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 石潇懿
![]()
![]()
11月3日,部分用户发现,饿了么App完成版本更新至12.0.1后,应用名称悄然变更为“淘宝闪购”,图标主色调由蓝变橙,图标下方出现“双11淘宝闪购”字样,App启动页标语也同步更新为“外卖放心点,美食准时达”。
值得注意的是,自10月起,全国多地饿了么骑手已陆续换上新款工作服。新工服一改饿了么原有的标志性蓝色设计,转而采用淘宝生态的橙黑撞色设计,其上密集排列着淘宝闪购、支付宝、盒马等众多阿里生态品牌的Logo。
一系列动作迅速引发市场关注:饿了么为何在“双11”前更名?这是否意味着其将逐步退出外卖市场?此次品牌焕新背后,揭示了阿里怎样的战略转向?
一
饿了么“褪蓝换橙”
经济导报记者发现,“淘宝闪购”目前处于灰度测试阶段,仅对部分用户开放。测试期间,受邀用户可通过该入口体验餐饮外卖及日用百货等即时配送服务。值得注意的是,淘宝闪购订单目前已由饿了么的配送运力全面承接,以支持更多品类商品的“30分钟送达”。
针对应用改名一事,经济导报记者致电饿了么客服中心,接线人员向经济导报记者表示,此次调整仅为名称变更,用户消费权益、数据隐私政策均保持不变,配送服务正常运行,运力不受影响。另外,一位接近饿了么的知情人士向经济导报记者透露,关于APP后续版本推送计划,目前尚未确定。
事实上,此次品牌整合早有迹象。自10月起,全国多地的饿了么骑手已陆续更换新工服,新工服从传统蓝色工装改为橙黑撞色设计的“赛车服”款式,还增设了工具包、信息袋和安全反光条等实用配置。有意思的是,阿里仿佛将工作服当作了“行走的广告牌”——工作服上有20余个阿里系的Logo,包括淘宝闪购、支付宝、阿里云、夸克、天猫、1688、盒马、钉钉……
对于新工作服大量的Logo设计,“饿了么城市骑士”公众号在10月30日发表的文章中称,这代表各品牌对城市骑士的一份关怀守护。阿里和蚂蚁旗下的20多个品牌共同推出了“城市骑士·橙意计划”,旨在为外卖骑士提供包含激励、帮扶等多项保障支持。
在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看来,新工服的“赛车服”设计强化了速度隐喻,将骑手从“外卖小哥”塑造为“城市即时物流特工”,贴合“闪购”品牌对时效的强调。“‘城市骑士’这一略带游戏化的称谓,也有助于增强骑手归属感,可以有效缓解‘去饿了么化’可能带来的失落感,从而保证运力侧平稳过渡。”柏文喜表示。
“蓝色变橙色,也是一种心理意义上的‘身份收编’。饿了么骑手成了‘淘宝骑士’,用户一眼识别‘这是淘宝的人’,平台则把运力资产装进主品牌,降低对外卖侧并购商誉的减值风险。”山东隆湶律师事务所主任、高级合伙人李富民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淘宝闪购启用“城市骑士”这一称谓,实际上是将骑手更明确地纳入淘宝生态体系之中,为后续推进众包骑手合规管理、社保统筹缴纳及数据权益确认奠定基础,同时有助于减少因品牌分离导致的劳务关系模糊与法律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一则“饿了么新工服需要骑手自费购买”的话题一度登上热搜,引发公众关注。对此,饿了么方面表示,本次换装采用以旧换新的形式,面向直营城市骑士发放,并非强制自费购买。其中,专送骑手可免费领取新装备四件套,且在跑单时需统一穿着;优选、蜂跑、优远城市骑士凭近1年购买的蓝色旧装备可免费换新;众包骑士根据不同段位,可享受免费换新或折扣换新资格,且无强制穿着要求。
二
全面融入淘宝生态
今年8月,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CEO蒋凡透露,“淘宝闪购”业务的日订单峰值达1.2亿单,带动手淘日活跃用户数(DAU)增长20%;同时,该业务日均活跃骑手数量超200万,较4月增长3倍。蒋凡预计,未来3年内,闪购和即时零售业务将为平台带来1万亿元的交易增量。这一增长预期,也解释了阿里为何将饿了么全面融入淘宝生态,全力押注即时零售赛道。
正如2015年“淘宝电影”更名为“淘票票”、2020年“蚂蚁金服”更名为“蚂蚁集团”,品牌更名往往是企业战略转型的标志性节点。
![]()
公开信息显示,“淘宝闪购”为淘宝在2025年4月30日推出的即时零售业务品牌,由淘宝“小时达”业务升级而来,由饿了么为其提供商品供给、配送运力及技术支持。品牌成立后,阿里巴巴进行了一系列业务整合:9月,天猫官方旗舰店入驻“淘宝闪购”,支持品牌商品小时级送达;10月,菜鸟正式接入“淘宝闪购”供应链,在多个城市为3C数码、服饰等高价值商品提供“小时达”服务;10月31日,“淘宝闪购”推出全新连锁便利品牌“淘宝便利店”,以闪购仓形态提供“24小时营业、30分钟达”服务。这一系列动作显示,饿了么的更名或许只是阿里即时零售战略的关键一步,是其整合进程中的最后一环。
“饿了么的餐饮外卖基因虽曾是核心优势,如今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成为业务拓展的认知枷锁。”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投资部副主任袁帅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达了对品牌推广的担忧,“消费者长期形成的‘饿了么=餐饮外卖’认知,可能使其在推广非餐饮商品时面临困难,其需要投入更多资源来改变用户习惯,建立新的品牌认知。”
企查查显示,今年以来,阿里巴巴已申请注册多枚“淘宝闪购”“淘宝闪购点外卖更优惠”商标。这些商标的国际分类覆盖广告销售、设计研究等多个领域。
三
阿里迎战即时零售万亿市场
面对即时零售市场的广阔前景,阿里正加速布局。据商务部数据估算,2025年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将攀升至1.5万亿元,2030年有望增至2万亿至3.6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25%。高速增长吸引平台纷纷加码,星图数据显示,2024年“双11”期间,即时零售总额达281亿元,同比增长19.1%,其中美团闪购居首,京东秒送与饿了么分列二、三位。如今,完成品牌统一的“淘宝闪购”将首次亮相“双11”大促,这也成为阿里争夺即时零售市场的关键举措。
此次将饿了么更名为“淘宝闪购”,其内在逻辑在于阿里巴巴意图将饿了么从独立的外卖平台,转型为支撑整个淘宝系即时零售的履约基础设施平台,通过流量与运力协同,实现“30分钟送万物”的目标。这一调整亦被市场解读为阿里应对美团、京东等竞争对手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资源集中与品牌统一,提升整体运营效率与用户体验。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认为,过去十年,阿里业务不断扩张,希望在各领域都成为头部,但实际成果有限。“此次调整,是阿里在收缩战线,集中兵力聚焦核心业务。”
然而,整合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袁帅分析认为:“将饿了么业务扩展为淘宝闪购,阿里面临的核心挑战在于突破组织壁垒。”他指出,阿里需平衡不同板块的利益诉求,建立安全高效的数据共享机制,并优化跨部门协作流程,以避免局部目标影响整体协同。
事实上,运营协同的挑战已在用户体验层面有所体现。在京东初入外卖市场、行业竞争趋于白热化之际,有多个山东地区的消费者向经济导报记者反映,在使用饿了么平台时,多次遇到订单长时间无人接单、用户被迫取消转单,以及配送途中频繁更换骑手导致延误等问题。这不仅影响了消费者单次的消费体验,也削弱了用户对平台运力可靠性的信任。
消费端的这些反馈,从侧面印证了袁帅所提及的“内部协同”挑战。若平台无法高效整合与调度运力资源,可能会直接削弱用户体验。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这种因内部效率问题引发的外部信任危机,无疑会对企业构成更为直接的冲击。
在这场生态战中,饿了么的角色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它不再是与美团正面交锋的外卖平台,而是阿里即时零售生态的“连接器”:向上对接淘宝流量、天猫供应链、支付宝支付体系;向下整合菜鸟仓储、骑手运力、便利店网络;横向联动飞猪旅行、盒马鲜生等业务,实现场景互补。这种定位调整,既避免了与美团在单一赛道的消耗战,也释放出生态协同的乘数效应。
饿了么更名事件,或许也标志着即时零售竞争进入“生态能力较量”的阶段。当流量获取成本持续攀升,单一平台的规模优势,将让位于生态系统的综合效率。阿里正在通过整合电商、物流、支付等核心资源及本地生活服务,构建一个覆盖“人、货、场”的即时零售闭环。这场变革不仅关乎市场份额争夺,更将重新定义中国零售业的未来形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