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嘉兴日报)
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赵 晨
通讯员 王馨园 闻丹婷
本报讯 深秋的陶仓理想村,千亩荷田虽已褪下翠盖,但“荷美闻川”片区的建设热潮依旧扑面而来:长三角足球文化园正进行草坪养护,琵琶岛生态湿地塔吊林立,开森部落民宿集群炊烟袅袅……
昨天下午,秀洲区深化党建联建推进乡村片区组团发展现场会在王江泾镇陶仓理想村召开。与会人员实地踏勘新塍镇“梓约粮塍”片区、王江泾镇“荷美闻川”片区,现场感受党建引领下的乡村“美丽风景”向“美丽经济”转化的澎湃动力。
看现场、比实绩、解难题、促共赢,会议用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为秀洲区下一阶段缩小“三大差距”、推进共同富裕再擂战鼓。
“去年一年,我们深化党建引领,优化运营机制,以‘湿地农业+农文体旅’融合为发展主线,依托千亩荷田、长虹桥、江南网船会等自然与文化资源,构建‘一带一核,三区十点’空间格局,推动城乡融合、联动共富,实现村级经营性收入村均达120万元。”王江泾镇负责人在现场如数家珍。
新塍镇的“梓约粮塍”片区则把“一粒米”做成“一条链”。潘家浜村、天福村、洛东村、西吴村、新庄村、庙云桥村、火炬村七村联合建立稻米产业党建联建机制,围绕“梓约粮塍”区域品牌,打造长三角首个稻米主题农文旅示范片区,打破村域行政壁垒,构建“核心引领、差异互补、全域协同”的组团发展格局。“过去种稻是‘单打独斗’,现在七村共享一个品牌、共用一个平台、共建一支销售团队。”潘家浜村党总支书记叶丽丽说。
迈入乡村全面振兴新阶段,如何实现先富带后富、区域共同富?今年4月,浙江省印发《关于推进乡村片区组团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重点村+周边村”组团联动发展,构建美丽成片、产业成群、服务成网的一体化发展格局。
今年初以来,秀洲区统筹推进“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城区发展能级显著提高,乡镇枢纽功能显著增强,片区协同机制显著完善,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升。特别是在深化党建联建方面,秀洲区通过联建共建机制,推动片区协同发展,王江泾镇“荷美闻川”片区入选全市首批“引领型乡村片区”,陶仓理想村、千里集、开森部落等点位组团引客效应愈发凸显。
“会场搬到田头,问题解在心头。”不少村干部感慨,这样“干货满满”的现场会,既是“擂台比武”,更是“加油充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