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期
大致阶段
主要特征与驱动因素
1971-1978
弱势周期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美元信用危机
1979-1985
强势周期
沃尔克激进加息对抗通胀
1986-1994
弱势周期
“广场协议”后美元有序贬值
1995-2001
强势周期
互联网繁荣吸引资本流入
2002-2013
弱势周期
互联网泡沫破裂、9·11事件、全球金融危机,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
2014-2024(约)
强势周期
美国经济率先复苏、美联储加息、全球避险需求
2024-未来
弱势周期?
双赤字担忧、货币政策可能转向、非美经济体复苏、美元估值偏高等
不知不觉,时钟已进入弱美元周期,一年有余。
刚刚,摩根士丹利 G10外汇策略主管表示,该行预计到明年年底美元将大幅下跌,因为投资者可能会重新评估美国利率在较长时期内的下降幅度,并加大对冲美元走弱风险的力度。
这家美国投行预计,到2026年底,DXY美元指数将跌至89,较目前的99.7低约10%。美元的跌势预计将是普遍的,到2026年底,欧元兑美元将从目前的1.1533美元升至1.27美元;英镑兑美元将从目前的1.3111美元升至1.47美元。与此同时,美元兑日圆汇率预计将从154日圆跌至124日圆。
至于人民币,大摩未给出精确点位预测,但德意志银行曾在一份调研中预测2026年底美元兑人民币跌至6.7。需要注意的是,大摩所称的弱美元,现实中并一定不等于强人民币。
10月30日,美联储举行议息会议,下调联邦基金利率25个基点,新目标区间3.75%–4.00%,符合市场预期。本次会议延续了“渐进宽松”基调,同时释放了“降息节奏可能放缓、数据依赖更强”的信号。交易员对12月再降息概率由80%降至约55%。对于2026年全年,市场定价再降50–75bp,终端利率或接近3%的中性水平。
今年 9 月,美元指数已较年初高点回落逾 10%,创 1973 年浮动汇率以来最大半年跌幅。利差收窄、财政透支、信用折损三重共振,美元长达十余年的强势周期正式让位于系统性弱势周期。
利差:美联储 9 月重启降息,点阵图隐含 2025 年底政策利率 3.25%,而欧央行降息节奏放缓、日本央行仍在加息轨道,美欧、美日 10 年期利差年内预计收窄 80–100bp,直接削弱美元套息优势。
财政:特朗普二次减税法案(2025 年 4 月落地)将未来 10 年联邦赤字额外推高 3 万亿美元,政府债务/GDP 突破 125%。财政扩张在充分就业阶段挤出私人储蓄,经常项目逆差走阔,美元“双赤字”模型指向汇率贬值。
信用:关税升级、干预联储独立性、冻结部分国家美元资产等举措,削弱全球对“美元—美债”无风险抵押品的信任。IMF 数据显示,2025 年二季度全球美元储备份额降至 57.8%,为 1995 年以来最低。
![]()
弱美元周期下,全球资产将呈现清晰的轮动规律。历史经验显示,美元由强转弱的拐点期,风险资产触底反弹与避险资产走强会同时出现;进入趋势下行阶段后,商品与非美资产将开启牛市;而低位震荡期则轮到股债金融资产表现更优。当前正处于拐点向趋势下行过渡的关键阶段,资产价格已显现典型特征 —— 金价连创新高,非美货币初步走强,为布局提供了明确信号。
安联投资、瑞银、美银等机构策略师均表示,美元走弱已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市场共识。美银策略师Michael Hartnett更直言,市场交易逻辑已从“除了债券皆可买”转变为“除了美元皆可买”的新范式。
瑞银全球策略团队近期将新兴市场股票上调至超配,将继续乐观看待中国股票,因为相对估值不高(相对于MSCI世界指数折价30%,与历史平均水平相当)且外国投资者持仓较低。尽管中概股和H股历来在降息周期中表现更好,但瑞银目前仍更青睐A股,因为散户资金流入的潜在影响可能比外国机构资金流入更大。
EPFR 数据显示,8 月流入非美股票型基金 420 亿美元,为 2021 年以来新高;其中 38% 指向中国权益与港股高股息资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