬了,诗人斋宿竹宫,天气渐凉,行至溪水旁,金鲫鱼依然在长满水藻的山涧中嬉戏;遥望山间,虽已立冬,可玉蕤香的梅花还未绽放。
四季匆匆又是一冬,人生转瞬即逝,如同泡沫幻影一般虚幻,想要勘破这世事无常,还需向阅历丰富的老者学习。
程公许在立冬的斋宿中,触景生情,由眼前的景物联想到人生的短暂与虚幻,透着对生命的思考与对逝者的缅怀,还有一份超然物外的豁达,让人在思考生命意义的同时,也感受到岁月的厚重与深沉。
![]()
【13】
立冬
宋朝·高登
黄茅时节瘴烟浓,人在山凹第几重。
梁竦负才徒感慨,嵇康赋性本疏慵。
此生自断天休问,吾道频年世不容。
会脱帻巾还自隐,鹿门妻子惯相从。
你要写立冬,就要写岭南立冬的瘴气与诗人的怀才不遇。
黄茅丛生的时节,瘴气浓密,人隐居在山凹的深处,不知是第几重山峦。如同梁竦一般身负才华,却只能徒然感慨;又似嵇康一般,天性疏懒,不慕荣利。
此生的命运早已注定,无需再问上天,自己坚守的道义,多年来始终不被世人所容。终将摘下头巾,归隐山林,与鹿门山的妻子儿女相伴,过着闲适的生活,在自然的静谧中寻得精神的解脱。
高登借立冬的瘴气与自身的境遇,抒发了怀才不遇的苦闷与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透着一份孤高的气节。这份在逆境中坚守气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如寒冬中的松柏,愈发显得挺拔苍翠。
【14】
立冬后述情
宋朝·张侃
山城并水寒较早,鸳瓦新霜写花草。
五朝三朝风萧萧,九日十日云飘飘。
秋将归去冬又至,寒色不遮万山翠。
小窗倚徙片时间,有美人兮隔江水。
你要写立冬,就要写山城立冬的寒冷与对远方之人的思念。
依山傍水的山城,寒冷来得格外的早,鸳鸯瓦上的新霜,仿佛被巧手描绘成了精致的花草图案,在晨光中泛着清冷的光泽。一连三五天,风声萧萧,一连八九日,云絮飘飘。
秋天即将归去,冬天又已来临,寒冷的景色却遮不住万山的翠绿。诗人伫立窗前,目光越过重重山水,望向江水彼岸的远方之人,思念如藤蔓般悄然蔓延。
这份牵挂,在萧瑟的冬景中更显绵长,它无关世俗的喧嚣,只藏在心底最柔软的角落。即便寒景萧瑟,这份细腻的柔情也如冬日里的一缕暖阳,为孤寂的时光增添了几分暖意,让人在寒冬的沉寂中,依然能感受到情感的炽热与纯粹。
![]()
【15】
立冬
明朝·王稚登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
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你要写立冬,就要写客居他乡的孤寂与冬夜的寒凉。
萧瑟的秋风吹尽了庭院中老树的枝叶,黄色的落叶与红色的枫叶,陪伴着客居他乡的自己度过了这个时节。
寒夜漫漫,夜宿他乡,一盏禅灯在案头摇曳,半轮明月悬挂夜空,点缀着孤寂的冬夜。立冬了,纵使有温暖的火炉,依然觉得今晚的寒意,比昨晚又浓了几分。
王稚登将秋去冬来的萧瑟与客居的孤寂相融,在冬夜的清冷中,透着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光的感慨。这份思念,在冬夜的寒凉中愈发深沉,让人在清冷的意境中,感受到天涯游子内心深处对故土的眷恋与对时光流逝的无限感慨。
【16】
立冬日作
明朝·刘基
忽见桃花出小红,因惊十月起温风。
岁功不得归颛顼,冬令何堪付祝融。
未有星辰能好雨,转添云气漫成虹。
虾蟆蛱蝶偏如意,旦夕蜚鸣白露丛。
你要写立冬,就要写立冬时节的反常景象与心中的忧思。
立冬时节,本该是万物敛藏、寒意渐浓的景象,而刘基笔下却出现了“忽见桃花出小红,因惊十月起温风”的反常之景。这份反常,让诗人心中满是忧思,他不禁发问:“岁功不得归颛顼,冬令何堪付祝融?”
以颛顼代指冬令,祝融代指夏令,暗喻世事的颠倒与混乱。天上无星辰预示甘霖,反而云气聚集成虹,虾蟆与蛱蝶在白露丛中肆意飞舞,这一切都与立冬的节气格格不入。
诗人借自然景象的反常,抒发了对时局的不满与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字里行间满是深沉的忧患意识。这份忧思,如寒冬中的浓雾,笼罩在诗人心头,也让读者感受到他心怀天下的责任感与对世事无常的无奈。
![]()
【17】
立冬舟中即事 其一
明朝·张以宁
一滩一滩复一滩,轻舟荡桨上曾湍。
三秋岭外雨全少,十月邕南天未寒。
露岸苇花明白羽,风林橘子动金丸。
如何连夜还乡梦,不怕关山行路难。
你要写立冬,就要写舟行途中的景致与归乡的急切。
立冬时节,诗人乘舟前行,一滩又一滩,小船摇着船桨,在湍急的水流中前行。岭南的三秋季节,雨水格外稀少,十月的邕南,天气还未寒冷。
岸边的芦苇花洁白如雪,风中的橘子如同金色的丸子,在枝头晃动,,勾勒出一幅清新明丽的初冬画卷。
为何连日来都做着还乡的美梦?即便关山阻隔、行路艰难,归乡的念头依然如野草般疯长。这份归乡之情,在初冬的暖意中更显真挚,让人体会到天涯游子对故土的牵挂,以及对团圆生活的热切期盼。
张以宁将旅途的景致与归乡的急切心情交织在一起,在立冬的暖意中,透着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朝天曲·立冬
黄淮〔明代〕
晓风啸空,报道冬初动。萧萧败叶响寒丛,鸳瓦霜华冻。
兽炭炉围羊羔酒,共醉笙歌锦帐中。病翁固穷,冷落了梅花梦。
你要写立冬,就要写冬日的萧瑟与不同人的境遇。
清晨的寒风呼啸长空,宣告着立冬的到来,萧萧落叶在寒丛中作响,鸳鸯瓦上的霜华凝结成冰,整个世界都透着凛冽的寒意。
同样是立冬,富贵人家围着火炉,烤着羊羔,饮着美酒,在锦帐中笙歌共醉,享受着冬日的温暖与奢华;而清贫的病翁却固守穷困,在寒冷中蜷缩,连赏梅的美梦都被寒意惊扰。
黄淮以鲜明的对比,揭露了社会的贫富差距,展现了不同阶层在寒冬中的生活状态。字里行间,既有对富贵人家奢靡生活的暗讽,也饱含着对清贫者的深切同情,让人体会到世事的不公与人生的无奈。
![]()
喜迁莺 立冬
陈维崧〔清代〕
西风忒峭。把似锦浓秋,霎时都扫。林影添黄,潭痕减翠,易损他乡怀抱。
瓮头索郎未熟,坌口猎徒还少。燕市畔,渐消寒九九,排当画稿。
那晓。人世事,月令岁华,惯是田家好。摘菜淹菹,燃糠煨芋,夜火村村打稻。
惆怅年来残夜,催著朝衫偏早。凭谁说,向茅檐曝背,溪南诗老。
你要写立冬,就要写西风的凛冽与他乡的愁绪。
凛冽的西风格外陡峭,将如锦缎般绚烂的深秋,瞬间一扫而空。树林的影子增添了黄色,水潭的痕迹减少了翠绿,轻易就触动了他乡游子的愁怀。
瓮中的酒还未酿熟,村口的猎徒也寥寥无几。在燕市的河畔,渐渐开始了九九消寒的习俗,人们排着顺序,绘制消寒画稿。
却不知,人世间的世事变迁,月令岁华的更替,向来都是农家最能享受其中的美好。采摘蔬菜腌制咸菜,点燃米糠煨烤芋头,夜晚的村庄里,处处都是打稻的灯火。
可自己却只能惆怅,近年来的漫漫长夜,总是催促着自己早早穿上朝服去上朝。又能向谁诉说,只想在茅檐下晒着背,像溪南的诗老一样悠然自得。
陈维崧将冬日的萧瑟、他乡的愁绪与农家的闲适相融,在对比中,抒发了对官场的厌倦与对悠然生活的向往。
喜迁莺 立冬
尤侗〔清代〕
朝看月令。是律中应钟,神司元冥。寒日模糊,阴风凛冽,一扫秋光无剩。
谁遣倪迂妙手,写出灰堆冬景。茅檐下,听数声铁马,冬冬相应。
长安多肉阵,凤碳檀炉,低唱羊羔饮。闭户先生,拥书枯坐,只好敲冰煮茗。
莫怪天公作恶,雅称玉堂官冷。青镜里,惊漫空霜雪,又添双鬓。
你要写立冬,就要写立冬的寒冷与不同人的生活情趣。
清晨查看月令,知晓此时律中应钟,神明掌管着冬令。寒冷的太阳光线模糊,凛冽的阴风呼啸,将秋日的风光一扫而空。
是谁派遣倪迂这样的绘画高手,画出这灰蒙蒙的冬日景象。茅檐之下,听着数声铁马叮当,相互呼应。长安城中的富贵人家,围着火炉,饮着羊羔美酒,低声吟唱。
而闭门读书的先生,拥着书籍枯坐,只好敲碎冰块煮茶品茗。不要责怪天公作恶,寒冷的天气恰好与玉堂官员的清冷境遇相称。看着铜镜中的自己,惊讶于满头的霜雪般的白发,又增添了不少。
尤侗描绘了立冬时节不同人的生活场景,在寒冷的冬日中,既有富贵人家的享乐,也有清贫学者的坚守,透着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立冬虽至,寒意渐浓,但这也是岁月沉淀的美好时节。把握当下的每一份宁静与感悟,在寒冬中积蓄力量,在沉寂中坚守希望。
秋尽冬来,愿你今冬不寒,喜乐安康,顺遂无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