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月十五日,青龙满族自治县凉水河乡上草碾村村民在分拣蚕茧。本报记者李铎 见习记者刘剑摄
当喜食柞树叶的柞蚕遇上板栗树,会产生怎样的惊喜?今年,秦皇岛鼎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在青龙满族自治县开展的规模化试养柞蚕结果给出答案:板栗种植与柞蚕养殖“互相成就”“一树双收”。
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柞蚕饲养技术岗位科学家李喜升,对该试验成果给予高度认可:“青龙地处京东板栗核心产区,此次板栗与柞蚕成功实现共生,不仅验证了新型农作模式的可行性,更为京东板栗产区产业转型升级开辟了全新路径。”
京东板栗,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产区包括河北遵化、迁西、青龙等多个地区。产区内板栗种植面积大、种植农户多。受市场行情波动影响,板栗收购价格忽高忽低,导致栗农收益缺乏稳定保障,产区内的栗农们急着寻找新的增收办法。
转机始于一次偶然发现。鼎祚科技经理李晓东在考察中注意到,青龙当地常用于养柞蚕的麻栎树与板栗树同属壳斗科,“板栗是产果实的,叶片营养比麻栎叶更丰富,用它养蚕效果肯定更好。”为验证“板栗树上养柞蚕”的可行性,鼎祚科技联合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在青龙凉水河乡启动试验。
试验初期,团队担心蚕吃树叶影响板栗产量。经过反复摸索,团队确定了科学的疏叶比例:让蚕吃掉板栗树三分之二的叶片,这样既避免枝叶过度消耗养分,又不影响果实发育。“前20天心里直打鼓,怕蚕把树啃死。”参与试验的技术总监李秀国说,直到9月中旬,看到蚕开始吐丝结茧、板栗收成也不比往年少,悬着的心才彻底放下。
试验结果表明,板栗种植、柞蚕养殖共生优势明显。蚕啃食老弱叶片后,林间通风透光条件显著改善,为果实膨大创造了适宜环境;蚕排出的粪便富含氮、磷、钾元素,腐熟后成为板栗树的“营养餐”,每亩可减少30公斤化肥使用量,土壤肥力提升,板栗甜度和圆润度明显提高。
时间上的精准契合更让这份“双收”事半功倍。秋蚕每年7月20日左右投放,10月15日前完成收获,恰好与板栗果实膨大期同步:7至8月,蚕快速生长疏叶,避免枝叶与果实争夺营养;9至10月,蚕进入收获期时,板栗也迎来成熟季,二者错峰不抢时。
这份互相成就,最终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益。今年鼎祚科技选取3000棵板栗树开展规模化试养,不仅收获8500斤板栗,还产出6000斤蚕蛹,按当前市场价计算,每棵板栗树增收约70元。放大到更大规模,标准种植密度下(每亩45-60棵树),每亩板栗可增收3000元以上。明年,鼎祚科技计划扩大养殖规模,让更多栗农从中受益。
来源:秦皇岛plus(记者李正男 张宏宇 王静)
编辑:崔婷婷 编审:高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