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汽车集团是中国最大汽车集团
导语:提到上汽集团我们先要知道它的全称“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之后我们简称为上汽。上汽集团成立于1997年11月7日,总部位于上海,属于国资控股的国有上市公司。上汽集团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汽车企业,这里没违反广告法,确实是最大。前面这些就是上汽集团这个 “汽车巨鳄”的背景,因为上汽集团规模过于庞大,所以在介绍上汽集团的历史时确实没办法事无巨细,我会在整个上汽发展史上的一些重点事件和车型为大家介绍,尤其是新能源汽车。
![]()
凤凰牌轿车最早全部都由手工打造
一:建功立业
1955年上海市内燃机配件制造公司成立,开始涉足汽车零配件业务这便是上汽集团的前身。1958年该公司试制成功第一辆凤凰牌轿车(1964年更名为上海牌轿车)。后直至1975年形成年产5000辆的能力,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轿车生产基地之一。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上海牌轿车,这台车可以说是许多中国人对于轿车认知的伊始。而这一印象至今都在影响着国人选车和购车的习惯。
![]()
上海牌SH760是新中国轿车的鼻祖
凤凰牌轿车采用南京汽车厂的M-20型发动机,车身部件多依赖手工敲制。后于1964年更名为上海牌SH760开始批量生产。该车以50年代末的奔驰220S为原型,前脸采用镀铬工艺,车身线条圆润,体现当时国际潮流。搭载680型直列六缸发动机(2.2L排量,90马力)配4速手动变速箱,最高时速130km/h,后轮驱动,前后独立悬挂,后轮为外倾设计用以增强稳定性。车身宽大(车长4781mm),真皮座椅,减震性能优异,但油耗高(百公里18L)。1967-1974年推出SH761(借鉴日本设计)、SH762(方头造型)、SH771(V8发动机,170马力)等车型,并试制敞篷检阅车。上海牌轿车后来成为中国首款大规模生产的公务轿车。同时这台车结束了中国不能批量生产轿车的历史,长期作为唯一量产化的国产轿车,填补了公务用车市场空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
上汽大众开启了新中国汽车合资制造的大门
二:师夷长技
1984年与德国大众合资成立上海大众(现上汽大众)。1985年德国大众将第二代帕萨特(Passat B2)引入中国,命名为桑塔纳(Santana),初期以CKD(散件组装)模式生产,零件全部进口(当时的国内生产制造能力只能生产收音机天线)。不过从这时起桑塔纳几乎成为了中国人家喻户晓的轿车,也正式开启中国轿车工业化之路。
![]()
大众passat B2在中国有个家喻户晓的名字桑塔纳
早期桑塔纳车型搭载1.8L直列四缸发动机(最大功率74kW/5200rpm),匹配5速手动变速箱,最高时速160km/h。底盘与悬挂部分采用前麦弗逊独立悬架+后扭力梁非独立悬架,调校偏向家用舒适性。皮实耐用、维修成本低,二手车保值率高。
后桑塔纳2000系列升级为1.8L电喷发动机(最大功率81kW),国产化率达90%以上。新款桑塔纳(2012年后)全系换装EA211 1.5L自然吸气发动机,排量1498mL,最大功率82kW(6100rpm),峰值扭矩145N·m(4000rpm),匹配5速手动或6速自动变速箱。
桑塔纳连续22年蝉联中国轿车销量冠军,棱角分明的造型和可靠性能成为一代人的回忆。
![]()
上汽通用旗下也拥有多个世界级汽车品牌
1997年与美国通用合资成立上海通用(现上汽通用)。引入别克等品牌,全面丰富上汽集团产品线。
![]()
第一代别克GL8可以说是为中国人种下多用途车种子的功臣
提到别克品牌就不得不提另一款国民神车别克GL8了。别克GL8自1999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历经六次迭代,累计销量突破200万辆,长期占据国内高端MPV市场主导地位,被誉为“陆上公务舱”。第一代GL8(1999-2016年)当时基于通用第二代U平台打造,填补国产高端商务MPV空白,主打“陆上公务舱”概念。搭载2.4L四缸或3.0L V6发动机,匹配4AT变速箱,车身尺寸5100×1847×1729mm,轴距2.845米。2000年上市后迅速成为企业及政府接待用车,奠定商务MPV标杆地位。第二代GL8(2010-2016年)车身加长至5.25米,轴距增至3.088米,圆润造型被网友戏称为“胖头鱼”,动力优化换装2.4L四缸+3.0L V6发动机,变速箱升级为6AT,起售价提升至28.8万元。第
三代GL8(2016-2020年)基于通用全新平台开发,ES陆尊版采用多连杆独立后悬,舒适性显著提升。动力系统全系换装2.0T涡轮增压发动机(253马力),匹配6AT/9AT变速箱。推出高端的艾维亚(Avenir)版本,四座版售价达52.99万元,进军豪华市场。第四代GL8(2020-2022年)产品形成陆上公务舱、ES陆尊、艾维亚三系列,覆盖22.99万-68.99万元价格带。引入安吉星OnStar、触控屏、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强化家用属性。第五代GL8(2022-2024年)向新能源转型2024年推出GL8陆尊PHEV,搭载1.5T插混系统,综合续航1370km。采用Pure Design理念,世纪版(Century)四座版售价68.99万元。
第六代GL8(2025年至今)全系新能源化,2025年GL8陆尊PHEV全系标配艾维亚版本,售价33.99万-39.99万元。搭载“真龙”插混系统,馈电油耗6.97L/100km,支持三重AI智控算法。别克GL8历经26年发展史,见证了中国MPV市场从商务接待到家庭多用途车的需求演变。其成功源于精准定位、持续技术迭代及对中国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
![]()
最新一代别克GL8已经完全走入新能源时代
![]()
上汽罗孚品牌推出了荣威并延续了名爵
2005年至2007年上汽集团收购罗孚技术,推出自主品牌荣威,延续名爵品牌,并收购韩国双龙汽车股权,完善上汽自主技术体系,这是一切也是为了延续上海牌的技术基因。
![]()
智己LS6是智己品牌的销量担当
三:来电时代
2016年上汽集团发布“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战略,加速转型。
到了新能源时代,上汽集团依然在不断发力,我们还是根据传统给大家介绍上汽集团旗下销量最好的几款车型,其中有一款大家已经很熟悉了,就是五菱宏光MINI EV没错这也是上汽集团旗下的车型,这期就不再赘述了。
智己汽车(IM)是由上汽集团、张江高科和阿里巴巴集团联合打造的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品牌,成立于2020年12月,定位“科技豪华”,主打智能化与用户共创模式。其中智己LS6是旗下销量最高的车型。智己LS6采用 准900V双碳化硅高压平台,通过SiC MOSFET替代传统IGBT,电驱系统效率达98.5%。实测显示,其长续航版在250kW超充桩上峰值功率可达395kW,5分钟补能267km,充电效率较800V平台提升18%。
该平台兼容400V-900V全域充电桩,解决高压车型“向下兼容”痛点。四轮独立控制+AI动态建模,48V线控转向系统实现前轮±15°转向角,后轮±5°主动转向,转弯半径4.79米。动态稳定性在麋鹿测试中车身侧倾角控制在2.3°以内,较传统CDC悬架提升42%稳定性。
全场景空气悬架支持毫秒级阻尼调节,兼顾操控与舒适性。硬件搭载128线混合固态激光雷达(探测距离250米)+双Orin-X芯片(254 TOPS算力),支持全场景无图城市NOA。城市道路变道成功率98.7%,复杂路口通行效率提升40%;“雨夜模式2.0”通过摄像头除雾算法与毫米波雷达融合,暴雨天气下仍可保持85km/h安全通行。“恒星”超级增程技术:1.5T增程器热效率42%,馈电油耗5.3L/100km,CLTC纯电续航450km(宁德时代66度电池),综合续航超1500km,15分钟补能310km。
双联屏设计27.1英寸5K主屏+15.6英寸3K副驾屏,搭载高通8295P芯片,支持FOTA升级。副驾零重力座椅、11L智能冷暖冰箱、AR-HUD抬头显示,以及“City Drive城市漫行”实时景点推送。智己LS6以 21.49万元起售价(增程版)切入市场,全系标配激光雷达、空气悬架等高端配置,通过“硬件预埋+软件订阅”模式实现“性能越级+智能平权”,直接冲击传统豪华品牌价格体系。
![]()
飞凡F7是上汽集团中高端新能源车当家花旦
飞凡汽车(原上汽R品牌)是上汽集团旗下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成立于2020年5月10日,定位中高端智能纯电市场。旗下销量最高的车型是飞凡F7。电机系统提供单电机后驱(150-250kW)和双电机四驱(400kW/700N·m)版本,四驱版0-100km/h加速3.7秒。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185Wh/kg)与磷酸铁锂(入门版)可选,容量覆盖64kWh-90kWh25。
全系支持0.5小时快充(30%-80%电量),液冷温控系统适配-30°C至55°C极端环境25。
续航表现:CLTC工况下续航500-702km,长续航版(90kWh)达702km。智能驾驶系统硬件配置高配版:英伟达Orin X芯片+5毫米波雷达+12摄像头+激光雷达(性能Pro版)。基础版:Mobileye EyeQ4H芯片+2毫米波雷达。
L2+级辅助驾驶,支持全速自适应巡航、自动变道、匝道速度控制、移动物体预警等。特殊场景优化如窄道通行、大车避让、V2X车路协同(红绿灯预警)。交互系统四屏联动:10.25英寸仪表+15.05英寸中控+12.3英寸副驾屏+8英寸后排控制屏。
高通8155芯片(7nm制程),支持四区语音交互、手势控制及面部识别。音响搭载16扬声器剧院级音响+主驾头枕扬声器,支持3D矢量音效(声音方向随转向变化)。巴赫3D矢量音效技术,可缓解晕车症状。悬挂系统: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独立悬架,侧倾梯度3.42deg/g,兼顾操控与滤振。
座舱部分主驾580mm超长座垫,14向电动调节+加热/通风/按摩(副驾选装)。后排半独立座椅(496mm座垫长度+40mm厚度),支持电动调节/加热/通风。全车多层隔音玻璃+主动降噪技术,无框电吸门(性能Pro版标配)。
安全方面全系标配9气囊(含前后排头部气帘),铝合金车身结构。液冷温控+自研热管理算法,IP68防护等级,通过零自燃认证。支持2.5分钟快速换电(部分版本),换电过程不断电。飞凡F7通过长续航、高性能、智能座舱和舒适性技术,在中高端纯电市场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
上汽集团作为中国汽车制造产业巨轮终将完成历史性调头
四:船大需调头
上汽集团作为中国头部车企,正加速向新能源与智能化转型,其未来发展规划聚焦技术突破、品牌整合、市场扩张三大方向,目标在2025年实现新能源车销量350万辆(占整体70%),并跻身全球前五大车企。新能源技术层面2025年量产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超300Wh/kg),并推进固态电池研发。纯电、插混、氢能三大平台全面升级,覆盖全场景需求。智能化技术领域自研“中央计算+区域控制”全栈3.0智能车解决方案,控制器减少50%,线束减少1/3。高阶智驾系统(RISING PILOT)覆盖L2+至L4级场景,2025年实现城市NOA落地。
自主品牌协同飞凡并入荣威,定位高端新能源序列,研发资源由创新研究开发总院统一管理。智己(高端纯电)、荣威(主流市场)、MG(全球化已经显出销量成绩)形成差异化矩阵。合资板块调整深化与大众、通用的电动化合作,2025年推出多款合资纯电车型。
海外市场聚焦欧洲、东南亚,2025年出口目标120万辆(MG欧洲年销目标30万辆)。
关闭低效燃油车产线,新建智能工厂(如临港基地),研发周期缩短40%。
战略与华为合作,飞凡新车或进入华为销售渠道,共享智能驾驶与鸿蒙生态资源。补能在2025年建成超5000座换电站,覆盖主要城市群。降本增效通过集中采购、模块化平台(如星云架构)降低单车BOM成本30%。2025年完成“大乘用车板块”整合,管理层推行“目标责任制”。上汽集团通过技术、品牌、市场的三重突破,计划在2025年完成新能源转型,2030年成为全球智能出行领导者。
上汽集团从诞生之初就有着非常不凡的经历,诸多光环和成绩都承载在上汽集团身上,这样的产业巨轮在新能源时代下再难也需要且必须能调转船头,只有这样才能顺应时代的浪潮一路航行下去。
欢迎线上购买《汽车之友》杂志
北京时尚
成都杂志铺
扫码进店,线上购买,快递到家
获取更多图文资讯,欢迎关注《汽车之友》微信公众号
获取更多视频资讯,敬请关注《汽车之友》视频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