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立冬节气就这样到了,11月7日就进入立冬了!
立冬是冬天的序幕,一般立冬到了,也被视为冬天就要来了!所以立冬的天气也格外受关注,那么立冬这天是下雨好,还是天晴好?
老辈人常说“冬天冷不冷,就看立冬”,又该怎么看?今年冬天会是冷冬吗?
![]()
立冬晴天,在老祖宗的谚语里藏着多重寓意。“立冬太阳红,来年五谷丰”,晴天意味着冬季大概率以晴朗干燥为主,这对冬小麦等越冬作物来说,既能保证充足光照,又能避免湿冷天气导致的烂根。
还有“立冬晴,养穷人”更是直白道出了晴天的好处——旧时百姓靠天吃饭,晴朗的冬季利于晾晒冬藏物资,田间管理也省心,粮食丰收便有了盼头。
但晴天也非全是利好,“立冬无雨一冬晴,来年旱死禾”提醒着人们,暖冬往往伴随少雨雪,土壤墒情不足,来年春天容易出现春旱,影响春播和秧苗生长。
更有“立冬太阳红,寡妇来年愁”的说法,这里的“寡妇”代指旧社会失去丈夫的女人,暖冬里虫卵病菌容易越冬,来年病虫害增多,庄稼减产便会让本就艰难的日子雪上加霜。
![]()
而关于立冬下雨,在民间也有不少的说法,比如“立冬有雨,一冬寒”,古人认为立冬下雨,预示着整个冬季雨雪偏多,气温偏低,是典型的冷冬信号。类似的还有“立冬阴,一冬阴”,或者是“立冬淋,一冬雪”等说法,意思都是差不多!
同时,立冬下雨对春节期间的天气也有预兆,那就是“立冬雨挡门,正月雪堵门”,它用夸张的表述,描绘出冷冬的景象:不仅冬季雨雪连绵,来年正月还可能出现大雪封路的情况,给出行和农事带来不便。
对古人而言,雨天更有实际的生活困扰,“立冬落雨会烂冬,吃得柴尽米粮空”,雨雪多导致柴火潮湿难燃,道路泥泞无法外出劳作觅食,存粮耗尽后便只能挨饿。
但从农业角度看,冷冬也有优势,充足的雨雪能冻死土壤中的虫卵病菌,来年病虫害减少,积雪融化后还能缓解春旱,为作物生长提供水分。
至于老辈人所说的“冬天冷不冷,就看立冬”的说法,在农谚中有着充分体现,这也是古人长期观察天气的经验之谈。“立冬晴则冷,立冬阴则暖”直接将立冬天气与冬季冷暖挂钩!
不过也有相反的谚语“立冬有雨一冬寒,立冬无雨一冬暖”,看似矛盾,实则反映了不同地域的气候差异。
![]()
还有“立冬雪花飞,大雪积成堆”则预示着若立冬当天降雪,整个冬季雪量充沛,寒冷程度会更高。
除此以外,立冬节气当天的风向,也可以预测后面的雨水多不多,比如“立冬西北风,来年五谷丰”,“立冬东北风,万里是晴空”!
而立冬最怕的就是打雷了,在民间有“立冬打雷要反春”,“雷打东,十个牛栏九个空”等谚语流传,这些都是老祖宗,长期积累的经验智慧,发现立冬作为冬季起始,其天气状况往往是季节气候趋势的“风向标”——立冬的晴雨寒暖,往往能折射出整个冬季的大气环流特征。
但是,时代不同了。如今,我们有了精准的天气预报和完善的农业设施,不再完全依赖农谚生存,但这些老话依然具有参考价值。
它们不是绝对的科学定论,而是古人用经验总结的概率规律,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见证。
立冬的晴与雨,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晴天有暖冬的惬意,却需防春旱;雨天有冷冬的凛冽,却能护沃土。今日立冬了,你家乡的天气如何?别忘了要“立冬补冬”,可别辜负了自己的嘴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