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庆又在下一盘大气,新的大幕已经拉开。
这一次,最大的手笔是进行行政区划的调整。
11月6日,重庆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调整部分行政区划相关情况。此次行政区划调整涉及国家级新区两江新区以及江北区、渝北区和北碚区三个行政区。
调整的第一个重头戏就是设立行政上的两江新区,为原来的国家级高新区两江新区解绑和打开新的发展空间。
该项调整依托两江新区国家级新区,撤销江北区、渝北区,设立两江新区,管辖原江北区、原渝北区(不含大湾镇、统景镇、大盛镇、兴隆镇、茨竹镇)和北碚区的水土街道、复兴街道、蔡家岗街道、施家梁镇、童家溪镇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金山街道金渝大道66号。
有学者说,现在的两江新区位置跟100多年前的江北县高度重合,那个时候的江北县县衙在两江交汇处的江北城,还有古城墙和城门。民国的时候设重庆市,就把从石马河到溉兰溪沿江区域划入重庆市,后来调整的部分变为江北区。
很有意思的是,100多年以后,这片土地又以两江新区的名义重新整合到一起。
在很多观察人士看来,重庆设立两江新区,是立足优化中心城区空间结构和城市功能,遵循自然山水格局,科学划分行政区域的一项重大举措。
重庆江北嘴(图源@摄图网)▼
![]()
重庆的这种调整不是偶然的。
其实,之前国家级新区两江新区的设立已经为成立两江新区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挂牌成立于2010年6月的两江新区是当时全国第三个、内陆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因位于长江以北、嘉陵江以东而得名。
为了全力落实国家战略定位和发展要求,调动各方积极性,当时采取了两江新区会同江北区、渝北区、北碚区“1+3”的联合开发模式,取得了突出成效。
然而经过10多年发展,这种空间范围内条块分割、职责边界不清的粗放管理方式,带来了空间上的碎片零散,管理重叠与管理真空并存的情况不时出现,理顺开发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机制愈发迫切重要。
与此同时,随着中心城区城市化、工业化步伐加快,两江新区可开发利用的空间出现不足。
江北区人口密度过大甚至超过上海市,导致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渝北区南部片区和北部片区二元结构突出;北碚区二三产业发展较弱……
两江新区与3个行政区在规划布局、产业发展、要素配置、土地利用、交通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统筹协同效果也不是很好,并没有达到当初成立国家级新区时设想的状态。
本次调整以前重庆市中心城区地图(资料图片)▼
![]()
这样,一系列问题摆在重庆市委、市政府面前:
如何放大两江新区发展红利和行政区社会管理的双重优势?
如何促进优质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
如何以点带面推动全市域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这些问题需要回答,也需要找到解决的办法。
在这种背景下,对两江新区及相关区域进行行政区划的调整就成为一种必然。
并且重庆的这种调整已经不必要再摸着石头过河,这种创新已有了先行者。
上海浦东新区与天津滨海新区,均在一定时期内完成了从“经济功能区”到“行政区”的关键跨越。如今,浦东新区GDP已逼近1.8万亿元,滨海新区也突破7000亿元大关。
也正是这样的原因,让重庆成立行政区层面的两江新区也就有了底气。
两江新区的发展已经有了雄厚的基础。2024年,两江新区GDP达5182亿元,在全国19个国家级新区中位列第四,成绩不俗。
原来的两江新区区域地图(资料图片)▼
![]()
然而,和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相比,其在城市发展中所占的比重依旧有着较大的差距。
2024年,重庆两江新区的GDP占重庆市全市的比重仅为16%,横向与上海浦东新区32.9%、天津滨海新区42.4%的占比相对照,有着比较明显的差距。
这意味着两江新区还需要进一步快速发展,必须解决其在行政上的羁绊。
我们可以看到,重庆市也正是这样做的。
这次设立的两江新区的设立以两江新区国家级新区规划范围为主体,划入地缘相近、地理空间自然衔接的洛碛镇、童家溪镇、五宝镇。
根据重庆官方的说法,这将进一步完善城市综合配套功能,实现产业集聚、功能耦合、通道赋能、协同联动,促进国家级新区与行政区协调发展,形成中心城区核心增长引擎。
调整后,两江新区将着力打造支撑重庆市承接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等主阵地,加快在全国高质量发展版图中塑造新优势、争创新地位。
渝中区的江对岸就是之前的江北区,现在属于两江新区(图源@摄图网)▼
![]()
这次调整的另第一个重头戏是将与北碚区国土空间定位趋同的原渝北区北部大湾镇、统景镇、大盛镇、兴隆镇、茨竹镇5镇划归北碚区管辖。
通过调整,北碚区增加华蓥山、御临河、统景温泉等生态资源,区位优势与生态文化功能更聚焦,将推动北碚区在更大范围统筹历史文化、生态资源,将积极探索文旅康养融合发展新路径,建设中心城区“生态花园”、生态屏障。
位于重庆北碚区的西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农业农村部、重庆市共建的重点综合大学,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
西南大学逸夫楼(图源@摄图网)▼
![]()
北碚区这次调整以后,区域面积得以扩大,随着更多城市发展功能板块的纳入,将深度释放西南大学创新策源功能,强化与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的协同联动、错位发展。
这将打造科学城北向拓展的战略支撑和功能互补区,并依托川渝高竹新区建设跨区域合作发展功能平台,打造重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新兴增长极,切实增强区域协同发展的支撑力,高水平打造重庆中心城区北部门户。
本次行政区划调整之前的重庆市地图(资料图片)▼
![]()
经过本次调整,重庆辖25个区、8个县、4个自治县。其中,两江新区辖31个街道、11个镇,面积约1360平方公里、人口约352万;北碚区辖6个街道、11个镇,面积约1100平方公里,人口约60万。
从面积和人口都可以看出,新设立的两江新区在重庆发展版图中的重要位置。
行政区划调整后,两江新区面积由原来的1200平方公里扩大到1360平方公里,发展空间更为广阔。
更为重要的是,10多年以来这里管理分割的问题得以破解,统筹发展的能力更加强劲。
最近一些年,两江新区发展迅速,与朝天门隔江相望的江北嘴迅速崛起。
江北嘴是重庆近代开埠的重要地区之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重庆开埠通商,江北嘴成为了重庆的重要商业中心和交通枢纽。许多外国列强在这里设立了领事馆、洋行、银行等机构,留下了许多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文化遗产。
现在在江北嘴城墙遗址公园公园内,还可以看到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和遗迹,如英国领事馆旧址、法国领事馆旧址等。
近些年崛起的江北嘴中央商务区规划建筑面积约2017万平方米,是两江新区核心区域及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承载地。
夜幕下的江北嘴(摄影@海风)▼
![]()
作为国家级战略金融中心及“中国金融第三区”(与北京金融街、上海陆家嘴并列),江北嘴具有国家中心城市区域制高点与“一带一路”战略双重复合属性。
新的两江新区成立以后,江北嘴也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两江新区也将继续保持经济开发建设的首位度和优先级,持续推动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深度融合,支撑国家战略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另外,区划调整后的北碚区,是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与四川广安毗邻,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的联结点作用更加突出。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行政区划调整只是中心城区内部空间布局结构的优化完善,不扩大市辖区和中心城区面积、不增加机构编制、不增加行政成本,不涉及镇街建制调整,调整减少1个行政区,符合城市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方向。
生态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彰显,也将是一大利好。区划调整后的两江新区拥有124公里沿江岸线,其将成为重庆市中心城区中岸线最长的行政区,成为名副其实的“两江之区”。
重庆方面认为,这种调整有利于重庆市推进“两江四岸”协同治理,塑造整体大美的山水都市风貌。
对北碚区而言,本次调整则是被重庆市政府赠送了一个大礼包。
作为重庆主城九区之一,北碚地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核心连接带,依托西部(重庆)科学城的辐射效应,区域内交通网络密集,辐射范围广。
近些年来北碚区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扎实的产业基础与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正成为创业者眼中不可忽视的价值高地,但其自身发展空间比较有限。
本次调整后的北碚区,不仅拥有缙云山、金刀峡、北温泉,还增加了华蓥山、御临河、统景温泉等生态文旅资源,可以预计,在未来的发展中北碚区也将很快实现蝶变。
对整个重庆而言,通过这个布局,新的发展空间再次被打开。
这两年,同在成渝地区的成都市因为发展迅猛,甚至被不少网友称之为“成都省”,其在很多时候也抢了重庆市的风头,在有了这个新的大布局以后,大概未来重庆的热点就不仅仅是洪崖洞了。
完全可以预计,新的两江新区将会让重庆这座山城雾都再次震撼。
出品|探客纪
本文创作团队|千城记
撰文|奎鹏编辑|李想
设计|贾恩艳
审校|小弘
封面及首图来源 @摄图网
参考资料:
新区划承载新期望 新引擎引领新发展——重庆中心城区部分行政区划优化调整,新重庆-重庆日报,2025-11-06.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