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企观国资)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建议》)10月28日公布,《建议》明确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关于“十五五”时期国资国企发展方向,《建议》提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增强国有企业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
国务院关于2024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显示,“十四五”期间,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从“十三五”末的268.5万亿元增长到2024年末的401.7万亿元,实现国资国企保值增值,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取得显著成效。
近日出版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中刊登了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题为《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的署名文章。张玉卓在文章中提出了“十五五”时期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一项新的重点任务——推动大型企业结合实际实施扁平化改造,大力推动效率革命。
对于国资委释放的这一信号,业界普遍认为,未来五年,大型央企、国企的管理层级将被进一步压缩,央企国企领导班子将不断被筛选优化,特别是在新兴产业领域。从中央到地方,一场推动国有企业扁平化改造的效率革命已拉开大幕。
01
推动大型企业结合
实际实施扁平化改造
张玉卓在文章中谈到,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是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要造就优秀企业家队伍,健全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培养、选拔、考核、评价、任用制度机制,按照“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清正廉洁”的要求,选优配强国企领导班子。
同时,张玉卓提出了“十五五”时期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三大重点任务举措:一要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深化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深入实施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深化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改革,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各级负责人薪酬、津贴补贴等,支持科技型子企业建立更具灵活性和市场竞争力的中长期激励机制,使国有企业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行。
二要优化企业管理运营体制,加快企业组织形态变革,推动大型企业结合实际实施扁平化改造,不断压缩管理层级、缩短决策链条,加快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提升对市场环境变化和产业发展趋势的敏锐度,充分挖掘“人才效益”,大力推动效率革命。
三要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健全经营性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和集中统一监管制度,打造专责专业的国资监管机构,根据企业所处行业、发展阶段不同,制定针对性更强、包容度更足、灵活性更大的监管政策,加大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力度,不断提升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高效化的监管水平。
这其中,推动大型企业结合实际实施扁平化改造,大力推动效率革命,成为“十五五”时期国资国企改革一个值得关注的新重点,与“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和“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02
大力推动效率革命
背后的考量
自“十三五”时期 (2016年起),国有企业就已开展“压减”专项工作,其核心是压缩管理层级、削减法人户数,为解决国有企业“大而不强”、层级过多、管理链条过长等突出问题。
国资委公布的数据显示,至2021年底,中央企业共压减法人19965户,占比38.3%;法人层级5级以内企业已超过70%;97家中央企业集团管理层级全部控制在5级以内,中央企业累计减少人工成本449亿元,减少管理费用368亿元;年化全员劳动生产率由44.6万元/人增加到67.9万元/人,提升比例超过52%。
2025年,国资委要求国有企业压缩管理层级的力度不断加大。2025年3月,国务院国资委在《求是》杂志上发表署名文章,提出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构建灵活高效的市场化运营机制,进一步压缩管理层级,建立快速决策机制,在新兴产业领域探索实施扁平化管理、平台化运作等模式,不断提高市场反应速度和灵活性。
就职于天职咨询研究院的人士判断,未来国有企业的管理层级还会进一步压缩,特别是在新兴产业领域。组织扁平化之后,可以有效缩短信息传递路径,提高工作效率。
该人士表示,张玉卓提出的“十五五”时期“推动大型企业结合实际实施扁平化改造”,则更进一步将“压减”工作与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紧密结合,这意味着不只是减少层级,而且要靠技术手段重塑业务流程与决策模式,以提高决策效率和市场响应速度,目标是服务于“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推动大型企业结合实际实施扁平化改造”这一提法中,着重强调了“结合实际实施”,这就表明改革并非“一刀切”,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其扁平化的具体路径、压缩的层级和调整的幅度都会有所不同。
业界认为,国资委将推动大型企业结合实际实施扁平化改造,大力推动效率革命,列入“十五五”时期国资国企改革一项新重点任务,其重要背景与考量是,“十五五”规划建议将科技自立自强摆在了“十五五”社会发展目标首要位置,力度空前。其中强调,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完善新型举国体制,采取超常规措施,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决定性突破。
国资央企是引领、推动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主力军。张玉卓在10月27日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联组会议上指出,“近年来,国资央企在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上取得了突出成绩,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央企业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传统产业升级的有效方式和途径,还没有彻底打通,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端内卷、高端缺失’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制约了企业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方向跃升。”
张玉卓表示,下一步,国资委将指导推动中央企业积极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打造更多高水平国家级研发平台,进一步健全“科学家+企业家+工程师”共同参与的科研攻关机制,深入实施科技成果应用拓展工程,加大中央企业中试验证平台建设和开放力度,深入推进央企产业焕新行动等。
03
部分国资央企先行
国企扁平化拉开序幕
据《企业观察报》梳理,目前,已有部分央企、地方国企通过扁平化改革取得成效,例如,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公司通过“横班党支部”建设,将党建与扁平化管理结合,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力;国家管网集团山东省公司探索开展“省公司—作业区”两级管理改革,通过扁平化管理改革,核心能力更加强化,效益效率明显提升。
地方国企中,山东省国资委推动浪潮集团等企业压缩管理层级,提升决策效率;山东省属国企水发集团开展“双压双降”专项行动,至2024年底管理层级压缩至4级,法人层级压缩至6级,成效显著。
据了解,经过优化后,目前央企普遍将管理层级控制在4级以内,地方国企则多数压到3级。
随着国资国企改革进程不断深化,地方国资正在加速推动国有企业压缩管理层级。例如,山东省国资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省属企业压缩管理层级工作的通知》,推进地方国企压缩层级。
山东临沂市国资委2024年市属企业开展了专业化整合15次,减少权属企业25户,过程“压”与“调”相结合、“减”与“转”相统一。截至去年10月,临沂市已有68户权属企业完成层级压减或已进入实质性程序。
大连市国资委印发《关于开展“两资”企业清理和压缩企业管理层级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至2024年底前要基本完成精准压缩企业管理层级计划,至2025年底前,则须实现全面监管企业管理层级控制在3级(含)以内。
银川市国资委制定了《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稳妥推进市属国企新一轮战略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方案》,将原市属国有企业“2+7+2+N”模式,整合重组为以服务城市发展和产业升级为核心的“1+5”国资运营体系,缩短了管理链条,消除了“小微散弱”业务板块,可以有效避免二、三级企业内部同质化竞争。
从中央到地方,一场推动国有企业扁平化改造的效率革命已拉开大幕。但也有国资系统人士提出,大型央企、国企扁平化在提升管理效能的同时也可能引发某些风险与挑战,如管理失控、信息失真、权责不清等问题。
对此,上述就职于天职咨询研究院的人士认为,数智化转型能够解决扁平化带来的上述风险。穿透式监管作为数智化转型的关键抓手,可以通过构建智能化的数据平台,直接穿透层级获取底层真实数据,使管理者能够实时掌握全局运营动态,同时,通过固化权责流程和强化过程留痕,有效解决了矩阵式结构下可能出现的责任模糊问题,确保在充分授权的同时实现精准管控,为扁平化组织实现“放得活”与“管得住”的平衡提供技术支撑。
在该领域,山东省国资委已采用层级管理信息化系统,对企业层级实施动态监管,根据时间表、路线图,每月进行工作通报,对进度滞后的企业,进行现场督导、发函督办,效果明显。
企观国资是企业观察报社官方微信公众号。《企业观察报》是由国务院国资委指导、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主管主办的全媒体平台,被国务院国资委认定为“国资国企自有舆论平台”,致力于以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视角关注报道中国企业改革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