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死后自己那张脸会被陌生人怎么折腾”,我就头皮发麻,22年前HBO就干脆把这最羞于讨论的事拍成黑色喜剧,还居然拍出了9.1的高分,豆瓣一搜,满屏活人点赞。
![]()
可HBO刚松口要在2025重启续集,换全新演员,我瞬间又怂:还能拍出那股丧得带笑的劲吗?
![]()
当年我深夜追完《六尺之下》,直接失眠。
片头就是随机倒霉蛋的死法:浴缸滑倒、泳池翻车、公交车爆炸……紧接着镜头转到费舍一家,他们住在殡仪馆楼上,吃饭、吵架、做爱与尸体只有一道屏风。
那种“死亡就在客厅沙发旁边”的距离感,真实得像合租室友的袜子味。
费舍家长子内特总怀疑自己下一秒心梗。
他去女友家,连完事都要先测心跳,滑稽里带着吓人的诚恳。
弟弟戴维,柜门半开时被父亲撞破,父亲没质问,只递过去一本保险单,那句“你总得有人照顾”把刀子换成了毛毯。
妹妹克莱尔拿摄像机拍停尸房,边录边说:我想知道我们哪里开始腐烂。
这台词搁现在都要被剪,但当时HBO居然留住了。
整部剧最狠的是不给答案。
每集有人死,观众想捞点人生金句,它偏让你看主角犯蠢:内特出轨后痛哭,戴维分手后偷墓碑,克莱尔把骨灰当颜料。
没有升华,只剩普通人搞砸人生的味道。
可就是这种烂泥感,反而让我第一次觉得“原来害怕死亡的人这么多,我不是孤军奋战”。
重启消息出来后,我去翻了新料。
![]()
剑桥去年发论文,说把这剧当医学教材,学生看完整后愿意做临终关怀的比例飙了四成。
中国殡葬协会去年的白皮书更夸张,报殡葬专业的年轻人两年翻两倍,媒体直接叫“六尺之下效应”。
我盯着这些数字头皮发麻——一部小破剧,居然真的把年轻人往火化炉旁边推。
华纳还打算Q4给老片洗4K澡,AI修画质加新彩蛋。
我笑出声,再高清也修不到那股2001年的颗粒噪点,就像再高配的告别也遮不住尸体的味道。
唯一能安慰的是,他们准备找艾伦·鲍尔回来监制,老灵魂还在,就不知道新演员扛不扛得住了。
刷完热搜那晚,我做了一个梦:自己躺在费舍家的防腐台上,克莱尔拿粉底给我遮黑眼圈,戴维问我手机密码,内特在旁边哭说忘买墓地。
醒来第一件事把紧急联系人改成闺蜜,顺带写了份“不想被这样化妆”嘱咐。
不是幡然醒悟,就是单纯怕他们给我画歪口红。
剧里教了件事:死亡没得排练,但活人可以先彩排。
新版拍成啥样我管不了,至少旧版让我鼓起勇气把“怕死”说出口,还预约了遗体捐赠。
成败不论,这份胆,是从一堆尸体和笑话里挖出来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