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的喝星巴克?没钱的喝不起星巴克?
看新闻说,星巴克中国以40亿美元的价格,将60% 的控股权卖给了博裕资本。星巴克进入中国已经26年,这个想教中国人怎么喝咖啡的国际巨头,而今正式将核心经营权交给了本土资本。
有人说,星巴克贱卖了。
也有人说,星巴克那么贵,早就该倒闭。
你说呢?
前几天我和朋友小聚,想随便找个地方坐坐,走过蜜雪冰城和瑞幸,挤不进霸王茶姬和喜茶,只好不断提高客单价,结果皮爷,M Stand都坐满了人,最后收留我们的,还是英雄迟暮的星巴克。
我点了杯应季的“南瓜芝士派风味拿铁”,颜值高,味道好,
当即感叹星巴克还是星巴克,真能做到某种意义上的闭眼点,很少踩雷。
我们看看四周,刚才找了半天地方,观察到奶茶店的年轻人都在聊天,而咖啡店的桌椅板凳越来越像工位了,个个都抱着电脑奋笔疾书。
朋友笑说,还记得以前中关村的星巴克,个个都在谈几千万的生意。
我说,我倒是记得有篇文章好像叫“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星巴克”,现在星巴克都快没了,奋斗的人呢?
遥说星巴克最流行的时候,大多数打工人还没有“咖啡续命”的硬性需求,当时的星巴克也不是给打工仔喝的,它闯进爱喝茶的东方,将自己的企业文化书写成咖啡文化,带着几分傲慢地教授当地人:“咖啡是怎么个喝法”,把门店开进故宫,肆意张扬。
在这样的叙事下,“喝星巴克”就不仅仅是“喝咖啡”了,而是彰显一种生活品味。
一批又一批进出星巴克的人,再次固化了这种刻板印象,仿佛自己喝完咖啡也被镀了一层金,从今后你我的人生与众不同。
还记得周立波和郭德纲的咖啡与大蒜之争,将咖啡与大蒜代表的不同生活方式拉踩推向了话题巅峰。
那时喝上星巴克,代表着成功,代表着有品位的生活,代表着阶层的跃升……你以为走进去就完事了吗?天真!
具体怎么喝,甚至还能再拉出一个鄙视链来,会不会点单,分不分得清大杯和中杯,能不能准确发出这个单词……
总而言之,
喝星巴克,你就是somebody,不喝星巴克,你就是nobody.
而我们都知道,一个东西如果成为了炫富的工具,就会出现这种梗,
一旦出现这种梗,那它就离死不远了。
![]()
群捧和群嘲,也许就在一夕之间。
先是瑞幸疯狂发券,用白花花的银子告诉大家买一杯咖啡到底应该花多少钱,后有喜茶、奈雪的茶、霸王茶姬等“茶饮”,告诉你在东方这块土地上到底谁说了算。
最后雪王一出来雄霸天下,星巴克的江山到底是亡了。
![]()
那么喝星巴克的那些人,他们去哪里了呢?
据我的观察,真正爱喝咖啡的人,都买豆子手摇了,咖啡文化掌握得怎么样不知道,肱二头肌倒是练得硬硬的。
真有钱的买了高级咖啡机摆在房间里,也不稀得写什么“我奋斗了多少年才买得起咖啡机”。
喝咖啡续命的,瑞幸库迪足够抢救了,惹急了直接把咖啡冻干倒在嘴里当速效救心丸,抿下去再和甲方来撕!
喝小甜水的,雪王,不说了。
用星巴克装X的,对不起,不但没人吃这一套了,还会被嘲笑不会过生活,冤大头。
但我们都知道,当我们说“一起喝杯咖啡吧”,我们是要去找个环境还算过得去的地方坐下来聊天,喝一杯可口的液体。
不是端回工位,也不是捧着杯子站在街边。
就像此刻我和朋友的相聚,星巴克对我们来说,是个很好的选项。
在小红书上,也有人怀念着星巴克:
![]()
不必一杆子打死,
更不必分什么咖啡与大蒜,我们喝咖啡的人,私底下也葱姜蒜都来的。
当星巴克回归“一杯咖啡饮料”的简单朴实,没准还有条活路。
最后我问一句,星巴克这次“卖身”,能把价格打下来点不?
考虑一下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