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关村发展集团)
转自:中关村发展集团
抑郁症是临床精神病学面临的重大挑战。目前,氯胺酮与电休克治疗是已知能够快速产生持久抗抑郁效果的两种干预手段。然而,氯胺酮可能带来解离等神经副作用,且具有较强的成瘾性;而电休克则可能带来短期失忆、健忘,甚至认识受损等严重副作用。当前,正是由于这两类治疗手段背后共同的神经生物学机制长期不明,极大限制了更安全、更有效疗法的开发。
11月6日,中关村发展集团投资的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罗敏敏团队在Nature期刊发表题为《Adenosine Signalling Drives Antidepressant Actions of Ketamine and ECT》的研究成果。研究发现大脑中一种名为腺苷(Adenosine )的信号分子,是氯胺酮(Ketamine)与电休克疗法(ECT)产生快速抗抑郁作用的核心通路,并基于此提出“间歇性低氧干预方案”(aIH),可实现安全、可控地诱发大脑内腺苷释放,从而达到显著抗抑郁效果。
2022年,中关村发展集团出资设立北脑基金,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专注于脑机接口研发与临床转化应用,链接脑机企业上下游关键环节。目前,其研发的“北脑一号”已进入临床研究,并成功帮助因渐冻症导致失语的患者重建交流能力,帮助高位截瘫患者实现“意念驭臂”;“北脑二号”不仅突破了国内高性能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更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猕猴对二维运动光标的灵巧脑控。
中关村发展集团依托旗下中关村资本开展基金投资服务。中关村资本坚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专注人工智能、医药健康、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高精尖项目,打造了覆盖从天使、创投到并购的全生命周期产业基金系,包括高精尖母基金、科学家基金、金种子基金、上市助力基金、S基金等。截至目前,中关村发展集团基金系累计投资4000多个科技项目,支持了200多个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项目,涌现了1000多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近800家专精特新企业、96家独角兽企业和160余家上市公司。
来源 |北京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