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完小米 YU7 才明白:2200 兆帕钢和防弹涂层,这堆料是真能保命
最近易车和小米官方联合搞的 “全网首拆” 火出圈了,雷军自己都转发推荐 “车主都该看看”。本以为是场营销秀,结果拆完才发现,这台车的用料是真下血本,尤其是安全和电池防护,看完让人直呼 “买得踏实”。
![]()
安全结构:铝合金 + 超强钢堆出的 “保命笼”
前防撞梁是铝合金 “目” 字形结构,长度 1484mm,把车头 74.4% 的区域都护住了。别小看这个覆盖率,哪怕是最考验防护的 25% 小偏置碰撞,它也能参与吸能,把冲击力分散到纵梁上。
![]()
A 柱的用料更绝 ——2200 兆帕热成型钢 + 内嵌防滚架。可能有人对 “2200 兆帕” 没概念,简单说就是指甲盖大小的面积,能扛住 22 头大象的重量。这种强度碰上卡车侧压、翻滚都不虚,之前赤峰那起事故就是最好的证明:被水泥罐车撞得旋转 180 度,A 柱没变形、车门正常打开,车主毫发无伤后又买了一台同款,这说服力绝了。
更妙的是传力设计,“一主三辅” 四条路径,碰撞时像打太极一样把力散开;还有个 “丢轮保命” 的设计,A 柱下方做了斜面,碰撞时引导车轮脱离底盘,绝不让它往驾驶舱里钻。
![]()
电池防护:14 层装甲 + 防弹涂层,热失控也不怕
电动车最让人揪心的电池安全,YU7 直接堆了 14 层防护:顶部 3 层支撑、侧面 3 层缓冲、底部 8 层防护,最底下还喷了军工级聚脲防弹涂层,刮底、挤压都不怕。
电芯是倒置的,万一热失控,热量会向下喷,不会往乘员舱窜;17 层高压绝缘防护把短路风险也掐死了。这种防护力度,哪怕在极端场景下也能给电池 “穿上防爆服”。
![]()
NVH 和工艺:隔音堆料堪比 “移动金库”
拆开内饰才发现,小米在隔音上是真舍得花钱。地毯是 “毛毡 + EVA+PU 发泡” 的三明治结构,轮拱包了三层隔音棉,后备箱还带隔音罩,全车 120 处声学材料,难怪车主说 “120km/h 巡航时车内跟银行金库一样安静”。
![]()
车漆工艺对标保时捷,双层色漆喷涂,放大镜下看不到橘皮纹;内饰软包覆盖率超 90%,摸上去质感很细腻。这种细节把控,在同价位里确实少见。
![]()
官方拆解的背后:透明化还是营销?
这次拆解是易车和小米官方联合做的,不是第三方盲拆。有人质疑 “不够中立”,但至少把用料明明白白摆在台面上 —— 比光喊 “安全” 口号、晒参数来得实在。
![]()
从市场表现看,YU7 上市 3 分钟锁单 20 万,现在交付周期要 30 周,产能跟不上但订单不减,说明消费者认这套 “堆料逻辑”。雷军敢主动转发,还欢迎同行指点,也侧面说明对产品力很有信心。
![]()
不过话说回来,一次拆解不能代表全部,后续的品控、长期使用的可靠性还得时间检验。但这种 “把车拆透给大家看” 的做法,确实给行业开了个透明化的头 —— 车企敢不敢把自家车也这么拆一遍?
![]()
总之,不管是营销还是真透明,小米 YU7 这波拆解至少让大家看到了它的硬实力。如果你是准车主,看完应该能更安心等车;如果你在选车,这种 “把底牌亮出来” 的车型,确实值得多关注两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