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时节,海蛎子养殖户们也迎来丰收季。连日来,青岛即墨的“海上牧场”一派繁忙,青岛蓝海牡蛎养殖基地的5000亩海蛎子迎来收获,构成一幅生动的丰收图景。11月6日,在温泉街道七沟村附近的场地,青岛蓝海牡蛎养殖基地负责人兰孝海每天要带领100多名工人分拣、清洗采收的海蛎子,一天就能卖出六七万斤海蛎子。据介绍,该基地采收从10月份开始,当前海蛎子已经“满壳肥”,目前来看产量比去年“好很多”。
![]()
半夜两点出海采收
分拣是决定品质关键
轰鸣的机器马力全开,“叮叮当当”的敲砸声,忙碌的工人们……11月6日上午,在青岛市即墨区温泉街道七沟村的一片空地上,数十名工人正在忙着分拣、清洗海蛎子。在现场,一辆吊车将大货车上的海蛎子吊出来,一堆一堆地放到平地上,三五名工人分成一组,围着一堆堆的海蛎子敲砸分拣,异常忙碌。
![]()
“现在正是海蛎子收获的好季节,我们是10月份开始采收的,肥度很好。我们每天半夜两点钟去海里采收。在海里,我们用船上的小航吊把长满海蛎子的吊绳吊上来,然后把吊绳割断,一起放在网兜里。早上六七点钟,等船靠岸后,我们用吊车将海蛎子从船上吊到岸上,再用大货车把海蛎子拉到这里分拣,分拣完用清洗机清洗,然后给客户装车。”青岛蓝海牡蛎养殖基地负责人兰孝海告诉记者,工人们都很有经验,一眼就能看出海蛎子的长势,外壳好的个头大的就要挑出来,“分拣是海蛎子处理的关键一步,也是决定其品质的关键。”
![]()
“洗个澡”焕然一新
外地车排队等装货
记者看到,等待分拣的海蛎子附着在一根根的绳子上,表面上还附着有一些小贝壳、泥水、小螃蟹等。工人们在分拣时,眼疾手快,先将合格海蛎子小心、精准地敲砸下来,放到身旁的塑料筐中,之后将敲下的杂物扔到一边等待清理。“在这里分拣的工人基本是一些妇女,一大早就过来干活,都很辛苦。现在气温不算低,等到冬天降温,会更辛苦,有时候还结冰。”一名分拣工人说。
![]()
在另一边,铲车将分拣好的海蛎子送到旁边的清洗区域,之后倒入清洗设备。只见随着机器的运行,海蛎子经过水流的冲击和刷子等的清洗,表面“焕然一新”。经过清洗的海蛎子落到传送带上,再传送到包装口,工人将其装进编织袋中,之后称重。
![]()
记者在现场看到,多辆外地牌照的货车早已等候多时,随着清洗工作的完成,工作人员将这些海蛎子装车,随后,这些新鲜肥美的海蛎子将被运往各地的市场、餐桌。
![]()
一天出净货七万斤
年前产量大能翻番
“今年我们养殖了5000亩。当地的海蛎子个大、肉肥、口感好,有甜味,目前来看,今年海蛎子产量很高,已经是满壳肥了,收成要比去年好很多。”兰孝海介绍,养殖海蛎子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放在网笼里养殖的“笼货”,另一种是附着在吊绳上养殖的“绳货”,肥度会更好,而这也是该基地的养殖方式。
![]()
“目前,我们基地每天用工100多人,一天出的海蛎子净货有六七万斤。海蛎子采收量一般年前最多,好的时候,净货一天就能达到十五六万斤。我们基地采收海蛎子会持续到明年五一前后。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我们基地的海蛎子长得好,价格也好,应该有个好收成。”兰孝海说。
![]()
![]()
![]()
![]()
![]()
![]()
![]()
![]()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洪智)
来源:大众·半岛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