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如今风向却变了,他们竟有了不成文的规矩:钱财可取,手机勿碰。这五年光景,究竟上演了怎样一出乾坤大挪移?
五年前的欧洲街头,中国游客几乎就是“行走的钱包”的代名词。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的热门景点,总有人背着鼓鼓囊囊的包,里面塞满了欧元现金、护照和奢侈品。那时候支付不便,现金为王,这反而成了小偷的“提款机”。英国保险公司的调研就是明证,中国游客的失窃率居高不下,一次得手,够小偷逍遥好几个月。演员孙坚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的遭遇便是缩影,咖啡店打个电话的功夫,随身携带的包就不翼而飞,报警之路更是曲折。郭富城的太太方媛,前脚刚落地米兰机场,后脚价值数万港元的Dior包就被抢走,里面证件、相机一应俱全,追回的希望渺茫。普通游客更是苦不堪言,罗马斗兽场外,一个三十人的旅行团,吃饭的二十分钟里,大巴行李箱被洗劫一空。巴黎香榭丽舍大道上,摩托车飞车抢包的戏码天天上演。为何如此猖獗?无非是游客现金多,语言不通,报案流程繁琐,许多人只能自认倒霉。小偷们有恃无恐,团伙作案,专挑亚洲面孔下手。伦敦一年丢失的手机多达十一万台,平均每五分钟就有一台不翼而飞。当然,也有硬汉游客上演全武行,山东大哥用裸绞制服小偷,摄影师锁喉夺回相机,引来路人鼓掌叫好,但这恰恰反衬出治安问题的严峻。
斗转星移,情况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小偷们也开始精打细算,发现偷中国人的手机实在是一笔亏本买卖。根本原因在于支付习惯的颠覆性改变。如今银联卡在欧洲畅通无阻,八成商户支持,超过六百万家店铺能用微信支付宝扫码。从巴黎老佛爷百货到罗马地铁站,手机轻轻一挥,支付瞬间完成,谁还愿意揣着一沓厚厚的现金?小偷就算费尽心机摸走一个钱包,里面可能只有几十块零钱,性价比低到尘埃里。更让他们头疼的是手机的防盗技术。一部被盗的iPhone,想要破解再转卖,成本高得吓人,运到北非东欧重编码,更是冒着被警方顺藤摸瓜的风险。牛津大学一位博士生在伦敦被偷手机后,用备用机定位,硬是追了几条街将小偷按倒在地,这件事让伦敦的小偷圈子都感到“末日来临”。类似的场景在米兰地铁也频频上演,中国游客不再是忍气吞声的羔羊,她们会穷追不舍,直到将小偷抓获。维权意识的觉醒也是关键一环。过去丢了东西怕麻烦,如今年轻人敢追敢要,巴黎警方甚至印制了中文安全指南,中国使馆的协调也更为高效。小偷也是人,也要算经济账,偷钱包风险小收益尚可,偷手机风险大收益低,这笔账谁都会算。
归根结底,是中国科技的进步和国民心态的成熟,重塑了海外的安全生态。这变化背后,是国力提升的生动注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