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叶文波
通讯员 何博 晏慧 周丽娜
“就在今年11月初,巡查人员发现一处垃圾桶冒烟,通过对讲机一呼叫,信息同步传到了社区应急服务站、消防救援站和四大板块值班室,险情很快被化解。”近日,江夏区美加社区副主任舒帮建介绍,随着社区应急服务“标杆站”的建成,社区初步实现了“快速响应、打早打小”的目标。
![]()
媒体采访团在武汉东湖华侨城社区应急服务站采访
武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基层应急能力提升,以全域建设社区应急服务站为突破口,积极探索超大城市基层应急管理“武汉样板”,全力打造“预防在先、就近调配、快速行动、有序救援”的应急管理新格局。截至目前,全市已全覆盖建成社区应急服务站1505个,累计处置安全隐患22万余起,参与处置各类初期险情2.8万余次。社区应急服务站正成为风险巡查、隐患报送的“前沿哨所”,也成为突发事件先期处置的“第一响应单元”。
![]()
江夏区美加社区应急服务站:“应消一体”建设模式
“社区应急服务站建设虽初见成效,但在资源整合与能力提升方面仍有较大空间。”武汉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武汉启动20个社区应急服务“标杆站”建设,并将其纳入政府工作报告重点推进。围绕“四种能力标准”和“五类保障标准”,武汉市在不新增编制、不追加投入的基础上,通过整合机制与资源实现效能提升,探索形成四种特色建设模式,包括“应消一体融合模式、物业协同模式、工业园区联动模式、吸纳优势资源模式”。
![]()
洪山区湖工社区应急服务站:“高校+社区”共建
![]()
湖工社区应急服务站向高校新生普及急救知识
在建设机制上,武汉坚持高位统筹与鼓励创新并重;在建设方式上,注重向内挖潜与向外借力相结合。通过最大限度整合消防、国企、高校等力量,积极调动物业、企业、志愿者等社会资源,构建起“政府牵头、社会协同、多元参与”的良好局面。同时,各社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不新建办公用房,而是在已建成的小型消防站、社区微型消防站和社区服务中心等场所拓展功能,实现装备共享共用。2025年,武汉市争取近1.6亿元国债项目支持,配发1.6万余套应急救援装备,装备保障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
![]()
光谷星光里社区应急服务站装备齐全、物业力量充足
在建设要求方面,武汉坚持标准化建设与个性化发展“双轮驱动”,明确基本标准但不搞“一刀切”,以实战实用实效为导向,鼓励各社区因地制宜、创新发展。例如,东湖高新区针对辖区企业多、居民小区分散的特点,在全区建成334个居民小区和企业子园区应急服务站,与社区应急服务站实现资源共享、能力互补。2025年,该区火灾总量同比下降38.6%,先期处置率提升至69.7%。
凭借“离得近、覆盖广、反应快”的独特优势,社区应急服务站在“打早打小”、化解安全风险方面成效显著。2025年,全市社区应急服务站已先期处置各类安全隐患4500余起,排查各类隐患6.9万余起,有效从源头遏制风险蔓延。全市火灾总数同比下降750起,江岸区、东湖高新区等部分重点区域降幅尤为明显。
武汉正以社区应急服务站建设为抓手,持续夯实基层应急能力,以“就近快应”筑牢城市安全底线,为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注入“武汉力量”,也为湖北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提供坚实安全保障。
(来源:极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