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欠费1200万!杭州一小区物业官宣撤场,背后的真相值得所有业主警惕

0
分享至

欢迎您的到来,我们专注于分享物业管理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最新动态。如果您对物业服务质量,物业管理制度、行业法规等话题感兴趣,欢迎您关注我。在这里,我们将一起探索和学习,共同推动物业管理行业的健康发展。期待您的加入!

欠费1200万!杭州一小区物业官宣撤场,背后的真相值得所有业主警惕

最近,杭州临平一个大型小区的业主们,因为一则通知陷入了焦虑——为小区服务多年的物业公司,正式宣布将于2025年底撤场。原因很直接:业主累计拖欠物业费高达1200余万元,公司长期亏损,实在撑不下去了。

这则消息像一颗石子投入湖面,在业主群里引发了轩然大波。有人抱怨物业服务不到位,欠费是“合理维权”;也有人担心,老物业撤场后新物业接盘难,小区会陷入无人管理的混乱。这起事件不是个例,而是当前很多小区物业与业主矛盾的缩影。今天我们就先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清楚,再聊聊那些年,物业公司主动“跑路”的背后,都藏着哪些无奈与原因。

1200万欠费压垮上市物业:一个大型小区的困境

杭州临平的这个小区,是当地有名的大型住宅区,足足有3800户居民,入住多年来一直是周边配套成熟的标杆社区。可谁也没想到,如今却因为物业费的问题,走到了物业撤场的地步。

宣布撤场的物业公司来头不小,是一家总部位于上海的上市企业,按理说资金实力和服务经验都有保障。但即便如此,面对小区的巨额欠费,也只能选择“止损离场”。根据物业公司公布的信息,截至目前,小区业主累计拖欠的物业费已经高达1200余万元,而物业费的收缴率更是低得惊人——主动缴费的业主只有数百户,整体收缴率不足百分之五十。

“不是我们不想做好服务,是实在没钱运转。”物业公司的工作人员无奈地表示。低收缴率直接导致公司运营资金紧张,为了减少亏损,只能被迫缩减预算、精简人员。原来小区里负责绿化养护的团队有5个人,现在只剩下2个,原本一周两次的草坪修剪,变成了半个月一次,部分绿植因为无人打理已经枯萎;保洁人员也从原来的15人减到8人,楼道清扫的频次降低,公共区域的垃圾有时要到下午才能清理干净;就连小区的安保巡逻,也从24小时不间断改成了定时巡逻,业主们反映的外来人员随意进出、停车位被占用等问题,也因为人手不足难以彻底解决。

服务质量的下降,又进一步点燃了业主的不满情绪。“我交了物业费,却享受不到应有的服务,凭什么还要按时交?”这是很多欠费业主的心声。有人说小区的电梯经常出故障,报修后要好几天才能修好;有人吐槽小区的健身设施损坏了没人管,孩子玩耍时存在安全隐患;还有人觉得物业费花得不明不白,公摊水电费的明细从来没有公开过。于是,越来越多的业主选择拒交物业费,以此来“抗议”物业的服务不到位。

就这样,小区陷入了一个难以打破的恶性循环:业主欠费→物业资金不足→服务质量下降→更多业主不满欠费→物业亏损加剧→最终选择撤场。

按照《杭州市物业管理条例》的规定,物业退出小区前,必须协助业委会完成新物业的选聘工作,确保服务无缝衔接。目前,小区业委会已经紧急行动起来,筹备召开业主大会,计划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聘新物业。但业内人士分析,这个小区的情况并不乐观:一方面,小区交付时间较早,水电管线、电梯等公共设施老化严重,后续维护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另一方面,小区的物业费标准仅为1.8元/平方米/月,这个价格在当前的物业市场上,很难吸引到优质的物业公司。

如果在2025年底原物业撤场前,没能找到合适的“接盘者”,按照规定,将由街道办等相关部门引入临时物业进行托管。但临时物业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更多是维持基本的垃圾清运、安保值守等工作,想要恢复到之前的服务水平,难度很大。不少业主开始慌了:“真到了没人管的地步,小区环境岂不是要一落千丈?到时候房子都要贬值了。”

物业公司主动撤场:这些情况,他们真的撑不下去了

在很多业主的印象里,物业公司都是“赚钱的行当”,收着家家户户的物业费,怎么还会主动撤场?但实际上,物业行业看似“旱涝保收”,背后却藏着不少经营压力。尤其是遇到以下几种情况时,物业公司即便是再不想放弃,也只能无奈选择离场。

1. 物业费收缴率过低,长期亏损难以为继

这是最常见也最主要的原因,就像杭州临平这个小区一样。物业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物业费,而运营成本却不少——员工工资、社保、公共区域的水电能耗、设施维护费、绿化养护费、垃圾清运费等等,每一项都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

业内有个不成文的规律:物业费收缴率达到85%以上,物业公司才能勉强实现盈利;如果收缴率低于70%,就可能出现亏损;要是像这个小区一样,收缴率不足50%,长期入不敷出,即便是上市企业也扛不住。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拥有1000户的小区,每户平均面积100平方米,物业费2元/平方米/月,那么小区每月的物业费总收入应该是20万元。但如果收缴率只有50%,每月实际只能收到10万元。而小区的运营成本,光是安保、保洁、维修、客服等工作人员的工资,每月可能就需要12万元,再加上水电、耗材等费用,每月至少亏损3-4万元。一年下来,亏损就是几十万元,长期累积下来,任何企业都无法承受这种持续的亏损,撤场就成了唯一的止损方式。

很多业主觉得“服务不好就拒交物业费”,但忽略了一个关键:物业费是小区正常运转的“血液”。一旦大量业主欠费,物业只能通过裁员、降本的方式维持运营,服务质量必然下降,最后形成“欠费→服务差→更多欠费”的死循环,最终受损的还是全体业主的利益。

2. 物业费标准过低,且无法调整

有些小区因为建成年代较早,物业费标准还是十几年前定的,比如杭州这个小区的1.8元/平方米/月,放在现在的物价水平下,已经严重偏低。这些年,人工成本、物料价格都在上涨,十几年前的物业费标准,根本无法覆盖现在的运营成本。

物业公司想要调整物业费,却面临着巨大的阻力。根据相关规定,物业费调整需要召开业主大会,经专有部分面积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人数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参与表决,并经参与表决专有部分面积过半数的业主且参与表决人数过半数的业主同意,才能调整。

但很多业主对涨物业费十分抵触,觉得“能少交就少交”,即便物业拿出详细的成本核算表,证明现有物业费标准已经入不敷出,也很难达成共识。久而久之,物业公司在“低收费、高成本”的压力下,只能选择撤场。毕竟,没有哪家企业会愿意一直做“亏本买卖”。

3. 小区设施老化严重,维护成本过高

像杭州这个小区一样,很多交付时间较早的老小区,都面临着公共设施老化的问题。电梯运行多年后故障频发,需要频繁维修甚至更换;水电管线老化,容易出现漏水、断电等问题;消防设施过期,需要重新更换才能通过验收;小区道路、健身设施等也需要定期翻新。

这些设施的维护和更换,都需要巨额资金。比如一部电梯的更换费用,大概在20-30万元,一个小区如果有10部电梯需要更换,就是几百万元的支出。这笔费用虽然可以申请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但维修资金的申请流程复杂,需要业主签字同意,耗时较长。

如果小区没有足够的维修资金,或者申请流程受阻,这些维护费用就需要物业公司暂时垫付。对于本身就资金紧张的物业公司来说,这无疑是雪上加霜。长期面对高额的维护成本,却没有相应的资金来源,物业公司只能选择“惹不起,躲得起”。

4. 与业委会矛盾激化,无法正常开展工作

物业的工作开展,离不开业委会的配合。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些小区的业委会与物业公司矛盾重重,甚至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比如,业委会对物业公司的服务处处挑剔,频繁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或者在小区公共收益的分配上,双方存在分歧——小区的广告收入、停车位出租收入等公共收益,按照规定应该归全体业主所有,由业委会监督使用,但有些业委会却想独自掌控,与物业公司产生冲突。

还有些业委会为了自身利益,故意刁难物业公司,比如不配合物业收取物业费,甚至煽动业主拒交费用;在合同到期后,故意拖延新合同的签订,让物业公司处于“无证经营”的尴尬境地。在这种情况下,物业公司即便想继续服务,也很难正常开展工作,最终只能选择撤场。

5. 小区规模过小,运营效率低

对于一些小型小区,比如只有一两栋楼、几十户居民的小区,物业公司也容易选择撤场。因为小区规模小,物业费总收入有限,但运营成本却少不了——同样需要配备安保、保洁、维修人员,同样需要承担公共区域的水电费用。

比如一个只有50户的小区,每月物业费总收入可能只有几万元,根本无法覆盖运营成本。物业公司为了节约成本,只能减少服务人员,导致服务质量下降,进而引发业主不满、拒交物业费,最后陷入恶性循环,不得不撤场。

物业与业主:别让“对抗”毁掉共同的家

其实,物业公司和业主的目标本应是一致的——都希望小区环境整洁、设施完好、居住安全舒适。但现实中,却常常因为各种问题陷入“对抗”,最终两败俱伤。

物业公司撤场,看似是“解脱”,但失去稳定的物业服务后,小区的环境会变差、设施会老化、安全隐患会增加,业主的生活质量会下降,甚至房子的价值都会受到影响。而业主们看似“赢了”对抗,最终却要为混乱的小区环境买单。

想要打破这种僵局,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作为业主,要理性看待物业的服务——没有完美的物业,遇到问题时,应该通过合理的渠道沟通解决,而不是一味地拒交物业费。按时缴纳物业费,是业主的法定义务,也是保障小区正常运转的基础。同时,业委会要发挥好监督作用,既要督促物业公司提升服务质量,也要引导业主履行缴费义务,在物业与业主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

作为物业公司,要主动提升服务意识和专业能力,把该做的服务做到位、做细致。收费项目和明细要公开透明,主动接受业主的监督;遇到业主的质疑和不满时,要耐心沟通解释,及时解决问题;对于小区的公共收益,要主动配合业委会进行管理和公示,赢得业主的信任。

杭州临平这个小区的物业撤场事件,给所有业主和物业公司都敲响了警钟:物业与业主不是“对手”,而是“伙伴”。只有相互理解、相互配合,才能让小区这个“家”变得更加美好。

你所在的小区,有没有遇到过物业与业主的矛盾?最后是怎么解决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经历和看法。

(本文案例来源于公开报道,观点仅供参考。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如果你认同本文观点,请点赞、在看、转发!

只有更多人关注,小区问题才能真正得到解决!

关注我,了解更多的物业管理方面的知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国首次提“侵略”2字,高市早苗甩出妙计:把日本的帮手全找来

中国首次提“侵略”2字,高市早苗甩出妙计:把日本的帮手全找来

军机Talk
2025-11-15 10:23:35
辛柏青李乃文密赴大孤山!两度同行疑点重重,知情人曝目的不简单

辛柏青李乃文密赴大孤山!两度同行疑点重重,知情人曝目的不简单

张发林
2025-11-14 13:35:04
激战红军城 俄乌冲突转折点?

激战红军城 俄乌冲突转折点?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15 11:16:05
2-0轻松取胜!同一天中日韩都赢球了!我们亚洲足球真是太厉害了

2-0轻松取胜!同一天中日韩都赢球了!我们亚洲足球真是太厉害了

球叮足球
2025-11-15 09:20:07
股票起飞前,"换手率"都会出现这样的特征,不懂的散户请不要炒股

股票起飞前,"换手率"都会出现这样的特征,不懂的散户请不要炒股

股经纵横谈
2025-11-05 17:30:10
神舟22将满载发射,刚好练习太空维修

神舟22将满载发射,刚好练习太空维修

三叔的装备空间
2025-11-14 20:14:24
薛佳凝现状:47岁仍未婚未育,和母亲相伴很幸福,坦言没有遗憾

薛佳凝现状:47岁仍未婚未育,和母亲相伴很幸福,坦言没有遗憾

素衣读史
2025-11-15 11:54:47
安徽高考生詹胡涛去世,年仅18岁,刚考上交通大学,前后仅2个月

安徽高考生詹胡涛去世,年仅18岁,刚考上交通大学,前后仅2个月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11-12 19:23:16
驻日大使馆直接用“倭寇”二字,意思已很明确了!

驻日大使馆直接用“倭寇”二字,意思已很明确了!

见闻致
2025-11-14 19:15:45
刘伯温最经典的七句话,背下来,让你内心强大到无敌

刘伯温最经典的七句话,背下来,让你内心强大到无敌

诗词中国
2025-10-10 18:44:44
贝克汉姆家陷僵局?大布提出和解条件:除非爸妈给老婆道歉!这...可能吗?

贝克汉姆家陷僵局?大布提出和解条件:除非爸妈给老婆道歉!这...可能吗?

英国那些事儿
2025-11-13 23:27:08
关键人物突然辞职,李在明能否洗脱嫌疑?尹锡悦布局留下关键线索

关键人物突然辞职,李在明能否洗脱嫌疑?尹锡悦布局留下关键线索

今日美食分享
2025-11-15 11:26:45
最希望中国武统台湾的2个国家:一个是俄罗斯,另一个是“敌国”

最希望中国武统台湾的2个国家:一个是俄罗斯,另一个是“敌国”

趣生活
2025-11-08 22:04:51
浙江冲击26℃!这个周末务必好好珍惜,接下来霜冻、薄冰、大降温

浙江冲击26℃!这个周末务必好好珍惜,接下来霜冻、薄冰、大降温

环球网资讯
2025-11-15 08:54:04
布里奇斯32分对飙字母25+7+18,新秀花重金表演成功,雄鹿灭黄蜂

布里奇斯32分对飙字母25+7+18,新秀花重金表演成功,雄鹿灭黄蜂

钉钉陌上花开
2025-11-15 11:54:20
三位勇士以一身伤痕,为14亿人辟出法治生路

三位勇士以一身伤痕,为14亿人辟出法治生路

深度报
2025-11-07 22:56:16
36球,劳塔罗超越克雷斯波独占阿根廷队史射手榜第四位

36球,劳塔罗超越克雷斯波独占阿根廷队史射手榜第四位

懂球帝
2025-11-15 01:56:03
外媒曝哈里在贝索斯豪宅枯坐角落,悔不当初,梅根毁了我的一切

外媒曝哈里在贝索斯豪宅枯坐角落,悔不当初,梅根毁了我的一切

译言
2025-11-14 11:01:48
“去中国化”最彻底的4个国家,有一个已经完全西化了

“去中国化”最彻底的4个国家,有一个已经完全西化了

叮当当科技
2025-11-03 14:02:26
陈赓曾3次入朝,战后美军直言:他根本就不是来打仗的,为何?

陈赓曾3次入朝,战后美军直言:他根本就不是来打仗的,为何?

丞丞故事汇
2025-10-29 13:40:49
2025-11-15 12:51:00
物业管理的那些事
物业管理的那些事
分享物业管理有关方面的案例,管理制度,作业方案,应急预案等!
347文章数 2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玛莎拉蒂纯电车"甩卖"裸车35万起 有门店月销30多台

头条要闻

玛莎拉蒂纯电车"甩卖"裸车35万起 有门店月销30多台

体育要闻

7-0狂胜!15万人口小岛离世界杯只差1分

娱乐要闻

争议!评委张艺谋被质疑保送易烊千玺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汽车要闻

限时10.59万起 新款星海S9将11月19日上市

态度原创

房产
教育
数码
旅游
健康

房产要闻

共话产业变革下的投资新思维与新机遇|蓝湾财富论坛精华

教育要闻

期中考试后,最重要的是“复盘”

数码要闻

华为鸿蒙HarmonyOS 6.0.0.112版本首曝,支持电脑投平板

旅游要闻

此刻的河南,美成了调色盘

金振口服液助力科学应对呼吸道疾病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