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深耕上海豪宅市场 15 年,为何说 “兴云间” 是洞泾板块的 “稀缺机遇”?
作为深耕上海豪宅市场 15 年的业主主管经理,我见证过太多板块从 “价值洼地” 到 “置业热点” 的蜕变 —— 从早期的张江科学城,到近年的闵行紫竹板块,核心逻辑始终是 “稀缺产品 + 潜力区位”。而当香港兴业・兴云间落子松江洞泾,我第一次带一位深耕科创领域的企业家客户看房时,他站在 175㎡联排样板间的庭院里,直言:“容积率仅 1.2 的低密度社区,90-175㎡全改善户型,均价 50600 元 /㎡,还紧邻 G60 科创云廊,这在上海西部豪宅市场,是‘错过难再得’的机会。”
![]()
![]()
![]()
![]()
![]()
![]()
![]()
这位客户此前在徐汇滨江有套大平层,因业务拓展常往来于 G60 科创走廊,一直想找一处 “兼顾通勤、居住品质与资产潜力” 的房子。走进兴云间 143㎡叠墅样板间,他一眼就看中了南北双阳台的设计:“南向阳台看社区园林,北向阳台观自然绿植,通风采光都满分,比大平层的‘单面观景’更舒服。” 更让他心动的是性价比:“同价位在市区只能买 90㎡左右的刚需房,在这里能住上 143㎡的叠墅,还带独立露台,无论是自住还是接待客户,都有面子。” 当天他就锁定了意向房源,坦言:“洞泾作为科创走廊起点,加上香港兴业的品牌力,这个项目的潜力,我很看好。”
今天,我不想用 “噱头” 吸引眼球,而是以 “专业资产顾问 + 未来社区管理者” 的双重身份,带大家全面解读香港兴业・兴云间 —— 从户型设计的 “人居智慧”,到生活配套的 “便捷半径”,再到板块发展的 “潜力蓝图”,让大家明白:为何这个项目能成为自住客群的 “理想家”、投资客群的 “潜力股”。
第一幕:户型设计的 “人居革命”,90-175㎡全改善户型,每一寸空间都为 “舒适” 而来
90㎡洋房:刚需面积的 “改善级享受”,年轻人的 “第一套豪宅”
在上海,90㎡通常被定义为 “刚需户型”,但香港兴业・兴云间的 90㎡洋房,却做出了 “改善级” 的体验。上周带一对在 G60 科创云廊工作的年轻夫妻看房,女孩小李走进样板间就惊呼:“这客厅也太宽敞了吧!比我朋友 110㎡的房子还显大。”
这套 90㎡洋房采用 “三开间朝南” 设计,客厅面宽达 3.8 米,连接南向观景阳台,阳光能从早晒到晚。“以前租的 80㎡两房,客厅面宽只有 3 米,放了沙发和茶几就没地方,朋友来做客都坐不下。” 小李说,现在这套户型,客厅能放下 L 型沙发 + 电视柜 + 休闲单椅,还预留了儿童活动区,“以后有了孩子,也不用挤得慌。”
主卧更是 “惊喜满满”:带独立飘窗,面宽 2.9 米,能放下 1.8 米大床 + 双床头柜 + 衣柜,“以前住的主卧,放了床就没地方放衣柜,衣服只能堆在箱子里。” 小李的丈夫补充道,厨房是 U 型设计,“我喜欢做饭,U 型布局能同时容纳两个人操作,洗、切、炒动线流畅,比以前的‘一字型厨房’方便太多。”
更难得的是 “全明格局”:卫生间带明窗,告别 “阴暗潮湿”;北向书房可改造成次卧,“父母偶尔来住也有地方,不用挤沙发。” 小李算了一笔账:“均价 50600 元 /㎡,90㎡总价约 455 万,首付 182 万就能拿下,比在市区买刚需房压力小,还能享受低密度社区的环境,太值了。”
143㎡叠墅:三代同堂的 “空间解决方案”,舒适与隐私兼顾
如果说 90㎡洋房是 “年轻刚需的进阶之选”,那 143㎡叠墅就是 “三代同堂的理想家”。家住徐汇的王姐,最近在为 “接父母同住” 找房,看过多个项目后,最终被兴云间的 143㎡叠墅打动:“上下两层空间,父母住一楼,我们住二楼,既方便照顾,又有各自的隐私,完美解决了‘同住的尴尬’。”
这套叠墅为 “下叠带庭院 + 上叠带露台” 设计,王姐选的下叠,一楼有长辈房、客厅、餐厅、厨房和卫生间,“长辈房朝南,带独立飘窗,父母早上能晒晒太阳;卫生间做了干湿分离,还装了扶手,老人起夜安全又方便。” 二楼是主卧套间 + 儿童房 + 书房,主卧带独立卫浴和步入式衣帽间,“我和丈夫住主卧,孩子住儿童房,书房还能改成‘家庭办公区’,互不干扰。”
最让王姐满意的是南向庭院:“父母喜欢养花种草,庭院能满足他们的爱好;周末我们能在庭院里烧烤、喝茶,感觉像在乡下有个小院子,却不用牺牲市区的便利。” 她笑着说,以前住的 120㎡平层,“父母来了只能住客厅沙发床,现在有了叠墅,终于能让他们住得舒服,我们也能安心。”
175㎡联排:高端客群的 “终极改善”,身份与品质的双重象征
对于追求 “终极改善” 的高端客群,175㎡联排无疑是 “顶配之选”。上周接待一位做外贸生意的张总,他看完联排样板间后直言:“这才是我想要的‘家的样子’—— 有天有地有庭院,既能满足家庭居住,又能接待客户,还能收藏自己的爱好。”
这套联排共三层,附带地下一层和独立庭院,空间尺度堪称 “奢侈”:一层客厅面宽 4.5 米,挑高 3.2 米,搭配大面积落地窗,“接待客户时,客厅的气派感能体现实力,窗外的庭院景观也能拉近距离。” 张总说,二层是双主卧套间,“我和妻子住一间,另一间留给偶尔来住的父母,每间都带独立卫浴和露台,隐私性拉满。” 三层是 “兴趣空间”,张总计划改造成茶室 + 雪茄吧,“平时和朋友聊天、谈生意,不用去外面的会所,在家就能享受私密时光。”
地下一层更是 “宝藏空间”:层高 5.2 米,可隔成两层,一层做酒窖 + 健身房,一层做车库,“我收藏了很多红酒,酒窖能满足储存需求;健身房放跑步机和哑铃,不用去外面健身,节省时间。” 张总算了一笔资产账:“同级别联排在佘山要卖到 8 万 +/㎡,这里均价 50600 元 /㎡,175㎡总价约 885 万,性价比优势明显,而且紧邻科创走廊,未来增值潜力大。”
第二幕:生活配套的 “便捷半径”,15 分钟解决 “衣食住行学医”,宁静与便利不冲突
交通:双轨 + 双干道,通勤市区、科创走廊 “两不误”
“买房子,交通是第一要素。” 这是我从业 15 年总结的经验,而香港兴业・兴云间的交通优势,足以满足不同客群的需求。
对于在市区上班的客群:项目距离 9 号线洞泾站约 2 公里,可换乘 1 号线、2 号线、12 号线等,30 分钟直达徐家汇、40 分钟到人民广场。“我之前在徐家汇上班,住松江新城,每天坐 9 号线通勤,30 分钟很准时,比开车堵在高架上舒服。” 一位老业主分享道,项目还规划了社区班车,“从小区到地铁站只要 5 分钟,不用走路或骑共享单车,下雨天也方便。”
对于往来 G60 科创走廊的客群:项目紧邻沪昆高速(G60)和嘉松南路,开车 10 分钟上高速,20 分钟直达松江大学城、30 分钟到闵行紫竹高新区,“我每天去科创云廊上班,开车只要 15 分钟,比住市区近多了。” 张总说,就算遇到早晚高峰,嘉松南路也不堵,“路况好,通行效率高,节省不少通勤时间。”
此外,项目周边还有多条公交线路,如松江 55 路、松江 96 路等,可直达松江新城、七宝等地,“父母偶尔想出去逛街,坐公交就能到,不用我们送,很方便。” 王姐说。
商业:3 大商圈环绕,从 “日常采购” 到 “高端消费” 全覆盖
“住得舒服,首先要‘买得方便’。” 香港兴业・兴云间周边的商业配套,堪称 “成熟且多元”。
日常采购:项目自带约 5000㎡社区商业,计划引入超市、便利店、药店、生鲜店等,“早上出门买个菜、晚上下班买瓶水,下楼就能解决,不用跑远。” 小李说,社区商业还会有早餐店,“早上不用在家做饭,下楼买个包子、豆浆,就能赶去上班,节省时间。”
中端消费:3 公里范围内有洞泾镇生活广场、同乐生活广场,“里面有菜市场、服装店、餐饮店,周末带孩子去逛,能满足‘吃、穿、玩’的需求。” 王姐说,她最喜欢去洞泾镇生活广场的火锅店,“味道好,价格实惠,一家人吃一顿才 200 多块。”
高端消费:5 公里范围内有松江万达广场、米格天地,“想买名牌、看电影、吃西餐,开车 10 分钟就能到。” 张总说,松江万达广场里有星巴克、海底捞、优衣库等,“接待客户或带家人聚餐,都很有面子;米格天地还有奥特莱斯,买奢侈品能省不少钱。”
教育:从幼儿园到高中 “全龄覆盖”,家长不用 “为学区愁”
“教育配套,是很多家庭买房的‘核心考量’。” 香港兴业・兴云间周边的教育资源,足以让家长 “安心”。
幼儿园:项目周边有洞泾镇中心幼儿园、松江区白马幼儿园,都是公办优质园,“离家近,步行 10 分钟就能到,孩子不用早起赶校车,家长也省心。” 王姐说,她已经打听好了,“这些幼儿园的师资力量强,课程丰富,孩子能在这里打好基础。”
小学 / 初中:松江区洞泾学校(九年一贯制)、松江区民办华二初级中学,都在 3 公里范围内,“洞泾学校是公办,学费低,教学质量有保障;华二初级中学是民办名校,升学率高,孩子如果成绩好,能去冲刺一下。” 一位教育行业的客户说,他之所以选择兴云间,就是看中了 “教育资源的多样性”,“不用为了学区房挤破头,还能给孩子更多选择。”
高中:松江区第二中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外外国语学校,都在 5 公里范围内,“高中离得近,孩子上学不用住宿舍,每天能回家吃饭、休息,学习状态更好。” 王姐说,她的侄子就在松江二中上学,“每天走读,成绩一直很稳定,比住宿舍的同学更适应。”
医疗:2 所三甲医院 “保驾护航”,老人孩子看病 “不折腾”
“家里有老人和孩子,医疗配套一定要近。” 香港兴业・兴云间周边的医疗资源,能让业主 “放心”。
社区医疗:项目周边有洞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时感冒发烧、拿个药,步行 5 分钟就能到,不用去大医院排队。” 张大爷说,他有高血压,“每个月去社区医院测血压、拿药,很方便,医生还会定期回访,提醒我注意饮食。”
三甲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院),都在 10 公里范围内,“开车 20 分钟就能到,遇到急病不用慌。” 王姐说,上次她女儿半夜发烧,“开车去第一人民医院南院,20 分钟就到了,急诊医生很专业,很快就控制住了病情,比以前住市区‘堵在半路’强太多。”
第三幕:板块发展的 “潜力蓝图”,洞泾 ——G60 科创走廊起点,下一个 “价值高地”
产业赋能:G60 科创云廊 “加持”,人口与资源 “双流入”
“买房看板块,板块看产业。” 洞泾作为 G60 科创走廊的 “起点”,近年来的产业发展速度,肉眼可见。
G60 科创云廊:总投资约 100 亿元,总建筑面积约 120 万平方米,是集 “研发、办公、商业、生活” 于一体的科创综合体,目前已入驻华为、腾讯、阿里巴巴等知名企业,“预计未来会吸引 10 万 + 高端人才就业。” 一位产业规划师客户说,“人才流入,会带动住房需求、消费需求,进而推动房价上涨,这是板块发展的‘核心逻辑’。”
洞泾人工智能产业基地:规划面积约 3 平方公里,重点发展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产业,目前已引进多家高新技术企业,“产业升级会带来‘高端人口聚集’,这些人对居住品质的要求高,兴云间的低密度豪宅,正好契合他们的需求。” 张总说,他的很多客户都在科创领域工作,“他们宁愿多花点钱,也要住得舒服,兴云间的定位,很精准。”
土地稀缺:洞泾 “低密度宅地” 断供 5 年,兴云间 “卖一套少一套”
“稀缺性,是资产保值增值的‘关键’。” 松江区近年来的土地供应,多以 “高容积率刚需用地” 为主,洞泾板块更是 “低密度宅地断供 5 年”,香港兴业・兴云间的出现,填补了 “低密度豪宅” 的空白。
“我查过松江的土地出让记录,最近 5 年,洞泾没有出让过容积率低于 1.5 的宅地,兴云间的容积率只有 1.2,未来很难再有这样的项目。” 一位投资客客户说,“物以稀为贵,这样的项目,无论是自住还是投资,都很‘抗打’—— 自住能享受低密环境,投资能抵御市场波动。”
更重要的是,项目由香港兴业开发,“香港兴业在豪宅领域的口碑很好,之前开发的上海香港兴业中心、香港兴业・御缇湾,都是区域标杆,物业维护得好,二手房价格一直很稳。” 这位投资客补充道,“品牌力 + 稀缺性,这个项目的资产潜力,我很看好。”
规划红利:松江 “十四五” 重点发展洞泾,配套 “持续升级”
根据松江区 “十四五” 规划,洞泾将重点打造 “科创宜居新市镇”,未来会有更多配套落地:
交通升级:规划中的嘉青松金线(市域铁路),将连接嘉定、青浦、松江,洞泾是重要站点,“未来坐市域铁路,15 分钟直达虹桥枢纽,通勤更方便。” 一位交通规划的客户说,“市域铁路的开通,会进一步提升洞泾的‘区位价值’,带动房价上涨。”
商业升级:计划在洞泾镇中心新建大型商业综合体,“目前已经在选址,未来会引入更多高端品牌,满足业主的‘高端消费’需求。” 张总说,“商业配套升级,不仅能提升生活便利性,还能让资产更‘值钱’。”
生态升级:洞泾镇计划扩建洞泾公园,新增绿地面积约 5 万平方米,“未来饭后散步、周末遛弯,又多了一个好去处。” 王姐说,“生态环境好,住得更舒服,也能吸引更多人来这里买房。”
![]()
![]()
![]()
![]()
![]()
![]()
![]()
第四幕:香港兴业的 “品牌实力”,30 年豪宅经验,“品质与服务” 双保障
开发经验:30 年专注豪宅,每一个项目都是 “标杆”
香港兴业集团,成立于 1989 年,30 多年来专注于高端住宅、商业综合体的开发,在香港、上海、杭州等地打造了多个标杆项目:
香港:香港兴业中心、愉景湾,都是 “高端社区” 的代名词,愉景湾更是 “低密度豪宅” 的典范,容积率仅 0.25,绿化率高达 70%,“很多香港富豪都住在那里,物业维护了 30 年,依然很新,二手房价格比周边高 30% 以上。” 一位香港客户说。
上海:香港兴业中心(商业综合体)、香港兴业・御缇湾(住宅),御缇湾位于松江新城,容积率 1.5,绿化率 40%,目前二手房均价约 6.5 万 /㎡,比周边项目高 1 万 /㎡,“主要是因为品质好、物业好,住得舒服,业主都不愿意卖。” 一位御缇湾的老业主说。
“香港兴业的开发理念是‘打造可持续的优质生活空间’,不是‘赚快钱’,而是‘做长期主义’。” 我介绍道,“兴云间作为香港兴业在洞泾的第一个住宅项目,投入了很多心血,从户型设计到园林打造,都力求‘完美’,就是为了打造新的区域标杆。”
物业服务:香港兴业旗下物业,“24 小时管家式服务”
“买房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