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加沙的一些巴勒斯坦人来说,除了墓地,他们找不到任何地方可以躲避战火,只能与累累白骨为邻。
在南部城市汗尤尼斯一处尘土飞扬、烈日炙烤的墓地里,墓碑已成为梅萨·布里卡等家庭的座椅和桌子。五个月来,她与孩子们一直住在这里,约有30个家庭在此避难。一个金发幼童坐在帐篷外,手指在沙地上划动。另一个孩子顽皮地从布帘后探出头来。
夜晚则是另一番光景。“太阳下山后,孩子们会害怕不敢出门,我有四个年幼的孩子,”布里卡说,“他们晚上不敢出去,因为怕狗,也怕逝者。”
加沙超过200万人口中,绝大多数因哈马斯与以色列两年来的战争而流离失所。自10月10日停火开始后,部分人回到了家园废墟,其他人仍挤在以色列军队未控制的残余领土上。
![]()
在这里以及加沙的其他墓地,死亡之地存在着生机。晾衣绳上挂着礼拜毯,孩童推着轮椅上的水罐在坟茔间穿行,炊烟袅袅升起。
距布里卡最近的“邻居”之一是艾哈迈德·阿布·赛义德,墓碑铭文以古兰经诗句开头,显示他于1991年去世,年仅18岁。在此扎营令人不安,有种亵渎之感。
但他们别无选择。布里卡称她在汗尤尼斯其他地区的家园已被摧毁,目前无法返回——以色列军队占领了他们的社区。这处墓地的其他居民来自加沙北部,往往与他们安葬亲人的土地相隔遥远。
穆罕默德·什马表示已在此居住三个月。他说自己的房屋同样被毁。“我是个成年人,但晚上仍会害怕坟墓,只能躲在帐篷里,”他坐在破损的墓碑上,在阳光下眯着眼睛说道。据其透露,当时身上仅有的200谢克尔(约合60美元)被一位朋友取走,用于协助将家人转移到墓地。
![]()
穆罕默德的妻子哈南·什马指出,缺乏资金寻找其他容身之所是迫使家庭栖身墓园的原因之一。她小心翼翼地在一个馅饼盘大小的容器里用肥皂水清洗餐具,节约着宝贵的用水。“当然,墓地生活充满恐惧、惊惶与忧虑,除了承受压力之外根本无法安眠,”她说道。
即便在逝者之中,也无法获得安全保障。据联合国及其他观察机构报告,以色列军队在战争期间曾轰炸墓地。以色列指控哈马斯利用部分墓地作为掩护,并辩称当这些场地被用于军事目的时,将失去受保护地位。
战争期间,加沙地带的遗体只能就地掩埋,包括医院院落。根据传统习俗,巴勒斯坦家族通常安葬在亲人附近,而战火几乎彻底打破了这一传统。
如今停火期间,寻找逝者的行动已然展开。
以色列向哈马斯施压要求交还被扣押人员遗体。巴勒斯坦卫生部门官员发布以方归还遗体的骇人照片,期望家属能辨认身份。更多人在加沙连绵的废墟中搜寻那些因战火长期无法认领的遗骸。
自停火以来,仅通过寻获遗骸就使加沙战争死亡人数新增数百——目前总数已超过68,800人。
在这座汗尤尼斯墓地,家属们目睹新坟不断增添,这些坟墓往往不用石板而仅以沙土覆盖,用石块标记界限。
复苏、重建、回归——这一切都显得遥不可及。“停火后我的生活依然围绕着墓地,意味着我一无所获。”穆罕默德·施玛赫说道。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作者观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