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时期,农业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农业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立足六十余年的办学积淀,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创新构建“耕读铸魂、一体协同”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经过五年深入实践,探索出一条具有农业职业教育特色的立德树人新路径,为乡村振兴培养了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新农人”。
精准把脉:破解育人难题
当前,农业职业教育面临多重挑战:学生对农业认知不深、专业认同感不强,传统思政教育在培育“三农”情怀方面效果有限;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存在“两张皮”现象,价值引领与技能传授未能有机统一;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尚不完善,实践教学中的思政教育易出现“断线”。
针对这些问题,学校系统梳理问题清单,以“耕读传家”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创新构建“三耕三融”课程思政体系,通过系统化设计、模块化实施、一体化推进,着力破解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脱节问题,打造具有农业职教特色的育人新模式。
系统重构:提升育人效能
学校构建“耕读铸魂、知行融合”育人体系,强化顶层设计。以系统论为指导,形成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理论模型,明确“一院一品牌、一专一系列、一课一特色”的实施路径。在院系层面,建立课程思政工作与管理机制,打造7个代表性课程思政品牌,实现“一院一品牌”;在专业层面,绘制覆盖全校36个专业的“课程思政图谱”,实现“一专一系列”;在课程层面,构建“确定课程育人目标-挖掘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教学-实施效果评价”四位一体教学模型,实现“一课一特色”。
五年来,学校累计修订课程700余门,遴选特色课程思政典型案例100余个,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确保课程思政建设有章可循。
学校打造“耕读润心、思专融合”育人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深耕耕读文化载体建设,打造农耕文化馆、现代农牧标本馆、二十四节气园等校园文化阵地,并将其融入开学第一课,开启新生知农爱农启蒙教育。创新构建“走园、驻园、创园”实践教学体系,打破传统课堂边界,将教学现场延伸到田间地头,让学生在真实农业环境中深化“三农”情怀。
推行思政教师进专业行动,每个专业配备1名思政教师常态化参与教研活动,系统指导专业课程挖掘思政元素。创新实施“双师同堂”教学模式,由思政教师进行价值导入,专业教师带领技能实操,双师共同组织反思总结,实现价值塑造与技能传授的有机统一。
实施“认知-体验-技能-创新-服务”五阶劳动育人计划,每年组织8000余名学生深入园区开展劳动实践,系统锤炼学生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夯实服务“三农”的意志品质。
学校拓宽“耕读立行、产教融合”实施路径,深化校企协同。校企联合建设课程思政资源平台,邀请企业工匠参与教材编写与课程开发,共建共享“元素库、案例库、资源库”,累计挖掘思政元素3000余个,形成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方案100余个。
创新开展“有为青年进乡村”创业实践学徒项目,师生用一年时间共同扎根乡村,通过乡村产业运营实践培养乡村主理人20余人。依托校外实践基地与企业真实项目,将工匠精神、耕读文化等要素有机转化为教学资源,形成“双师共导、反思递进”的全闭环育人流程,有效解决学生实习阶段价值引领“断线”问题。
成效彰显:育人成果丰硕辐射广
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项目实施以来,学校累计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2万余名,平均就业落实率达95.5%,对口就业率83%;毕业生满意度96%,用人单位满意度98%。近五年,学生在职业技能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等竞赛中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500余项,获奖学生1700余人次。涌现出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梁炜君、王涛,全国乡村振兴(扶贫)系统先进个人曾胡丽等一大批优秀典型。毕业生在农、林、牧、渔业就业占比显著提升,留在四川工作的毕业生超过80%,为地方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教师队伍建设成果丰硕。通过课程思政建设,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到大幅提升。近年来,入选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教学团队1个、教学名师8人;入选省级课程思政标杆院(系)2个、示范专业2个、教学团队3支、示范课程10门、典型案例3个。教师参加教学能力大赛获省级以上奖项60余项,编写融入课程思政的教材20余部,修订课程标准1000余门。
社会影响力持续扩大。学校入选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1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获评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全国文明校园等称号。新品种推广面积超100万亩,示范推广产生经济效益18.4亿元,获农业农村部丰收奖3项、省级科技进步奖4项。
“三耕三融”课程思政体系在省内外40余所学校推广应用,相关经验在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展示。新华网、《中国教育报》等主流媒体对成果报道50余次,形成良好社会声誉。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鞭。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将继续秉持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以培养新时代知农爱农人才为己任,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更大力量。(郑海龙、蒲小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