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寿桃发霉能长出会说话的小人儿吗?
去年江南水乡朱家的寿宴上,就出了这么桩邪乎事,至今还在镇上老人嘴里传着。
朱家在乌镇东栅开了家百年酱园,老板朱老栓六十岁寿辰那阵,特意请了巷尾王阿婆做寿桃。
王阿婆的手艺是祖传的,发面时要加三勺南湖的水,蒸的时候还得念吉祥话,据说吃了她做的寿桃能添福寿。
可那年梅雨季节格外长,寿桃蒸好的第二天,朱老栓还没舍得吃,就发现最大的那个寿桃表皮长了层青灰色的霉斑,凑近闻还有股说不出的酸腐气。
镇上老人管这叫“阴酵气”,说是邪气聚了形。
![]()
“扔了怪可惜的,”朱老栓的老伴心疼,“要不切了霉斑,蒸透了给孩子们当点心?”
谁知道刀子刚碰到寿桃,就听见“吱呀”一声,那霉斑里竟钻出个三寸高的小人儿,穿着青布小褂,头发白花花的,对着朱老栓就作揖:“爷爷,爷爷,别杀我!”
朱老栓吓得手里的刀都掉了,满屋子人全傻了眼。
还是镇上的老秀才见过些世面,颤巍巍地说:“这是寿桃精啊,老辈人说过,要是寿桃存得不当,受了阴气,就会养出这东西。”
那小人儿见没人害它,胆子大了些,坐在桌角就哭:“我本是朱家祖宗坟前的一棵桃树,去年清明你们给老祖宗上供,把吃剩的寿桃核埋在我根下,我吸了寿桃的灵气,又沾了坟地的阴气,才变成这样。本来想在寿宴上给爷爷送福气,谁知道捂在篮子里发了霉,差点被切成两半!”
朱老栓听得又惊又怕,赶紧让人拿了个小碟子,盛了点白糖放在小人儿面前。
小人儿抓起白糖就往嘴里塞,边吃边说:“爷爷,我知道你们最近犯愁酱园的事。前阵子你们进的那批黄豆,是被人掺了陈豆的,要是做成酱,准得坏了名声。”
朱老栓一愣,这话正说到他心坎里。
最近酱园的黄豆确实不对劲,泡在水里总出白沫,可找了好几回,都没查出问题。
他赶紧问:“小祖宗,那你知道是谁掺的假吗?”
![]()
小人儿眨了眨眼,压低声音说:“就是给你们送黄豆的李老三!他前阵子赌钱输了,就把仓库里的陈豆翻出来,掺在新豆里卖给你们。我昨天在他家屋顶上玩,听见他跟老婆说的。”
朱老栓气得拍了桌子,第二天一早就带着人去找李老三。
李老三起初还不承认,可朱老栓把小人儿说的细节一摆,他脸都白了,只好乖乖退了钱,还赔了双倍的新黄豆。
这事过后,朱老栓把小人儿当宝贝,专门给它做了个小木头房子,就放在酱园的账房里。
小人儿也懂事,每天帮着看账本,哪个伙计偷懒,哪个坛子的酱该翻了,它都看得一清二楚。
酱园的生意越来越红火,镇上人都说,是朱老栓积了德,才得了这么个活神仙保佑。
可谁也没料到,三个月后的一天,小人儿突然不见了。
桌子上只留下一张用桑叶写的小纸条:“爷爷,我本是阴气所化,不能久留人间。如今酱园平安,我也该回坟前桃树去了。记住,做人做事要凭良心,多积善德,比啥都强。”
朱老栓拿着纸条哭了半天,后来在祖宗坟前的桃树下立了块小木牌,上面写着“寿桃仙之位”。
每年清明,他都会带着新蒸的寿桃去祭拜,再也不敢浪费半点粮食。
这事儿传到现在,乌镇的老人还常跟小辈说:“别瞧着东西发霉就扔,说不定里面藏着讲究。更重要的是,做人得有良心,不然就算有神仙保佑,也走不长远。”
![]()
你说怪不怪,打那以后,乌镇人做寿桃,再也不敢随便捂着,要是吃不完,要么分给街坊邻居,要么晒成桃干,再也没出过“阴酵气”的事儿。(民间故事:朱家寿宴惊现怪事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