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治疗师,我深感荣幸与珍贵 —— 人们愿意向我敞开内心世界。我能见证他们的成就,也受托照亮那些鲜为人知的阴暗角落。
我听过各种各样的故事 —— 有客户分享的重大喜讯,也有一些令人心碎的遭遇。想到有人会对他人做出这样的事,我便满心难过。
![]()
但在这两个极端之间,有几个主题我总能反复听到。如果其中某个问题引起了你的共鸣,请记住:一个困扰很常见,并不代表它不真实。恰恰相反,这意味着在这件事上,你并不是孤身一人在挣扎。
01、觉得自己 “一团糟”
你本身并不 “糟糕”,只是遭遇了一些糟心的事。我绝不认为我的任何一位客户本质上是 “糟糕的”,但我相信,他们中很多人都经历过非常不幸的遭遇。或许这些经历带来的感受或行为让自己、他人难以接受,但这些都是对所发生之事的正常反应。
我发现,自我同情是我们自我成长的核心。如果连 “自己值得基本关怀与善待” 都不相信,就很难开展更深层次的自我探索。
我从克里斯汀・内夫的研究中学到一个实用的自我同情方法:教客户通过轻拍前臂自我安抚,同时告诉自己:“哇,我经历了一件真的很难的事 —— 现在感到挣扎再正常不过了。”
![]()
很多时候,我们会对自己或他人发脾气,只因感受没被认可,还被人轻描淡写地说 “这没什么大不了的”。身体接触能调节皮质醇水平,进而也能调整我们对压力的感知。
02、认为自己的人生 “落后” 了
人生不是一场赛跑,你根本不可能在人生中 “落后”。但很多人却偏偏这么认为。
说实话,作为一名 40 岁、单身且没有孩子的女性,有时我也会有这种 “落后感”。人类天生爱和别人比较,这在过去是生存所需 —— 我们必须评估竞争对手,制定生存策略,才能避免被捕食者吃掉。
但在现代社会,隔着屏幕和别人比较,大多只会伤害自己。研究表明,花更多时间在社交媒体上,与更高的抑郁、焦虑发生率相关。
通常,如果客户开始拿自己和别人比较 —— 尤其是基于社交媒体上看到的内容 —— 我会提醒他们:别人朋友圈里展示的都是 “高光时刻”。你可能看到一张 “完美家庭” 的照片,却不知道其中一方可能正受物质滥用困扰,拍照前他们还大吵了一架。
![]()
如果客户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我还会指出:直到最近,大家的人生轨迹可能都大同小异 —— 高中毕业,或许再上大学。而二十出头到二十五六岁时,这通常是人们第一次脱离既定规则生活。这可能让人害怕,却也能带来无限惊喜。
我们的工作还包括弄清这些 “该达到的人生阶段” 的想法来源:是父母、同龄人、社会,还是这些因素的结合?我会帮他们思考:自己是否真的想参与这场 “人生竞赛”?你想要 2-3 个孩子加带围栏的房子,还是更愿意做游牧者,或是选择一条目前还不存在的人生道路?
03、觉得 “现在该早已走出伤痛了”
我最常从悲伤的客户口中听到这句话 —— 他们觉得 “现在该早已走出伤痛了”。
社会对心理健康相关的一切都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尤其是悲伤。大多数公司的丧假不超过一周,而《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文本修订版)》(DSM-5-TR)更是将部分悲伤定义为 “一年后仍未缓解即属异常与障碍”。
但就像我们今天都擦伤了脚趾,伤口愈合速度也会不同一样,心灵创伤的恢复亦是如此。我常常提醒客户:你和那个人相处了那么久,怎么会觉得悲伤几个月就能痊愈?
![]()
或者,我会让他们试着换位思考:如果这些话是说给最好的朋友听,他们会对朋友说这些刻薄、不切实际的话吗?几乎所有人听到这个问题都会停顿 —— 有时他们会说 “不,但我不一样”,但我的目的就是用这个小插曲,打断那些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
04、孤独感
成为治疗师前,我是一名作家,很多生活片段都分享在了互联网上。这意味着我可能比普通治疗师更愿意自我暴露 —— 毕竟我知道,客户很可能读过我写的相关话题。
当我开始向一位客户适度自我暴露时,突然意识到:正是孤独感在那一刻连接了我们。我告诉她,孤独是人类最普遍的情感之一。感觉孤独却能让这么多人产生共鸣,这看似矛盾,但我们确实正面临一场孤独危机。
首先,我会用心理学知识帮客户正视这种感受,分享相关数据,再提醒他们社会因素(如今很多互动都是通过数字方式进行)也是孤独的诱因之一。
我需要在两个方面找到平衡:一方面帮人们看到导致问题的外部因素,另一方面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有能力改变现状。我从不想让客户为自己的问题自责,相反,我想让他们知道:对于生活中不满意的事,他们有能力去改变。
![]()
我还会帮他们验证想法是否准确。就我自己而言,我经常感到孤独,但其实有很多人关心我。我总低估自己对别人的重要性,所以我的治疗师会帮我挑战这种想法,让我看到自己获得的支持 —— 这通常会让我比最初感觉不那么孤独。
当然,也有很多人确实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我会帮他们梳理:生活中是否有可以重新联系的人?如何通过共同兴趣或地理位置,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人?
05、“就是提不起劲”
虽然我们偶尔都会动力不足,但如果发现自己比平时更难集中注意力、完成事情,你大概率会感到非常沮丧。我敢肯定,我见过的每一位客户,都曾在某个时刻告诉我,他们正被动力不足困扰。
我会先弄清 “提不起劲” 对他们而言意味着什么:是无法起床、难以履行基本日常职责,还是自己的期望本就不切实际?
![]()
根据回答,我可能会建议他们少做一些事 —— 因为他们其实已经精疲力竭了。如果 “提不起劲” 是指难以完成基本任务,我会帮他们制定简化策略:比如布置需要负责的 “作业”,或建议咨询精神科医生考虑药物治疗。
这对你意味着什么
无论你正在经历的是这些常见问题,还是其他完全不同的困扰,都别害怕告诉你的治疗师 —— 我们真的什么都听过。
没有任何问题是 “羞耻到不能带到咨询中” 的。
— the end —
作者 /Theodora Blanchfield
编辑 / 阿乾
配图/电影《美丽心灵》
原文链接:https://www.verywellmind.com/most-common-issues-in-therapy-8547822
预约心理咨询
感到情绪困扰时,预约心理咨询,为自己找份专业支持。
关注我们的社交媒体,免费获取咨询师必备手册,表格,协议;免费获取每月靠谱培训整理。
公众号:大侠心理,bilibili:王大侠心理,知乎:王大侠心理,小红书:王大侠心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