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说服力的证明是把这款内衣拿去送检,用数据说话
一女子穿着200多元的飞比特运动内衣参加70km越野跑,跑完后发现内衣褪色,把她短袖的胸部染成了粉色。联系商家,对方称因超过售后期只能补偿30元。
该品牌方昨日发布声明向跑友致歉,声称内衣符合国际标准。之所以染色是前胸区域在背包压迫下形成局部高温,汗液难以及时蒸发,汗液中的盐分与酸碱成分会促使亮色染料发生迁移。出现浅色外层被染色为高概率现象,将在销售页面进一步强化风险提示。
![]()
按这个说法,品牌方的声明名为道歉,却难脱甩锅的嫌疑。网友困惑的是,别说是贴身穿的内衣,就算是一般的衣服,染色到这种程度,也很难让消费者接受。什么运动内衣这么娇贵,不仅要考虑外衣搭配,还不能出汗?如果出汗就大大增加染色概率,这样的运动内衣穿来有什么用?
其实,运动内衣有一项基础指标,就是耐汗渍色牢度,因为运动就意味着会出汗,汗液中有盐分、乳酸等成分会影响染料的稳定性。按照该品牌方的声明,这款内衣是符合标准的。
那为什么还是会染色呢?必须先回答产品到底合不合格。品牌方以检测报告证明产品没有质量问题。但面对已经染色的事实,这恐怕很难让消费者服气。最有说服力的证明是把这款内衣拿去送检,用数据说话。
如果产品在理想参数下表现良好,而在真实运动中失分,肯定不是消费者使用的问题,而是产品对使用情境考虑得不充分。这也是为什么消费者会觉得委屈。越野不是小众到难以预估的场景,出汗更不是“意外情况”。运动内衣是贴身穿着、伴随汗液使用的,它“能不能扛住汗”不是附加条件,而是最基本的功能。
品牌方在声明中表示,在售前提示中未充分说明该场景下的染色风险。实际上就是承认,他们的产品在某些情境下确实会“掉链子”。换句话说,这款产品从一开始就没有为复杂的使用场景做好准备。
这件事其实提醒,商品的主要性能指标,是否应该要求商家必须在销售页面展示?这样,一旦某些商家不实宣传或夸大宣传,细心的消费者也能及时比对。把重要的信息展示出来,是一个商品是否敢对自身质量负责的分界线。当一个品牌把达标当上线,把本该做到的产品提示,变成应对消费者投诉的解决方案,嘴上说得再好听,也是无法赢得消费者信任的。品牌要长久,靠的不是卷价格、卷销售话术,而是提升产品质量,让消费者选得安心,穿得放心。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马青
编辑 尹曙光
审核 王光东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