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东院区)中医AI生活馆一开门,市民已在智能检测区前排起队伍。张启磊对着AI摄像头仅停留几秒,一份详尽的体质分析报告便显示在屏幕上。“扫个脸就能知道身体底子,老祖宗的智慧搭上高科技,真神了!”张启磊指着报告上的“平和质”笑言。
青州编织了一张立体化的中医药生活网络——三处文化展馆、十二个社区中医角、九大非遗工坊,共同勾勒出“步行15分钟中医药服务圈”。“中医‘治未病’的智慧,正化作千家万户的生活自觉。”益都中心医院副院长冯涛说。
这个10月15日启用的生活馆,是山东省首家医疗机构中医AI生活馆,很快成为青州市民感受中医现代魅力的崭新入口。
推开生活馆的玻璃门,本草清香扑面而来。在草本茶饮区,60岁的李静雯捧着一杯黄芪枸杞茶细细品味:“从前总嫌中药苦口,哪晓得还能变成这么爽口的茶饮!”智能调配机灵活运转,十余款融合药食同源理念的创新饮品——决明子拿铁、玫瑰洛神花茶等吸引着年轻人的目光。隔壁文创区,几个学生埋头制作内含艾草、薄荷的中药香囊。
“这香囊方子来自《本草纲目》,既提神醒脑,也是文化传承。”中医科主任扈培增穿梭其间,点明生活馆内核:“它是养生、保健、治疗、康复的集成前端,核心是响应省里‘中医生活化、生活中医化’的理念,让中医真正走入家庭、融入日常。”
走廊尽头,升级后的中医诊疗区焕发新机。经方门诊内,中医科副主任田鹤群通过高清舌苔影像系统精准捕捉患者细节。“我们重建‘六经辨证’路径,为的是让《伤寒论》的古老智慧在当代精准落地。”田鹤群说。
隔壁减重诊室传来好消息。34岁的王刚展示着手机里的健康管理图谱——穴位埋线配合中药调理,助他3个月健康减重28斤,无需“饿肚子”。“每次艾灸的穴位与身体变化都清晰记录,自己看得懂、跟得上。”王刚说。
中医药的生活化触角早已悄然延伸至青州古城巷陌。欧阳修纪念馆旁的中医药文化展示馆里,孩子们通过AR设备“采摘”虚拟草药;社区健康驿站中,老人们随着志愿者的口令舒展筋骨,练习八段锦。古城东门,“古法合香”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娜的工作室药香氤氲。她十指翻飞,丁香、苍术等药材在模具中渐渐成牌。“《本草纲目》载有香方四百余种,我们已复原37种。”李娜说,“这些融合古方与现代美学的香牌,正成为年轻人感知中医药的时尚媒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