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11月6日讯(记者 孙子研)报销住院、门诊费用超500亿元,“烟台市民健康保”参保人数达316.7万人……“十四五”以来,烟台以改革为笔,描绘出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图景。
五年来,烟台市医保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不移地深化医疗保障改革,全力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防风险、优服务,让百姓看病更有“医”靠、就医更有底气。
敢闯敢试,以“关键改革”激发发展活力
五年来,烟台始终把改革作为破解难题的“金钥匙”,一批标志性、引领性的改革举措接续落地。
以支付改革为“突破口”,基金支付实现“从被动到主动”。烟台统筹实施住院DRG、门诊APG和中医DRG付费改革,推动医保基金由“后付制”向“预付制”转变、从传统的按项目付费到按病种付费。
这一历史性变革促使医疗机构从过去的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住院服务更有效率,诊疗行为更加合理。较“十三五”末,烟台患者次均住院费用下降20.4%,个人负担同比下降1101元。
以集采降费为“重头戏”,群众用药实现“从贵到惠”。人工耳蜗平均价格从18.6万元降至5.9万元,让更多听障患者以更低成本重获“新声”。五年来,烟台累计落地执行集采药品20批890种,平均降价超50%;集采高值医用耗材22批40类,平均降价超70%。昔日“高价药”通过国家谈判与集采机制逐步纳入医保报销,变身“惠民药”,实实在在减轻群众负担。
烟台还大力推动集采药品下沉基层,全市1399家零售药店、1388家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和62家民营医疗机构同步供应集采药品,群众可在家门口便捷购药。
以制度建设为“压舱石”,医疗保障体系实现“从有到优”。市委、市政府先后研究出台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落实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工作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举措,“1+3+N”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日益健全,有效保证了制度公平性与基金可持续性。
“十四五”期间,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由550元/人提高至700元/人;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参保人数达276.7万人,居民长护险试点稳步推进;普惠型“烟台市民健康保”累计参保316.7万人,医保保障网越织越密、越织越牢。
惠民利民,以“真金白银”换取群众幸福实感
烟台医保聚焦群众关切,深入实施惠民改革,推动“兜底民生”向“品质民生”转变,让改革红利从“纸上账单”变为“幸福实感”。
“基本网”更牢固,看病就医更安心。
——门诊方面,全面建立职工普通门诊制度,将常见病、多发病纳入统筹支付,年享受待遇人数超135万人,报销费用超10.5亿元。居民普通门诊报销比例提高15个百分点,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比例提高25个百分点。
——住院方面,职工医保取消三次及以上住院起付线,中医医疗机构住院起付线下调20%。五年来,全市累计报销住院医保费用398.7亿元。
“托底网”更坚实,大病重病有保障。
居民大病保险最高报销比例保持在75%,最高支付限额达40万元。五年累计支付大病保险费用14亿元、医疗救助资金5.3亿元,有效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专项网”更精准,聚焦“一老一小一育”。
——护“长者”:长期护理保险保障范围扩展至中度失能、重度失智人群,累计支付职工长期护理费用5亿元。
——护“幼者”:新生儿“落地参保”实现“出生即参、待遇即享”。
——护“生育”:提高女职工及灵活就业人员生育待遇标准,将11项人工辅助生殖项目纳入医保支付,累计报销各类生育待遇21.6亿元。
优化服务,以“数字赋能”擦亮“品重医保”品牌
提升服务体验,是医保工作的“必答题”。烟台医保聚焦老年人、异地就医人员等群体需求,全面优化公共服务,让“经办更智慧、服务更贴心”。
“智慧医保”,让办事更快更便捷。烟台在全省率先建成独立医保信息系统和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全市82家二级及以上定点医院全部实现“医保码”全流程应用,625万人激活医保电子凭证。同时,烟台在省内率先上线“医保地图”,推出“便民找药”小程序,人性化医保服务更加便捷、可及。
“身边医保”,让服务更近更贴心。全市建成医保服务站1700家,将服务窗口搬到群众家门口;推行“综合柜员制”,医保缴费、退休补缴等事项均可“线上办”“微信办”,实现群众办事“少跑腿、不排队”。
“跨地医保”,让异地就医更顺畅。烟台在省内率先实现生育费用直接结算、普惠型商业医疗保险异地免申直赔, 10种门诊慢特病实现跨省直接结算。全市跨省互联网结算医疗机构达308家,实现镇、街全覆盖。全市参保人员年异地报销额达19.3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13.7亿元。
情暖夕阳,以敬老托举最美“夕阳红”
截至目前,全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占基本医保参保人数的32.92%,老龄群体的健康保障成为烟台医保工作的重中之重。
政策倾斜,让老年健康更有“医靠”。烟台将高血压、糖尿病等老年常见病纳入门诊报销,比例提升至75%;退休职工在一级、二级、三级医疗机构门诊报销比例分别达85%、75%、65%;实行“长处方”政策,慢病处方最长可开12周,显著减少老年人就医奔波。阿尔茨海默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纳入门诊慢特病保障范围,行动不便老人可享上门认定服务。
服务暖心,让老年市民“不掉队”。烟台医保服务大厅设立“老年人优先窗口”和“老年人帮办代办服务员”,提供轮椅、老花镜等适老设备;推出微信公众号“大字版”“语音版”等老年友好模式;针对异地就医老年人,推行“电话备案”便捷服务,让老年人“一个电话”即可办事,无需返回本地。截至目前,烟台医保服务大厅累计收到表扬信、锦旗23件,群众口碑持续提升。
“长护”守护,让失能老人有尊严。在龙口市,王女士照顾两位重度失能老人,医保工作人员主动协助申请长护险,如今老人每月均享受上门照护。目前,全市171家长护定点服务机构遍布城乡,保障范围扩展至中度失能、重度失智,居民长护险试点稳步推进,护理床、轮椅租赁纳入保障范围,全面托举港城老年人幸福“夕阳红”。
展望“十五五”,烟台将紧盯群众在医保领域的新需求、新期盼,以“品重医保”建设为统领,持续深化医保改革、优化服务供给、筑牢保障底线,切实解决好群众疾病医疗后顾之忧,奋力开创更高水平的医疗保障新篇章。
法律支持单位:山东助商律师事务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