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那邻居老吴,今年刚满六十,退休前是个中学物理老师,为人细致,生活也挺讲究。可就这么一个人,前段时间突然在小区里晕倒,好在送医及时,没出大事。
![]()
医生说,是“小中风”,学名叫“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住院期间查出了问题根源——颈动脉狭窄。他当时就懵了:“我也没高血压啊,怎么就脑血管出问题了?”听他这么一说,我心里反倒有点不是滋味。
因为老吴的这个情况,其实我早几年就见过不止一次。很多人以为自己没三高,体检也挺好,就一定安全。但颈动脉的麻烦,常常就是“悄悄来、猛然发”。后来医生告诉我们:他如果早几年做一次颈动脉超声,可能这次就不至于住院。
这事后我回家跟我老伴儿说:“你那几个跳舞的姐妹,谁最近做过颈动脉超声?”她说没听说过。我说:“那得提醒她们了,这不是小事。”
![]()
我们小区有个张阿姨,跟我老伴跳广场舞认识的,平时身体倍儿棒,连感冒都少得。可就是去年冬天,有一次她跳完舞回家,突然一只眼模糊,看不清人。
她以为是老花眼犯了,休息一下就好。结果第二天眼睛还是糊,只好去医院。检查完后,医生说她这是“颈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视力短暂障碍。这其实是脑梗前的一个信号。
医生的话让她吓了一跳,她说:“我也没觉得头晕头痛啊,怎么就和脑子扯上关系了?”但其实她的颈动脉已经有了斑块沉积,这些“垃圾”一旦脱落堵住血管,就像水管堵了口,后果不堪设想。
![]()
所以颈动脉的问题,往往没什么“感觉”,但一出事就是大事。颈动脉就像通向大脑的高速公路,一旦被堵,车祸就在眼前。我自己是五年前做的第一次颈动脉超声,当时也没什么症状,就是觉得年纪到了,该看看。
那次我是在社区体检时顺带问了一句,医生说:“可以做个颈动脉超声,简单又清楚。”十几分钟就做完了,当时检查结果显示有轻微斑块,但还没到干预的程度。医生提醒我控制饮食、注意锻炼,并建议我五年后复查一次。
说实话,做完那次检查以后,我的日常习惯都改了不少。以前吃饭口重,现在基本少盐少油;喜欢坐着看电视,现在也坚持每天快走半小时。因为我知道,这斑块不是“等着它好”,而是要“管着它别发展”。
![]()
我还有个朋友老李,是个老烟民。去年他忽然手发麻,左侧脸没知觉,家人赶紧送医院。查下来,还是颈动脉的问题,已经有七成狭窄。医生说他那属于“高危人群”,抽烟、血脂高、又不爱运动,这些都是让斑块越长越快的“帮凶”。后来他做了支架放置手术,才算保住了脑子。
医生告诉我们:其实很多中风患者,在发病前半年到一年就有征兆,只是这些信号太容易被忽略。像是突然耳鸣、眼前发黑、走路不稳、说话含糊,很多人都当作“老毛病”或“累”的表现。但这些,可能就是脑供血在报警。
我认识一位在医院做B超的老同学,他说:“现在来做颈动脉超声的,大多是四五十岁以上的人,但真正有意识主动来的不多。”他遇到过一个六十二岁的老爷子,是陪老伴体检顺带查的,结果发现双侧颈动脉都有严重斑块,差点就要进手术室了。
![]()
他还说了一句让我印象特别深:“颈动脉超声就像照镜子,能提前看到风险,提前管住它。”这句话我经常挂在嘴边讲给别人听,因为真的是这样,查得早,管得住。
其实颈动脉超声并不复杂,费用也不高,也没辐射。就是在脖子上涂点耦合剂,用探头扫一圈,十多分钟就能知道血管有没有狭窄、有没有斑块、血流速度正常不正常。比起动辄几千上万的其他检查,性价比算高的了。
我还记得某位院士说过:“做一次颈动脉超声,可能管你五年不出事。”这话我特别认同。不是说做一次就万事无忧,而是说,如果你现在没事,那这五年里你可以更有底气地调整生活,懂得怎么养护血管。
![]()
而如果查出点问题,那更好了,你就可以马上开始干预,别等到头晕眼花才慌张。我见过太多“没事人”突然倒下,家属愣是说不出为啥,因为根本没查过。
我自己的家人,从我做完之后,就一个个都去做了。尤其是我姐,她有糖尿病,医生说糖友更容易血管出问题。她查出来右侧颈动脉有点斑块,现在每天早上吃完饭就去遛弯,晚上不吃太咸的东西,整个人精神多了。
很多人说:“我年纪大了,反正早晚这一天。”但我想说,我们不怕老,就怕老得不清楚、不体面。有时候一个小检查,能让你晚几年进医院,少受几年罪,这不是值不值得的问题,而是你想不想活得更有质量。
![]()
我有个远房叔叔,七十多岁,前几年查出颈动脉严重狭窄,医生建议马上手术。但他嫌麻烦,拖着没管。结果去年一次晕倒,送医院晚了,半身瘫痪。他现在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要是当时听医生的就好了。”
我不怕讲这些故事,因为每一个故事都是真实的,也确实能让人醒悟。我也不想去吓唬谁,但我希望大家别等到“倒下的那一天”才想起这回事。
我常说一句话:人老了,最值钱的不是钱,是清醒的头脑和能走能动的身子。如果一个十几分钟的检查,就能帮你提前知道大脑“通道”有没有问题,那为啥不做呢?
![]()
很多时候,我们就是在“没感觉”和“来不及”之间错过的。你觉得不用查,是因为你还没出事;可一旦出事,后悔也来不及了。
现在每次小区体检,我都叮嘱邻居:“问问医生,能不能加个颈动脉超声。”你不说,医生也不会主动提;你一提,医生一般都支持。别把自己交给“运气”,咱们上了年纪的人,更要主动一点。
我想起老吴出院那天,特地来找我,说:“听你的,家里人都去查了。”他笑着说:“这次算是长记性了。”我拍拍他肩膀:“这就是好事,早知道,早放心。”
![]()
回头看,其实我们都不是怕病,而是怕不知道。只要知道得早,很多事都还能有办法。颈动脉超声,不贵、不疼、不难,却能让我们看清脑子那条路有没有坑。做一次,或许真能管五年。
参考文献: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脑卒中防治报告(2023)》 2. 中国卒中学会《颈动脉斑块筛查与干预指南》 3. 北京协和医院心脑血管科临床观察资料汇编(2022) 4. 《中国老年人慢性病现状调查报告》 5. 中华医学会《健康体检项目推荐标准(老年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