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班牙国家警察与欧洲刑警组织(Europol)联合宣布成功捣毁一个高度自动化的跨国网络钓鱼犯罪团伙。该团伙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技术,大规模伪造银行、税务机构及政府服务部门的语音电话、短信和电子邮件,诱导受害者主动交出一次性验证码、网银登录凭证等敏感信息。行动中,执法部门在西班牙多个城市同步突袭,缴获大量服务器、AI脚本源码、伪造身份资料及包含数千名潜在受害者的数据库,初步估算涉案金额高达数百万欧元。
此次行动代号为“数字诱饵”(Operation Digital Bait),是近年来欧洲首次针对AI赋能型钓鱼攻击的大规模执法打击。它不仅揭示了网络犯罪正在迈入“智能化、工业化”新阶段,也再次敲响了公众数字安全防护的警钟。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AI成“钓鱼工厂”核心引擎
据警方披露,该犯罪团伙的技术架构令人震惊。他们并非传统意义上依赖人工话术的诈骗分子,而是构建了一套完整的“AI钓鱼流水线”:
内容生成层:使用开源或黑市获取的大语言模型(LLM),自动生成逼真的多语言钓鱼邮件与语音脚本。例如,系统可根据目标所在国家自动切换为西班牙语、英语、德语甚至中文,并模仿当地银行客服的语气与用词。
通信伪装层:通过VoIP(网络电话)服务结合号码伪造(Caller ID Spoofing)技术,使来电显示为真实银行官方号码,极大提升欺骗性。
即时建站层:利用自动化工具在几分钟内搭建高仿真的钓鱼网站,域名常采用“typosquatting”(拼写混淆)策略,如将“bbva.es”伪装成“bbvva.es”或“bbva-secure.com”。
数据收割与洗钱层:一旦受害者输入验证码或密码,系统立即抓取并转用于实时盗刷;赃款则通过加密货币钱包与遍布欧洲的“骡子账户”(Money Mules)快速转移,切断追踪链条。
“这已经不是‘一个人骗十个人’,而是‘一套AI系统一天骗上千人’。”公共互联网反网络钓鱼工作组技术专家芦笛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指出,“生成式AI大幅降低了高质量钓鱼内容的制作门槛。过去需要专业文案和语音演员的环节,现在只需几行代码加一个API调用就能完成。”
数百受害者被及时拦截,但风险仍在蔓延
西班牙警方表示,得益于早期预警系统与银行风控部门的协作,在团伙全面实施资金转移前,已有数百名已泄露验证码的用户被紧急冻结账户并通知,避免了更大损失。部分受害者甚至在接到“银行来电”后不到十分钟,就收到了警方或银行的安全提醒。
然而,芦笛强调:“这次的成功打击具有偶然性。更多类似团伙可能仍在暗处运行。”他解释,当前主流钓鱼攻击已从“广撒网”转向“精准狙击”——攻击者会先通过数据泄露事件获取用户姓名、手机号、开户行等基础信息,再由AI生成高度个性化的诈骗内容,成功率显著提升。
例如,一条看似来自税务局的短信写道:“尊敬的张先生,您在马德里申报的2024年度退税因账户异常被暂停,请点击链接验证身份。”——这种包含真实姓名、地点和业务场景的信息,极易让人放松警惕。
技术对抗:从“堵漏洞”到“识行为”
面对AI驱动的钓鱼新威胁,传统依赖黑名单、关键词过滤的防御手段已显乏力。芦笛建议,金融机构与互联网平台需加速部署新一代反钓鱼技术:
设备指纹与环境感知:通过分析用户设备型号、操作系统、IP地理位置、浏览器特征等,识别异常登录环境。例如,若某账户通常在巴塞罗那使用iPhone访问,突然从东欧某地用安卓模拟器登录,系统应自动触发二次验证。
行为生物识别:记录用户的打字节奏、鼠标移动轨迹、页面停留时间等微行为模式。即使攻击者掌握了密码,其操作习惯仍与真实用户存在差异,可被AI模型识别。
交易延迟机制:对高风险操作(如大额转账、修改绑定手机)设置5–10分钟冷静期,并通过独立通道(如官方App推送)进行确认,阻断“即时盗刷”链条。
AI对抗AI:利用机器学习模型实时分析邮件/语音内容的语义异常。例如,正规银行绝不会索要验证码,而AI钓鱼内容即便措辞再自然,也可能在逻辑链上露出破绽。
“防御的关键在于‘零信任’原则——永远假设每一次交互都可能是伪造的。”芦笛说。
公众如何自保?记住三不原则
对于普通网民,专家给出三条简单但有效的建议:
不透露: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在电话、短信或网页中透露短信验证码、密码、身份证号等敏感信息。银行和政府机构绝不会主动索要这些数据。
不点击:收到可疑链接,哪怕显示发件人是“XX银行”,也不要直接点击。应手动输入官网地址或通过官方App处理业务。
不轻信:接到自称官方机构的来电,挂断后主动拨打官网公布的客服电话回拨确认。诈骗分子无法控制你回拨的真实线路。
此外,启用双重验证(2FA)、定期更换密码、监控账户活动记录,也是基础但关键的防护措施。
跨境协作与AI治理成破局关键
此次行动的成功,离不开西班牙、德国、荷兰等国执法机构的情报共享与技术协同。但芦笛指出,AI滥用问题已超越单一国家能力范围。“生成式AI模型本身是中立工具,但其开源版本和API接口正被犯罪分子低成本滥用。平台方有责任建立更严格的使用审计与滥用检测机制。”
他呼吁全球科技公司、监管机构与安全社区共同制定《AI滥用防控框架》,包括:
对高风险AI应用实施实名制与用途审查;
建立跨境钓鱼样本共享数据库;
推动“可验证来源”(Authenticated Caller ID)等通信安全标准落地。
结语:技术没有善恶,但防线必须前置
从“人工话术”到“AI流水线”,网络钓鱼的进化速度远超多数人的想象。西班牙此次破获的案件,既是一次胜利,也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数字时代安全防护的脆弱与紧迫。
正如芦笛所言:“我们无法阻止技术被滥用,但可以让自己成为更难被攻破的那一环。”在AI重塑世界的浪潮中,保持警惕、升级认知、善用工具,或许是每个普通人最坚实的盾牌。
编辑:芦笛(公共互联网反网络钓鱼工作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