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向来被视为衰老来临的标志,宣告着时光的流逝与人体的改变。然而,最新的一项科学研究正颠覆这一传统认知——我们头上的白发,可能是机体进行抗癌防御的外在表现。
![]()
▲图据图虫创意
黑色素干细胞消失:
会产生白发但能有效降低促癌风险
由东京大学医科学研究所主导的一项小鼠实验揭示,机体应对特定细胞损伤的机制,会导向衰老或患癌两条截然不同的路径。每天,我们的细胞都会遭受紫外线辐射、化学暴露乃至自身代谢过程的侵袭,导致遗传物质(DNA)受损。这种损伤既会加速衰老,也提升了患癌的风险,例如本研究聚焦的黑色素干细胞损伤,正是引发黑色素瘤——一种高度恶性、易扩散的致命皮肤癌的元凶。
黑色素干细胞位于毛囊深处,是产生色素、赋予头发与皮肤颜色的黑色素细胞的“母库”。正常情况下,这些干细胞通过周期性再生,能够源源不断地补充色素细胞,与头发生长、脱落的节律同步,确保人类大多数时候拥有鲜艳的发色。
最新研究发现,当黑色素干细胞遭受DNA损伤,特别是发生双链断裂的严重损伤时,黑色素干细胞会不可逆地分化为成熟色素细胞,然后从干细胞库中消失,从而导致头发逐渐变得灰白。通过将这些成熟细胞从干细胞群体中移除,可有效阻止遗传突变或DNA变异的积累与扩散,降低促癌风险。
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一根白发,都是机体的一次胜利——一个细胞选择退出,而非铤而走险成为癌症的“始作俑者”。
此项研究的突破:
为衰老和癌症研究开辟全新天地
研究进一步揭示,紫外线或化学物质引发的双链断裂,会激活某种特定通路,促使干细胞默认“自毁”,从而催生白发。
研究表明,黑色素干细胞的反应结果似乎取决于它们所受到的特定类型的损伤以及它们所处的微环境中的分子信号。化学物质或紫外线等压力因素会导致细胞DNA链断裂,同时也会使黑色素干细胞默认自毁,导致白发出现。然而,若处于癌变微环境的影响下,这种保护机制就会消失:受损的干细胞不仅存活下来,还能无限自我更新,成为黑色素瘤生长的“种子库”。
科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对抗命运”——同一群干细胞因环境信号的不同,走向截然不同的两条道路。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白发本身并不是抗癌的屏障,而是消除危险细胞这一保护过程的副产品。
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主要基于小鼠模型,而人类黑色素干细胞是否以完全相同的方式运作,仍需进一步验证。物种间的生物学差异以及遗传的复杂性,使头发变白和癌症之间的关联更为复杂。
尽管如此,这一突破已为衰老与癌症研究开辟了全新天地。未来,若能精准调控这些“命运信号”,或许就能强化机体的自然防癌机制,大幅降低老年人群的癌症风险。
红星新闻记者 周月潇
编辑潘莉
审核 何先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