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
人民网贵阳11月6日电(记者王秀芳)11月6日,贵州省特种灾害救援力量建设现场观摩会在贵阳举行。省消防救援总队重点围绕特种灾害救援的力量体系、测评体系和训练体系,作了系统汇报与实战展示。
![]()
观摩现场,消防指战员利用移动训练设施进行实战演练。人民网记者 王秀芳摄
改革转制七年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凝心聚力推改革、同频共振促发展,在力量布局、能力提升、队伍融合、联合救援、标准规范、技术装备等多个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累计接报处置各类警情1340余万起,圆满完成多起重特大灾害救援任务。
作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特种灾害救援力量建设工作会议的重要环节,本次现场观摩会全面呈现了基础力量、陆地搜救、水域救援、核生化事故处置、空勤救援、行动基地搭建、移动训练设施和实训基地等内容,系统展现贵州在特种灾害救援能力建设上的探索与成效。
![]()
空勤救援力量展示。人民网记者 王秀芳摄
力量体系建设方面,贵州遵循“队站具备突击能力、支队打造拳头队伍、总队建设核心力量”总体要求,构建“基础+专业+增援”三位一体特种灾害救援力量。观摩现场,陆地搜救、水域救援、核生化事故处置、空勤救援等多支队伍,以及潜水、洞穴等特殊救援力量同步亮相,全面呈现贵州“3+1+N”特种灾害救援专业力量布局。
![]()
水域救援力量展示。人民网记者 王秀芳摄
行动基地搭建是能力测评体系中的重要内容。现场,贵州消防系统根据行动基地测评要点,搭建餐饮区、住宿区、洗漱区和装备区,指挥区由1辆通信指挥车和3个指挥方舱组成,医疗区配备多功能伤员转运车、药械车、CT车、手术方舱和医技方舱,全面模拟实战保障条件。
为破解基层训练场地与设施缺乏的难题,贵州省消防救援总队借鉴“乐高”拼接理念,采用标准化组件拼装方式,自主研发了一套可拆装、可组合、可拓展的陆地搜救移动训练设施。观摩现场,消防指战员利用这些设施,真实模拟了绳索救援、破拆切割、顶撑支撑等实战科目。
![]()
设备展示。人民网记者 王秀芳摄
贵州省消防救援总队灭火救援指挥部副部长孟吴恒介绍,目前,贵州已依托全省9个市(州)消防救援力量,建成2支重型、7支轻型地震救援队,并按“1+9+100”布局构建专业水域救援队伍,全面形成应对各类灾害与风险的实战能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