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近37亿人正忍受着牙病的折磨!而这一切的根源——牙釉质损伤,在今天之前,一直被牙科界宣判为“不可再生”。
但现在,这个铁律可能被打破了。一种新型凝胶的问世,首次展示了让牙釉质“长回来”的真正潜力,这不是简单的氟化物修补,而是从根本上的“原址重建”。
这项由英国诺丁汉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生物材料主席 Alvaro Mata 教授领导的跨国研究团队,2025年11月4日刚刚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
![]()
为什么你的牙医总是反复叮嘱“少喝酸的”、“别使劲刷牙”?
因为他们在害怕一件事:你的牙釉质会永久消失。
牙釉质,覆盖在我们牙齿最外层的“盔甲”,是人体最坚硬的组织,比骨骼更硬。它每天要承受近千牛的咬合力、无数次的冷热酸甜。
但它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它是一种高度矿化的“死”组织,内部没有细胞。
这意味着,它无法像皮肤和骨骼那样自我修复。
磨掉一点,就永远磨掉了。
几十年来,牙科界想尽了办法。从氟化物涂层到各种树脂材料,我们都只是在牙釉质受损后进行“裱糊”和“填充”,以缓解敏感、防止蛀牙。
但没有人能真正让它“长回来”。
亿万人的牙齿敏感、蛀牙、甚至牙齿脱落……似乎成了一个不可逆转的宿命。
但,Mata教授团队却盯上了一个被忽视的秘密:我们还是婴儿时,是如何从无到有,长出第一副完美牙釉质的?
他们发现,基因早就写好了一份“施工图纸”。
在牙齿发育时,一种名为“釉原蛋白”(Amelogenin) 的蛋白质,会像一个“施工队长”,先组织起一个精密的纳米级“脚手架”。
然后,它才会引导唾液中的钙、磷酸盐等矿物质,精准地“入库”,堆叠成牙釉质复杂而坚固的微观结构。
既然牙齿自己忘了怎么修复,那我们就教它。
诺丁汉团队利用先进的生物工程技术,设计出一种基于“弹性蛋白样重组体”(ELR) 的智能凝胶。
它完美复刻了“釉原蛋白”的功能,堪称一个“仿生施工队”。
当这种凝胶被涂抹在受损的牙齿表面时……奇迹发生了:
![]()
- 3分钟快速搭“架”:凝胶迅速渗入牙釉质微小的孔隙中,在3-4分钟内就地组装,形成一层仿生蛋白质“脚手架”。
- “召唤”唾液矿物质:这个支架开始疯狂“召唤”你唾液中天然存在的钙和磷酸盐离子。
- 启动“原址重建”:最关键的一步来了。它不会让这些离子随意乱堆(那只会形成牙结石),而是迫使它们“排好队”,严格按照原有牙釉质的晶体结构,一层一层“接续”生长!
这个过程,科研人员称之为“外延生长”(Epitaxial growth)。
这不再是“修补”,这是“再生”。
这玩意儿靠谱吗?研究团队对再生后的牙齿,进行了一系列“魔鬼测试”:
- 耐刷吗?
- 研究人员用电动牙刷模拟了相当于1年时长的疯狂摩擦。
- 结果:毫发无伤,机械性能稳定。
- 耐磨吗?
- 他们又模拟了相当于3.5年的临床咀嚼和研磨。
- 结果:新生的牙釉质甚至比原生的更耐磨! 其耐磨强度显著优于天然牙齿。
- 耐酸吗?
- 把牙齿泡在酸液里(模拟你喝可乐)。
- 结果:由于新晶体在生长时融合了氟(氟磷灰石),它的抗酸蚀能力甚至超越了天然牙釉质!
更令人震惊的是,就算你的牙釉质已经快磨光了,露出了内部敏感的“牙本质”……
![]()
这款凝胶,照样能从牙本质上“平地起高楼”,长出一层全新的、结构完美的“人造牙釉质”。
这意味着,困扰无数人的“牙齿敏感”,可能将从根源上被治愈。
当然,我们必须保持严谨。目前所有的实验都是在“体外”(ex vivo)——也就是提取的人类牙齿上完成的,并且是在模拟唾液和真实人类唾液中都取得了成功。
从实验室走向真实的口腔临床,永远是最后,也是最难的一步。
但英国牙科协会的专家已将这项研究称为牙科界的“圣杯”(Holy Grail)。
Mata教授透露,他们已成立了初创公司 Mintech-Bio,并正在推动这项技术,希望最快能在明年(2026年)将首款产品推向市场。
在2025年的冬天,牙齿再生的“大门”终于被推开了一条缝。
也许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去看牙医,听到的不再是“这里需要补一下”,而是:
“别担心,我们给你‘长’一层新的。”
![]()
参考文献:
Hasan, A., Chuvilin, A., Van Teijlingen, A. et al. Biomimetic supramolecular protein matrix restores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human dental enamel.Nat Commun16, 9434 (2025).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