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持续亏损的背景下,长生人寿的偿付能力指标亦大幅下降,亟需推进增资”补血“
《中国科技投资》龙秋月
在偿付能力保持充足的行业背景下,作者注意到,今年三季度末,长生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生人寿”)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38.9%、61.3%,已跌破监管红线。对于偿付能力告急的情况,长生人寿在偿付能力报告中表示,股东方高度重视公司偿付能力问题,已加快推进资本补充的相关工作,尽快解决偿付能力问题。
最新一期偿付能力报告披露,今年三季度末,长生人寿累计亏损金额达3.86亿元,已经超过2024年全年的亏损金额。时间维度拉长来看,公司近年来的业绩表现处于相对疲软的状态,在2022-2024年三年间,长生人寿累计亏损金额超4亿元。
偿付能力不足
根据监管规定,偿付能力达标的保险公司需同时符合以下三项监管要求,分别是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00%、风险综合评级≥B类。截至今年三季度末,长生人寿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38.9%,较上季度下降68.3个百分点;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61.3%,较上季度下降70.3个百分点;最新风险综合评级为B类。此次偿付能力大幅下滑,导致其核心及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跌破监管红线。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中还提出,对于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50%或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00%的保险公司,监管部门应当对其采取以下全部措施:监管谈话,要求保险公司提交预防偿付能力充足率恶化或完善风险管理的计划,限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水平,限制向股东分红。
长生人寿在偿付能力报告中解释称,实际资本方面,受三季度利率跳升的影响,长期利率债账面价值大幅降低,同时准备金折现率的下降使得偿付能力准备金增加较多。在以上两个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际资本较二季度末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从而使得两项偿付能力充足指标跌破监管红线。
作者注意到,2024年以来,长生人寿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保持在100%、130%上下,均满足监管要求。今年三季度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从而导致偿付能力不足。
提升偿付能力水平方面,今年前两个季度,长生人寿在偿付能力报告中表示,将从资产和负债两端入手,维持偿付能力稳定。负债端方面,公司将采取措施加强新业务销售,进而提升资本的自我造血能力。资产端方面,公司将适度增配利率债,同时加快措施化解风险资产,以提升偿付能力。今年三季度,公司在偿付能力报告中则表示,股东方高度重视公司偿付能力问题,已加快推进资本补充的相关工作,尽快解决偿付能力问题。
前述提到,长生人寿股东方正在加快推进资本补充相关工作。作者注意到,长生人寿上一次增资扩股发生在十年前。2015年7月,根据原保监会的批复,其注册资本将从13亿元增至21.67亿元,新增资金8.67亿元全部由中方股东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资管”)及其全资子公司长城国富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国富”)认缴。增资后,长城资管持股比例从50%提升至51%,长城国富持股19%,外资股东日本生命保险相互会社的持股比例从50%降至30%,即长城资管及其关联方合计持有70%的股权,实现对公司的绝对控股权。
2021年7月,长城资管及长城国富在上海联交所挂牌拟39.7亿元出清所持的长生人寿全部股权。针对此次股权转让,长生人寿当时表示,是大股东长城资管根据监管要求和自身战略规划所做出的。长城资管亦公开表示,该股权转让的决定是在财政部和原银保监会要求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回归主业的大背景下做出的。后来受多重因素影响,中方股东股权转让事宜始终未能落地。今年4月,长城资管的控股股东变更为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央汇金”),长生人寿的实际控制人也因此变更为中央汇金。
当前,长生人寿偿付能力已跌破监管红线,亟待股东注资改善其偿付能力状况,满足监管合规要求。后续,我们将持续关注其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及资本补充计划的实质性进展。
业绩表现不佳
作为一家成立二十余载的寿险公司,长生人寿近年来的业绩表现不尽如人意。
2022-2024年,长生人寿的保险业务收入分别为31.85亿元、32.39亿元、28.4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58亿元、-0.58亿元、-1.99亿元。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其保险业务收入、净利润分别为15.27亿元、-3.86亿元。
整体来看,承保端方面,受利率下降准备金增提和集中退保给付压力等因素的影响,长生人寿的净利润持续亏损。投资端方面,长生人寿曾在2024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披露两则重大投资损失事项,其与江阴合能海欣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嘉兴合保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共同合作投资项目分别累计计提了8000万元和9500万元的减值损失。损失的原因在于股权基金期限届满,原承诺回购方失信,约定退出渠道受阻,市场化退出存在不确定性。
2025年1月,已执掌长生人寿总经理一职九年的沈逸波正式卸任,今年二季度起他亦不再担任该公司董事职务。2025年7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正式核准周捷副总经理(主持工作)的任职资格,成为公司实际负责人。同时,周捷还兼任长生人寿董事会秘书、首席合规官。
目前,长生人寿的高管团队相对精简,除财务负责人周丽萍外,其余高管普遍身兼多职。如来自日方的大滨辉久同时担任副总经理、审计负责人,总经理助理吕志东还兼任首席投资官,何惠莉同时担任总精算师、首席风险官。
另外,长生人寿的现任董事长为杨国兵,由2021年开始担任公司董事长。他同时兼任长城资管党委委员、副总裁。出生于1965年的杨国兵,现年59岁,已临近退休年龄。
在业绩承压之下,长生人寿的董监高薪酬亦有所下降。2022年,长生人寿董监高最高年薪为171万元。2023-2024年,公司董监高最高年薪均为75万元,薪酬区间保持在50万元-100万元。
总体来看,今年以来,长生人寿的管理层变动频频。而高管团队调整后,长生人寿能否扭转保险业务收入、净利润双双下滑的现状,提升偿付能力水平,我们将保持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