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新闻周刊》的转述报道
最高检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辅助公益诉讼办案典型案例”中的“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人民检察院督促整治违规零售使用抗生素类处方药行政公益诉讼案”,经《中国新闻周刊》转述后瞬间引爆舆论。
有必要说明的是,案件具体查处是在两年前,根据媒体报道痕迹,当时查处后相关部门也是有过通报的,当时舆论就爆炸过。也就是说,这种事情任何时候被提起,都会令人血压飙升。说到底,大多数人对“检察机关构建法律监督模型辅助办案”兴趣不大,当然感兴趣的话也可以去看一看整个“精准确定”的全过程,见识一下大数据如何发挥法律监督作用。
只是这里想说的是“整治违规零售使用抗生素类处方药”对应的#为防食客腹泻饭店在菜里加抗生素#和#江苏多家药店违规售卖抗生素给酒店#这两个话题。大家可能疑惑,明明是整治违规零售使用抗生素类处方药,怎么还跟酒店和饭店搅合在一起了?
是的,离谱就离谱在酒店和饭店的菜有问题,为了掩盖其中的问题,就往菜里加抗生素,用以降低菜品不新鲜或者未熟透等质量问题产生的腹痛腹泻风险。单看逻辑闭环确实是为顾客考虑,但是却也细思极恐,毕竟这事的真逻辑是“皮带蘸碘伏,边打边消毒”呀!
我们都知道处方类药物是不可以随便往出售卖的,就算是正规用途也是很不好批复的。可现实是,作为药店竟然违规把抗生素卖给酒店和饭店,酒店和饭店又违规把抗生素添加到菜里,这事怎么看都有种“负负得正”即视感。
而且我们会不由得感慨,食品安全强调了这么多年,到头来是以食客不腹痛不腹泻为结果来实践的,而不是想办法去兢兢业业地去做干净饭菜。过去人们就开玩笑,常在外面吃饭,得常备止泻药,到现在这事不用自己做了,现在是酒店饭店“买一赠一”。
不得不说,关于食品安全这事真是任重道远。说实话,要不是药店被抓,这事很可能永远不会被发现。因为有了抗生素的加持,食客不腹痛不腹泻,怎能发现酒店饭店的骚操作呢?所以按照蟑螂定律推断,这事很大可能不止江苏南通的酒店饭店在搞,放眼全国,真应该都好好查查。
只是回到事情本身,我们难道不该反思一下,到底是什么让酒店饭店如此胆大敢往饭菜里加抗生素吗?是的,最直接的驱动肯定是利欲,但是利欲熏心背后,还是监管和惩治的问题。这个其实已经是老问题了,各行各业的乱象都是如此。
首先监管不持续,只是运动式的监管肯定容易留下漏洞。因为作为被监管对象已经摸清了监管规律,只要定期配合就能躲过审查,这使得被监管对象只要熟悉监管规律,一切就都能搞定,自然就会生意兴隆。
再就是查处后惩治的力度。如果你熟悉食品安全搞得好的国家,就应该清楚惩治力度没有限度,也就是只要查到有问题,基本上就没法再干了,直接会被罚死。因为就经济上的惩治就能让企业和老板倾家荡产,直接失去经营的能力。
如此之下,不是酒店饭店想不想使坏的问题,而是发自内心不敢使坏。因为一旦被查出问题,就回到解放前了,甚至还可能面临牢底坐穿的直接惩治。所以面对前赴后继的离谱操作,只想说是该全面铁拳重击了,要不然比这离谱的还在后面。
最后温馨补充一句:就各类抗生素对人的危害,大家可以看一看不同医疗博主给出的科普,实在懒得找直接问问AI,好好看看往饭菜里加抗生素的家伙儿是点什么货色,真是诅咒他们断子绝孙,出门暴毙都不为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