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致命援助!美国 1000 枚战斧导弹驰援乌克兰

0
分享至

近期,华盛顿正式敲定对乌援助计划:五角大楼评估通过、白宫最终拍板,1000 枚 “战斧” 巡航导弹将打包送往乌克兰。消息一出,欧洲盟友松了口气,基辅连夜开会调整打击清单,而莫斯科则照例指责 “这是玩火”—— 但真正 “玩火” 的,是三年前将坦克开进别人首都的一方。




“战斧” 巡航导弹绝非 “新鲜玩具”,自 1983 年服役以来,先后参与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叙利亚空袭等诸多战事,从未失手。它射程超 1600 公里,能贴着地面低空飞行,雷达极难捕捉。过去乌军虽能用无人机打击俄腹地,但弹头仅数十公斤,炸一座油库需多架协同;而一枚 “战斧” 搭载 450 公斤高爆战斗部,可直接摧毁一条跑道、一个指挥中心或一座后勤枢纽,威力差距堪称 “降维打击”。
特朗普政府此次松口,表面是五角大楼完成库存评估 —— 送出 1000 枚后,美军仍剩余 3000 余枚,不影响全球部署;深层原因则是普京近期频繁挥舞核大棒,“海燕” 核动力巡航导弹、“波塞冬” 核鱼雷接连亮相,还放话 “谁敢用远程武器打俄本土,将招致毁灭性报复”。在白宫看来,这无异于 “常规战场打不赢,就拿核威慑耍赖”,既然如此,便直接将射程 2000 公里的 “战斧” 交给乌克兰,看其是否真敢按下核按钮。




外界担忧 “乌克兰不会使用战斧”,毕竟该导弹常规需由战舰、潜艇发射,而乌军海陆军装备已大幅损耗。但解决方案早已存在:将陆基 MK70 发射箱装在拖车上,用重卡牵引,实现 “打完就跑” 的机动部署。美军去年在加州演习中已验证这套战术,发射全程不到 10 分钟。乌克兰工程兵学习能力极强,波兰、罗马尼亚仓库中又有现成发射架,改装仅需一个月,再加上北约教官手把手培训,三个月即可形成初始战力。
俄罗斯方面自然强烈反对,普京发言人佩斯科夫宣称 “任何存放这些武器的仓库,都将成为合法打击目标”。但这句话三年来已重复无数次,乌军仓库该炸仍炸,武器该到仍到。俄军防空体系连 “小摩托” 无人机都拦不住,面对低空突防的 “战斧”,即便能拦下十发,也挡不住百发齐射 —— 漏洞百出的防空网,根本无法守护俄本土安全。




更关键的是,“战斧” 将彻底改变战局逻辑:乌军获得远程精确打击能力后,可直接将战争成本推至俄罗斯境内。莫斯科市民或许很快就要尝尝停电、停油、停暖的滋味,当战争从 “电视新闻” 变成 “窗外爆炸”,这种心理冲击远比炸几座桥更具杀伤力。
政治层面,这也是特朗普政府的 “务实选择”:此前高调宣称 “24 小时搞定俄乌和平”,但任期仅剩一年多,战线毫无进展,面对选民质询需拿出实际行动 —— 送 “战斧” 既彰显 “能压普京一头”,又能让持续施压的欧洲盟友闭嘴。对乌克兰而言,这更是谈判桌上的 “硬杠杆”,有了 “战斧”,泽连斯基无需再看人脸色,可直接提出 “俄军撤至 1991 年边界” 的停火条件,否则下一批导弹可能不止 1000 枚。
有人酸言 “美国为何不直接派兵”,核心逻辑其实很简单:乌克兰人愿意为保卫家园而战,且打得有声有色,没必要让美国人付出生命代价。给武器比派士兵更省钱,国内政治风险也更低 —— 这与二战时美国向苏联提供卡车、坦克、飞机,最终苏军打进柏林的逻辑如出一辙:只要能把俄罗斯拖在战争泥潭,耗到其经济失血、内部动荡,美国的战略目标就已实现。
乌军的士气与俄军形成鲜明对比:前线无人机小组在泥地里睡一夜,第二天仍能精准 “开罐” 俄军坦克;而俄军征兵办需靠欺骗、强抓,才能把壮丁塞进卡车。这仗的胜负逻辑早已清晰 —— 保卫家园的一方,永远比被迫参战的一方更具战斗力。
当然,导弹并非万能。乌军拿到 “战斧” 后,首轮打击大概率会锁定俄军核心后勤节点:罗斯托夫运输枢纽、布良斯克弹药库、克里米亚大桥支撑墩。一旦这些目标被摧毁,俄军补给线将被掐断,前线炮弹缺口会进一步扩大。但克里姆林宫大概率会采取极端应对:将空军指挥所、核潜艇基地后撤,把关键设备转移至民用设施附近,继续用平民当 “肉盾”—— 这种手段,他们早在 2014 年顿巴斯冲突中就已轻车熟路。
乌克兰要避免伤及平民,必须依赖精准情报与精准打击窗口,这背后需要北约侦察机、卫星、黑客 24 小时不间断支援。说到底,“战斧” 只是 “子弹”,真正的 “瞄准系统” 是整个西方情报与后勤体系。
回顾三年半的冲突,俄罗斯的战略目标一降再降:从 “闪电拿下基辅”,到 “守住吞并土地”,再到 “阻止乌军打进本土”。如今俄罗斯 GDP 已掉出全球前十,外汇储备被冻结一半,年轻劳动力流失数百万,换来的只是赫尔松、扎波罗热几座残破城市。而 “战斧” 的到来,将彻底撕下 “俄本土绝对安全” 的最后一块遮羞布。
普京总说 “俄罗斯历史上从没被真正打败过”,但历史同样记录着克里米亚战争、日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 —— 俄罗斯曾多次败得鼻青脸肿,最终不得不签下和约。此次不过是历史剧本的重演,区别只是舞台更大、观众更多、失败代价更惨重。
没人喜欢战争,但乌克兰是 “门被踹开、家人被赶出家门” 后才拿起武器反击。有人说 “打下去会死更多人”,但停下来就不会死吗?马里乌波尔的鲜血尚未干涸,谁能保证俄军不会再次制造惨案?乌克兰人心里清楚,只有把侵略者打疼、打怕,让其主动想走,和平才真正靠得住。
1000 枚 “战斧” 就是 1000 个筹码,它让莫斯科的鹰派不得不算账:为了普京的帝国梦,是否要把全国经济、自家财产、子女未来、海外账户全部搭进去?当这种疑问在克里姆林宫内部越来越多,真正的和平谈判才会开启。
导弹只是工具,关键在于如何使用。乌克兰拿到 “战斧” 不会明天就迎来和平,俄罗斯也不会后天就彻底溃败,但乌军多了一个让敌人彻夜难眠的选项,多了一条将战争成本 “原路退回” 俄罗斯的通道。对普京而言,这意味着帝国赌桌上的赌注更大,而自己的筹码却越来越少;对欧洲而言,这是提醒 “别幻想用电话外交劝回赌徒”;对美国而言,不过是把仓库里的 “存货”,换成最大的地缘政治回报。
历史不会记录每一枚导弹的尾焰,但会永远铭记谁是侵略者、谁是抵抗者、谁在关键时刻递出了那把 “猎枪”。1000 枚 “战斧” 已经上路,接下来就让导弹飞一会儿,让克里姆林宫的夜晚再漫长一点 —— 这或许不是和平的开始,但一定是侵略者付出代价的开始。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特朗普:美国不再资助乌克兰!北约前秘书长:北约不会为乌克兰问题与俄进行武装冲突

特朗普:美国不再资助乌克兰!北约前秘书长:北约不会为乌克兰问题与俄进行武装冲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1 20:50:40
再见黄仁勋!软银58亿清仓英伟达,All in OpenAI

再见黄仁勋!软银58亿清仓英伟达,All in OpenAI

新智元
2025-11-12 10:24:08
专家解读“阿坝红旗桥因边坡滑坡垮塌”:桥梁建设选址前会进行充分地质勘察,此类事故不常见

专家解读“阿坝红旗桥因边坡滑坡垮塌”:桥梁建设选址前会进行充分地质勘察,此类事故不常见

极目新闻
2025-11-11 21:46:04
钱志敏在卧室被抓捕时画面最新披露

钱志敏在卧室被抓捕时画面最新披露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2 10:32:17
上海警方披露:退休人员王某被抓获!牵出一条“黑色产业链”

上海警方披露:退休人员王某被抓获!牵出一条“黑色产业链”

极目新闻
2025-11-12 08:10:39
正在被饿死的县医院们

正在被饿死的县医院们

医脉圈
2025-11-12 12:14:28
错,也许不仅在撞倒观众的骑警

错,也许不仅在撞倒观众的骑警

非典型佛教徒
2025-11-11 21:59:47
单局打出11-2!樊振东4-1淘汰薛飞,挺进全运会男单八强

单局打出11-2!樊振东4-1淘汰薛飞,挺进全运会男单八强

全景体育V
2025-11-12 13:14:42
朱婷再发威:带领河南女排多点开花轻取北京,豪夺全运会五连胜

朱婷再发威:带领河南女排多点开花轻取北京,豪夺全运会五连胜

金毛爱女排
2025-11-12 14:31:48
只有去过才知道:真正的美国,和新闻里说的根本不是一回事

只有去过才知道:真正的美国,和新闻里说的根本不是一回事

诗意世界
2025-11-11 22:33:55
撞倒3小孩后先扶车,苏州女骑警技能失误的背后更是责任意识的缺失

撞倒3小孩后先扶车,苏州女骑警技能失误的背后更是责任意识的缺失

少爷写春秋
2025-11-12 00:04:28
追梦:上赛季换来巴特勒后勇士所有人都想赢,这赛季不一样了

追梦:上赛季换来巴特勒后勇士所有人都想赢,这赛季不一样了

懂球帝
2025-11-12 12:23:04
美国公务员占总人口的0.9%,英国占0.8%,中国呢?

美国公务员占总人口的0.9%,英国占0.8%,中国呢?

男女那点事儿儿
2025-11-10 10:19:08
安世之乱结束,荷兰将归还控制权,但中方得答应他们“两个条件”

安世之乱结束,荷兰将归还控制权,但中方得答应他们“两个条件”

飞花逐月大帝
2025-11-12 07:45:29
突然爆雷!总部解散!曾在全国有300家门店

突然爆雷!总部解散!曾在全国有300家门店

深圳晚报
2025-11-12 10:32:41
浙江巡抚午睡后,与通房丫头一次偶然之欢,诞下名震民国的谭延闿

浙江巡抚午睡后,与通房丫头一次偶然之欢,诞下名震民国的谭延闿

历来纵横
2025-11-10 22:15:14
前DeepSeek研究员罗福莉已加入小米:全力奔赴心目中的AGI

前DeepSeek研究员罗福莉已加入小米:全力奔赴心目中的AGI

澎湃新闻
2025-11-12 13:06:27
110岁的年纪、80岁的骨龄!杭州最年长老人之一的他,每天必吃鸡蛋羹、维生素,如今还有两大爱好:看电视、聊八卦

110岁的年纪、80岁的骨龄!杭州最年长老人之一的他,每天必吃鸡蛋羹、维生素,如今还有两大爱好:看电视、聊八卦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5-11-12 15:35:43
真假?大批媒体曝吴亦凡狱中绝食去世?家人也失联,知情者发声

真假?大批媒体曝吴亦凡狱中绝食去世?家人也失联,知情者发声

180视角
2025-11-12 12:05:43
全运会00后“野球帝”国乒主力梁靖崑,其妻子赛前承诺,赢了就换带院房子

全运会00后“野球帝”国乒主力梁靖崑,其妻子赛前承诺,赢了就换带院房子

潇湘晨报
2025-11-12 15:17:10
2025-11-12 16:19:00
世界探索者探索 incentive-icons
世界探索者探索
以真实的消息来报道真实的场景。拒绝造谣,维护社区稳定。
6011文章数 639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美媒爆出猛料 "北溪"破坏行动由扎卢日内指挥

头条要闻

金饰以旧换新"蒸发"9克上海女子懵了 店员:跟我们无关

头条要闻

金饰以旧换新"蒸发"9克上海女子懵了 店员:跟我们无关

体育要闻

太阳三连胜&活塞东部第一 哪个更想不到

娱乐要闻

辛芷蕾配得上威尼斯影后吗?

财经要闻

专家建议设立5万亿房地产稳定基金

科技要闻

Meta"宫斗"持续,AI教父杨立昆被"气"走了

汽车要闻

能得到央视的肯定 长安马自达EZ-60可不简单

态度原创

家居
教育
艺术
数码
公开课

家居要闻

国美学子 打造筑梦空间

教育要闻

求三角形面积,根据比例模型求解

艺术要闻

毛主席珍贵签名照曝光,鲜为人知的历史瞬间!

数码要闻

AMD未来很稳健,Zen 6 2nm马上登场,Zen 7次世代架构整大活儿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