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谁能想到,对美国掏心掏肺的加拿大,最后换来的是结结实实的贸易重拳。
特朗普政府直接甩出35%的高额关税,对着加拿大进口商品猛打,虽说美墨加自由贸易协定(USMCA)让不少商品逃过一劫,但金属、汽车、木材这些关键行业,还是被额外关税缠得焦头烂额。
要知道加拿大和美国的贸易绑定有多深,美国市场稍微动一动,加拿大这边就得抖三抖,现在关税大刀直接砍下来,相关工厂里一片萧条,裁员的消息此起彼伏,失业率跟着一个劲往上走。
![]()
加拿大央行早就给出了悲观预测,2025年GDP增速只有1.2%,2026年更惨,才1.1%,就算2027 年能稍微回升到1.6%,距离新总理马克・卡尼喊出的 “G7最强” 目标,还差着十万八千里。
就在这经济困局的节骨眼上,马克・卡尼登场了,这位曾经执掌过加拿大和英国央行的新总理,站在两面加拿大国旗前,语气坚定地宣布自己上任后的首份联邦预算。
他直接告诉全国民众,这份预算里没有轻松的选项,大家得做好 “牺牲” 的准备,毕竟现在要收拾的,是被特朗普关税重创的烂摊子,想要让经济重新站起来,不付出点代价根本不可能。
![]()
卡尼的姿态够激进,上月预算前的演讲里还喊着 “我们曾经敢于冒险,现在是时候再度全力一搏”,这种破釜沉舟的架势,让外界一半是期待,一半是捏着汗。
这份被视作卡尼 “试金石” 的预算案,核心思路很明确:一边是大刀阔斧的削减,一边是着眼长远的 “跨世代投资”。
整个夏天,联邦各部委都接到了硬指标,未来几年要最多削减15%的项目开支,省下来的钱,要投到贸易基础设施、住房和那些被关税砸中的产业上。
![]()
卡尼还拍着胸脯承诺,未来三年要把联邦运营预算给平衡了,也就是政府日常开支得兜得住底。
但另一边,预算里还藏着笔大开销,为了兑现北约的最新承诺,到2035年要把国防支出提升到GDP的5%,这意味着加拿大得筹措数十亿加元的国防经费。
一减一增之间,分析人士直接惊呼,联邦赤字可能会飙升到700亿加元,换算成美元大概500亿,这可比去年的517亿加元高出一大截,这么大的资金缺口,让整个加拿大政坛和普通民众都揪着心。
![]()
除了赤字,还有加拿大能不能真的摆脱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卡尼心里门儿清,总靠美国迟早要被 “卡脖子”,所以提出未来十年要让非美出口翻倍。
但这话说说容易,做起来难如登天,不说别的,出国参加贸易考察需要钱,做市场调研得花时间,就算找到了新路子,合规审批那些繁琐流程也能把人磨疯。
这些障碍不是一天两天了,一直挡在企业 “走出去” 的路上,想要跨过去,既得有政府真金白银的支持,还得有足够的耐心,可不是喊几句口号就能解决的。
![]()
就在预算公布的前一天,财政部长弗朗索瓦 - 菲利普・尚帕涅特意跑到魁北克一家鞋厂买新鞋。
这家工厂不一般,专门给加拿大军队和皇家骑警供应鞋靴,尚帕涅在工厂里对着记者说,这家公司 “象征着我们的国家精神”。
民众的焦虑不是没道理,预算案里的削减措施已经引发了不少不满,社交媒体上吵得沸沸扬扬,有人直接痛斥 “牺牲的都是普通人”,担心削减开支会影响民生福利。
也有人抱着一丝期待,希望那些 “跨世代投资” 能带来新的工作机会,让日子能好过点。
![]()
自由党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有些成员私下里担心,过度削减民生相关的项目开支,会让选民失望,下次选举可就麻烦了。
而反对党则抓住赤字飙升和 “牺牲” 口号大做文章,明里暗里质疑卡尼是不是在豪赌国家未来,万一预算案实施效果不好,加拿大可能会陷入更深的财政泥潭。
这份预算案能不能通过还是个未知数,卡尼领导的自由党在众议院还差三席才能过半,想要让预算案落地,必须拉拢至少一个其他党派。
![]()
要知道,预算案投票属于信任投票,一旦没过,加拿大可能就得提前举行大选,虽然刚在春季选过,短期内再选的可能性不大,但政坛的紧张气氛一点没减。
多伦多大学政治学教授伊丽莎白・麦卡利恩分析,现在其他党派其实都不想打选战,最有可能支持自由党的是左翼新民主党(NDP)。
可问题是,NDP刚在四月选举中惨败,现在还处于党魁更替的混乱期,能不能达成一致还是个谜。
![]()
麦卡利恩觉得,部分NDP议员可能会选择弃权,让预算案顺利通过,但她也警告,卡尼面临的 “反对紧缩” 的反弹势力可不小,毕竟削减开支触及了不少人的利益,真要硬推,说不定会引发更大的社会矛盾。
其实仔细想想,加拿大现在的处境,本质上是长期依赖单一市场的必然结果。
过去这些年,加拿大习惯了靠着美国市场过日子,贸易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本来就弱,现在特朗普政府一翻脸加征关税,经济立刻就露了怯。
![]()
卡尼的预算案,算是一次被迫的 “自救”,要么趁着这次机会,真的把经济结构调整过来,拓展新的贸易伙伴,增强自身韧性。
要么就是赌输了,赤字高企,民生受影响,政坛陷入更大的动荡,可能有人会问,加拿大就不能再跟美国谈谈吗?答案是难。
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向来以 “美国优先” 为核心,只要不符合美国利益,不管是谁,该下手就下手,之前加拿大已经忍让了不少,结果还是没能躲过关税打击,再谈下去,大概率也是白费功夫。
![]()
所以现在加拿大能做的,只有靠自己,但转型的阵痛注定不好受,企业要适应新的市场规则,民众要接受短期的利益牺牲,政府要在削减开支和加大投资之间找到平衡,还要搞定政坛的博弈,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
不过话说回来,危机也可能是转机,如果这次预算案能顺利通过,并且政府的支持政策能真正落地,说不定能倒逼加拿大企业加速转型。
就像有些行业虽然现在受关税影响严重,但只要能抓住机会开拓欧洲、亚洲等新市场,未来的发展空间反而会更大。
![]()
而且,减少对美国贸易的依赖,也能让加拿大在国际事务中拥有更多自主权,不用再看美国的脸色行事。
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预算案能有效执行的基础上,一旦某个环节掉链子,后果不堪设想,现在距离预算案公布只有几天时间了,整个加拿大都在屏息以待。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他们不在乎赤字多少,也不关心政坛博弈,只希望自己的工作能稳定,收入能提高,生活能越来越好。
![]()
对于企业来说,他们需要的是清晰的政策指引和实实在在的支持,而不是空洞的口号,对于卡尼来说,这份预算案不仅是他政治生涯的 “试金石”,更是加拿大经济的 “生死状”。
说到底,加拿大的困境给所有依赖单一市场的国家提了个醒:靠谁都不如靠自己,只有打造多元化的贸易结构,增强自身的经济韧性,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站稳脚跟。
![]()
特朗普的关税重拳虽然凶狠,但也可能让加拿大彻底醒悟,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
但无论结果如何,这场关于经济转型、政坛博弈和民众期待的大戏,都值得我们持续关注,毕竟,在全球化遭遇挑战的今天,加拿大的选择,或许能给其他国家带来一些新的启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