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5年第三季度,力拓正式披露财务进展,几内亚西芒杜铁矿项目已由基建阶段全面转入系统联动调试期。
2. 矿区铁路与港口运输链实现“首矿上轨”关键节点,预计11月将启动首次装船作业,标志着沉寂近三十年的超级矿山即将苏醒。
3. 这座蕴藏丰富资源的巨型铁矿,终于要将其首批高品位矿石运往中国市场,开启全球矿业格局的新篇章。
![]()
4. 全球目光聚焦这艘首航货轮——它承载的是尚未充分开发的世界最大铁矿宝藏,地质储量高达30亿吨,其地表露天富矿平均品位比中国境内铁矿高出整整一倍。
5. 西方矿业巨头曾为此项目耗费数十年却无功而返,历经七任力拓掌舵人均未能推动实质开采,最终由中国企业成功破解困局。
6. 这座金矿为何长期被封存?国际巨头为何屡屡折戟?中国又是如何凭借战略远见和工程实力打破资源垄断壁垒?
![]()
7. 手握宝藏却受困于贫瘠
8. 1997年,澳大利亚矿业巨头力拓满怀信心取得西芒杜矿权时,未曾料到这一决策竟会演变为一场旷日持久的商业困局。
9. 此矿品质之优令人惊叹:地质勘探显示,仅用磁性仪器贴近地表即可吸附出大量品位稳定在66%的优质赤铁矿。
10. 杂质含量极低,矿体裸露地表,无需深挖即可高效采掘,这种条件在全球范围内绝无仅有。
11. 可三十余年过去,矿区不仅未见开采痕迹,反而杂草丛生、设备锈蚀,成为国际矿业圈中的讽刺符号。
![]()
12. 症结何在?答案令行业唏嘘不已。
13. 2008年,几内亚前总统擅自收回北部区块矿权,并以1.6亿美元低价转让给以色列籍钻石商人斯坦梅茨。
14. 斯坦梅茨并无开采意图,旋即将权益转售巴西淡水河谷,作价25亿美元,单笔交易获利超15倍。
15. 当年几内亚全国财政收入仅为12亿美元,此举引发国内强烈不满,社会舆论哗然。
16. 或许有人质疑:如此珍贵的资源为何当初售价低廉?根源在于一场腐败丑闻。
![]()
17. 斯坦梅茨之所以能低价获取矿权,系通过贿赂时任总统夫人达成非法交易。
18. 案件曝光后,瑞士司法机关对其判处监禁,相关权益被依法撤销。
19. 淡水河谷投入的25亿美元随之化为泡影,政府重新收回矿权并归还力拓。
20. 尽管名义上回归原主,但力拓始终停留在规划层面,迟迟未动工建设。
21. 然而责任并不全在其身。
![]()
22. 西芒杜地处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原山区,距海岸线长达600公里,若无配套铁路则无法实现商业化运输。
23. 然而沿线地形复杂,穿越密林与高山,传统工程技术难以突破。
24. 即便可行,基础设施投资预估达150亿美元,风险巨大,回报周期漫长,西方资本望而却步。
25. 加之此后几内亚经历两次军事政变,政局动荡加剧外资撤离情绪。
![]()
26. 力拓逐渐丧失耐心,于2016年主动接触中铝寻求股权出让,谈判未果即搁置开发计划。
27. 因此,在中国企业介入之前,这30亿吨世界级资源一直深埋地下,未能转化为实际价值。
![]()
28. 三十年难题三年攻克
29. 2019年底,中国企业果断接手,将西方视为“不可完成任务”的项目迅速推进至投产前夕。
30. 北段矿区由新加坡韦立国际(持股45%)、中国宏桥集团(35%)、几内亚UMS公司(20%)以及烟台港共同组成的“赢联盟”主导运营。
31. 南段则由中铝、宝武钢铁、中国铁建等中央企业联合组建“央企联合体”负责开发。
32. 面对被国际同行认定为“天堑”的交通瓶颈,中方团队毫不犹豫启动大规模基建攻坚。
![]()
33. 新建铁路需横跨山地直达沿海,全线开凿数十座隧道,其中一段必须穿越热带雨林生态敏感区及地质断层带。
34. 中国毅然投入140亿美元,修建全长650公里的标准轨距重载铁路,并配套建设深水专业化港口。
35. 物流通道直通矿区腹地,10月顺利实现“首矿上铁路”,较力拓此前宣称的“十年蓝图”提速十倍以上。
36. 更重要的是,中方并未独占利益,而是秉持合作共赢理念,带动当地共同发展。
![]()
37. 向几内亚政府无偿赠送15%干股,未来还可优先增持20%股权。
38. 中资企业同步输出技术能力,协助建立本土钢铁厂,打造从采矿到冶炼的完整产业链。
39. 推动几内亚从单一原材料出口国向工业加工国转型,真正实现资源红利本地化。
40. 目前铁路已进入试运行阶段,港口四台每小时处理能力达1600吨的斗轮堆取料机全面启用,11月首船启运在即。
![]()
41. 预计30个月后,年产能可达1.2亿吨,相当于中国当前铁矿石年进口总量的10%至15%,这是西方企业三十载未能企及的高度。
42. 而在这条通往共同繁荣之路的背后,更深远的战略变革正在悄然浮现。
![]()
43. 从被动依附到主动引领
44. 曾几何时,中国虽采购全球70%的海运铁矿石,却始终缺乏议价话语权。
45. 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凭借市场支配地位,坚持美元结算机制,每逢中澳关系波动,便借机操纵价格,从每吨80美元飙升至230美元。
46. 如今形势逆转:西芒杜项目临近投产,必和必拓率先释放信号。
![]()
47. 2025年10月,这家澳洲矿业龙头宣布:自第四季度起,对中国矿产资源集团采用人民币进行铁矿石贸易结算。
48. 值得注意的是,其六成以上产量销往中国市场,昔日强硬姿态如今彻底转变。
![]()
49. 紧随其后的还有巴西淡水河谷。
50. 借助中巴间规模达1900亿元的本币互换协议,该公司已完成5000万吨铁矿石的人民币采购落地。
51. 这意味着,长期由美元主导的全球铁矿贸易体系首次出现结构性裂痕。
![]()
52. 与此同时,中方明确要求西芒杜矿在几内亚仅完成初级破碎处理,高附加值精加工环节保留在中国境内港口完成。
53. 此举使几内亚所产粗矿不具备国际市场通用性,只能定向供应中国市场。
54. 实质上,这30亿吨战略资源已被纳入中国的专属供应链体系,构筑起坚固的“资源安全屏障”。
55. 曾经由“四大矿山”掌控定价权的时代正在终结,中国正式跻身全球铁矿格局中的“第五极力量”。
![]()
56. 结语
57. 因此,11月马塔康港响起的第一声装船汽笛,不仅是货物启程的号角,更是中国崛起进程中的铿锵回响。
58. 这30亿吨铁矿所代表的,不只是源源不断的物质财富,更是一次对百年资源垄断秩序的有力冲击。
59. 当前中国对澳大利亚铁矿依赖度持续下降,澳洲巨头被迫接受人民币结算。
![]()
60. 这并非偶然国运,而是依靠基建征服原始雨林险阻,靠互利共赢凝聚合作共识,凭长远布局赢得战略主动。
61. 这一船矿石装载的,不仅是黑色金属原料,更是一个大国砥砺前行、奋发图强的真实叙事。
信息来源:
![]()
![]()
![]()
免责声明:本文发布的图片、文字等素材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所有原创作者的权益,如有侵权、信息有误或其他异议,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即修改或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