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当妈10年后才懂得,顺应天性容易养出又懒又馋又贪玩的孩子

0
分享至

最近网上有段话,引起热议。

“如果你足够尊重孩子的天性,那么你会发现,孩子的天性,就是怕苦怕累怕学习,又懒又馋又贪玩。”

我回忆了一下与女儿的相处细节。

就拿写作业来说。

刚上学那会,我盯得紧,孩子就很烦,没少和我闹脾气。

后来,我在网上听专家说,对孩子,没必要使劲管,要学会放手。

一听这话,我打算试试,说不定孩子能自觉呢。

结果,我一“放手”,孩子就“放了羊”。

放学回家,我不喊她写作业,她就一直玩;睡觉前,我不没收手机,她就一直打游戏。

我这才意识到,孩子不管不行。

复旦教授钱文忠教授也一次次提醒父母们:“优秀的孩子是管出来的”。

成长本就是一个反人性的过程。

若想把孩子培养出来,做父母的,少不了用心用力。

孩子的天性

就是“怕苦怕累怕学习,又懒又馋又贪玩”

前几天,和同事张姐闲聊。

她儿子今年高二,马上高三了。

一米八几的大小伙子,再不能像对小男生那样,处处管着。

于是张姐就想,把主动权还给孩子,让他自己制定一套学习计划。

最开始,孩子很认真,立下了一套非常详细的“迎接高考flag”:

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晨跑半小时,再去学校晨读;
晚上睡前,先做课外阅读,再进行一项轻运动,坚决不熬夜。
周末两天,用户外互动、阅读、学习、看纪录片填满。

张姐一看这份flag,打心眼里开心,儿子终于长大了。

但接下来几周,她发现苗头越来越不对。

孩子按计划坚持了三五天,先是放弃早起,后把睡前阅读换成了打游戏。

周末两天晚上,甚至开始熬夜上网,和同学组队玩网游。

张姐见状,一忍再忍,终于忍不下去了,就问儿子:

“你这样,太影响休息和学习了,咱明年就高考了……”

谁承想,孩子却说:“学习已经很累了,放松放松不行嘛!”

张姐一时语塞,只能继续观察。

结果两个月后,儿子彻底放飞自我,除了完成老师的作业,其他时间全用来玩。

张姐这才明白,“管教孩子”这事,真不能放松,你一放松,孩子就放飞自我了。

家长圈,流行这么一句话:10个孩子,9个不自觉,还有一个根本不听你的话。

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人,包括孩子,本性上都好逸恶劳,贪图享受的。

如果没有生存的压力,咱们很多大人,也不敢保证会每天勤勤恳恳上班。

大概率也是,能歇着就歇着,怎么开心怎么来。

就像作家周岭在《认知觉醒》中揭露的:

“人类的天性是在欲望上急于求成,在行动上避难趋易。”

这是人的特性,无关乎什么道德、品性,完全是人类基因里带来的东西。

而孩子呢,比起大人,他们的大脑发育尚不成熟。

尤其是大脑的前额叶,就非常薄弱,所以自控力格外经不起诱惑。

懒得思考、做事拖延、不爱学习、偷懒贪玩,是孩子的天性。

《清华学霸教子经》里也曾说过:

“孩子小时候缺乏自制力,对学习等艰苦的事情,不主动是常态,主动是非常态。”

所以说,养孩子这事,家长们不管不行。

养娃最累心的

就是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瞎管

教育学家李玫瑾教授,曾一针见血地指出:

“当前父母管孩子最大的问题是,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瞎管!”

就比如,你不去管他的习惯,忽视价值观的培养,只在细枝末节上不停地唠叨。

就是常说的“用琐事去消耗孩子”,而不是“抓大放小”,找准关键点。

在网上,看过一位妈妈的分享。

她的育儿经历,可以说是一场“对比实验”。

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是学霸,小儿子却被养成了“学酥”。

之所以结果不同,就在于她对两个孩子的教养方式,很不一样。

对大儿子,她觉得是家中长子,从小就立规矩、抓习惯,培养他的责任心和担当。

小儿子呢,就有点溺爱,对孩子的吃喝拉撒,管得那叫一个面面俱到。

然而,人的精力总归有限。

在小儿子这里,她把心力都消耗在小事上,反而没法从“大局”入手。

这才导致了,俩儿子,一个很出众,一个很平庸。

心理学教授安德斯·艾利克森也在《刻意练习》中讲道:

“我们留给孩子最重要的礼物,是帮助他们发展出本来认为自己不可能具备的能力,从而挖掘出自身的潜能,也知道要让自己的梦想成真,要用什么方法,付出怎样的努力。”

说到底,孩子习惯和能力的养成,全靠父母管。

但管有管的艺术。

听过一个“三分之一理论”。

在孩子的问题上,三分之一需要我们家长积极行动,步步紧跟;三分之一需要简单指导,给出方向;剩下的三分之一,可以交给孩子处理。

优秀的孩子,的确是父母“管”出来的。

这里的管,是“管好”,“管对”。

如果方法不对,往往是累坏自己,也没把孩子培养出来。

做好“三管三不管”

轻松养出自律的好孩子

教育本身,是一件“反人性”的事。

我们父母要做的,即不是顺着人性溺爱孩子,也不是逆着人性强压孩子。

而是有选择性地,把人性中向下坠的部分,帮孩子托住,再帮他发挥出人性中暗藏的力量。

具体说来,就是做好“三管三不管”。

我们要管的是:

学习习惯

先记住一个公式:

好习惯→成就感→自律→强化好习惯→更多成就感=积极的正向循环

就学习而言,我们不主导苦学硬学,要从一开始,帮孩子建立一套“规范化流程”。

课前预习:让孩子养成带着问题去听课的习惯;

课后输出:学到的东西,要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以此巩固理解与记忆;

过程专注:推荐英国脑科学家于尔根•沃尔夫在《专注力》中的方法。

首先,要帮孩子找到他的二八定律。

一般来说,只有20%的事,给我们带来80%的好结果。

帮孩子找到这部分“重要的事”,比如阅读、锻炼、解题等等。

第二步,针对这20%的关键,再制定一个可以令孩子兴奋的具体目标;

第三步,刻意排除妨碍专注的干扰,比如关掉电视机,把手机放到隔壁屋;

完成这3步,孩子们就很自然地进入到专注做要事的状态。

思考习惯

《思考,快与慢》中,作者丹尼尔·卡尼曼发现:

即便是顶级学霸,思考模式上,也有很多问题。

他举了一个例子。

某天,他和几个数学系的高材生共进午餐。

他忽然提出一个问题:

“球拍和球共花1.10美元。球拍比球贵1美元。 问球多少钱?”

学生不假思索地说:“当然是10美分。”

其实答案是5美分,只要列一个一元一次方程就能求得。

但在场的高才生们,无一人愿意思考一下,就随口一说。

更令丹尼尔诧异的是,这些学霸们竟自己承认:我知道很可能答错,但就是不想算。

也就是说,孩子们在思考上,“趋易避难”特别明显。

这就提醒我们,平常要时刻提醒孩子多动脑,且思考的时候慢一点。

不要惯性式地凭直觉,凡事“慢半拍”,让脑子有个反应时间。

调节情绪的习惯

孩子在情绪掌控上,往往表现出“能量不足”的状况。

乱发脾气、抗压力低,很容易受外界影响,变得敏感、焦虑、沮丧。

心理学家玛格丽塔·帕索斯,就曾建议家长们,要多给孩子补充“精神蛋白质”

所谓“精神蛋白质”,就是一切积极、正能量的精神食物。

比如,看励志类书籍、纪录片,和乐观阳光的人做朋友;

比如,多去户外跑跑跳跳,爬山攀岩、涉水徒步;

再比如,每周与孩子谈心,开启轻松幽默的亲子对话。

孩子能量充足,他自然就具备了掌控情绪的能力。

那不该管,或者少管的,是什么呢?

我看了很多研究,总结下来是:

第一,孩子力所能及的不管:吃喝拉撒、收拾房间、整理书包这些他能干的,咱别插手;

第二,孩子扛得住的挫折少管:做错题啦,和朋友闹点小矛盾啦,搞砸一件小事啦……他能应付得来,咱就别急着帮他解决;

第三,孩子兴趣爱好不强求:孩子喜欢什么,我们不左右,反而还要鼓励他们去追求,去活出自己的特色。

《管教的勇气》中,有这么一句话:

“教育孩子,小时候要管,长大后才能给他翅膀。”

所有的自律,最开始都源自他律,因为人性的特点就摆在那里。

任何一个孩子,不受点约束,不给予指导,他很难摆脱骨子里的惰性。

但我们也不能盲目去“管”,什么该管,什么不管,咱们心里要清楚。

我相信,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

只要多花点心思,孩子这株小草,终成参天大树。

与家长朋友们共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前日军退将曾扬言:若不考虑弹道导弹,日本海自一周全歼中国舰队

前日军退将曾扬言:若不考虑弹道导弹,日本海自一周全歼中国舰队

不掉线电波
2025-11-19 16:31:08
徐波生了300个孩子?揭露了人类社会的本质问题

徐波生了300个孩子?揭露了人类社会的本质问题

历史总在押韵
2025-11-17 00:05:07
高市严重误判,以为中国只会口头抗议?中日磋商破裂,日本慌了神

高市严重误判,以为中国只会口头抗议?中日磋商破裂,日本慌了神

梁讯
2025-11-19 15:54:14
丰田正式暂停福冈固态电池工厂项目,日本大概率重蹈氢能汽车覆辙

丰田正式暂停福冈固态电池工厂项目,日本大概率重蹈氢能汽车覆辙

西虹市闲话
2025-11-19 21:03:05
日本炒作“击沉福建舰”,军事专家傅前哨:哪里来的底气?

日本炒作“击沉福建舰”,军事专家傅前哨:哪里来的底气?

南方都市报
2025-11-19 20:18:06
日本通告全球,不会收回涉台言论,中方划下落弹区,禁航72小时

日本通告全球,不会收回涉台言论,中方划下落弹区,禁航72小时

文史旺旺旺
2025-11-18 19:57:15
10余名台湾同胞在意大利餐厅点5份披萨遭老板讽刺,当地华人团结反击致闭门歇业,旅行团:一共13个人,还点了多杯饮料

10余名台湾同胞在意大利餐厅点5份披萨遭老板讽刺,当地华人团结反击致闭门歇业,旅行团:一共13个人,还点了多杯饮料

极目新闻
2025-11-19 15:35:21
“穷就别硬装了!”一家三口吃火锅花了217元,父亲心疼钱被群嘲

“穷就别硬装了!”一家三口吃火锅花了217元,父亲心疼钱被群嘲

妍妍教育日记
2025-11-18 19:53:15
哈佛前校长人设崩了!他和中国女经济学家这个瓜,我有点吃不下了

哈佛前校长人设崩了!他和中国女经济学家这个瓜,我有点吃不下了

留学生日报
2025-11-19 13:41:05
突发特讯!日本演员矢野浩二通告全球:永远支持一个中国罕见措辞

突发特讯!日本演员矢野浩二通告全球:永远支持一个中国罕见措辞

TVB的四小花
2025-11-19 10:07:55
广东模特冠军的事,后续更加劲爆!

广东模特冠军的事,后续更加劲爆!

麦杰逊
2025-11-19 15:31:05
日本报复来了,电磁炮亮相,台军响应,要用导弹让解放军有来无回

日本报复来了,电磁炮亮相,台军响应,要用导弹让解放军有来无回

现代小青青慕慕
2025-11-19 09:29:13
越来越多孩子得白血病?医生坦言:家里4样东西是祸根,趁早扔了

越来越多孩子得白血病?医生坦言:家里4样东西是祸根,趁早扔了

DrX说
2025-11-19 14:42:09
四位前首相齐批!高市早苗成日本政坛“炸雷” | 新京报专栏

四位前首相齐批!高市早苗成日本政坛“炸雷” | 新京报专栏

新京报评论
2025-11-19 18:48:30
江苏科技大学被骗惨了:高中生成头牌教授,还想参评院士

江苏科技大学被骗惨了:高中生成头牌教授,还想参评院士

上峰视点
2025-11-19 11:04:22
江苏女排3-0战胜山东女排,时隔八年再夺全运会女排冠军

江苏女排3-0战胜山东女排,时隔八年再夺全运会女排冠军

懂球帝
2025-11-19 20:33:04
今夜,暴跌!突发,黑天鹅!

今夜,暴跌!突发,黑天鹅!

中国基金报
2025-11-19 00:16:16
刚刚!日本突发,直线涨停!

刚刚!日本突发,直线涨停!

中国基金报
2025-11-19 15:57:23
【扫“苗”】插裤兜,非常罕见的送别动作!日方接受吗?

【扫“苗”】插裤兜,非常罕见的送别动作!日方接受吗?

新民周刊
2025-11-19 09:26:23
喻恩泰和妻子婚内双出轨,聊天记录不堪入目,妻子约P喜欢大的

喻恩泰和妻子婚内双出轨,聊天记录不堪入目,妻子约P喜欢大的

社会酱
2025-11-19 17:42:35
2025-11-19 21:12:49
润德青少年心理成长
润德青少年心理成长
专注于青少年心理健康与行为矫正
8文章数 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狂揽19项国省大奖!“成都终身教育”闪耀川渝

头条要闻

日方要求解释为何未告知磋商后会有媒体拍摄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日方要求解释为何未告知磋商后会有媒体拍摄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世界杯最小参赛国诞生!15万人岛国的奇迹

娱乐要闻

史林子出轨对方前妻放锤!

财经要闻

荷兰政府暂停接管安世半导体

科技要闻

一夜封神,Gemini 3让谷歌找回“碾压感”

汽车要闻

此刻价格不重要 第5代帝豪本身就是价值

态度原创

手机
本地
房产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手机要闻

屏幕大就是好:荣耀手表X5官宣11月24日发布

本地新闻

第十二届影展携手重庆来福士丨两江交汇,光影共生

房产要闻

29.4亿!海南“地王”片区,要卖超级宅地!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量大管饱 中国军网在海外发布备战视频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