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爱吃糖的猫cat第543篇原创文章
作者|爱吃糖的猫
![]()
昨天去医院做产检,一个推销人员拿着二维码让我操作,说是可以免费送奶粉,我对这类推销不太感兴趣,也不想贪这个便宜,就两三句话“打发”了她。
后来她听见我打电话的时候在说四川话,等我挂了电话她两眼发光,凑到我跟前问:妹子,你是四川的啊?我是自贡的,咱们是老乡啊。
兴许是在外省,老乡这个buff会让人放松下来,后来跟她聊了会儿,得知她已经退休了,也是很早就嫁到苏州来的,这些年一直在苏州生活,现在退休没什么事情做,就在母婴店做线下推广奶粉、母婴用品之类的。
后来,我们聊开了,自然我们就聊到了她的家庭,她自顾自地说,她现在最大的烦心事就是她儿子,今年已经28岁了,到现在连个女朋友也没有,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结婚、生子。
一想到这个事她就发愁,总觉得她这一生的“任务”还没完成。
她儿子呢,也不着急,再加上工作的环境中基本都是男性,很少能和女性相处,之前也见过几个相亲介绍的女孩,见了面之后就再也没有下文了。
作为父母来说,我也理解她们,看着孩子一天天年龄上涨,身边的朋友们都陆陆续续成家了,总感觉自己的孩子孤孤单单的,不过更多的是为了不被当成左邻右舍的谈资,不过是为了面子,不过是为了完成自己的任务。
幸福与否好像真的没那么重要,好似结完再离婚都好过一直没结婚,好似面子比自己的生活重要,人性的偏执其实也挺可怕的。
我想,她儿子应该也时常感到挺窒息的。
28岁未婚,就像是一种罪过,和家长普通的相处也变成了日复一日的催婚,听这位阿姨说,她儿子去年跟她们吵了一架搬出去住了,曾经的家变成了最不想回去的地方。
家里的长辈一见到他都忍不住发言几句,你明年就虚岁三十了,被无数个亲戚问了“为什么还不结婚”“再不找就晚了”,不止男生,女生也会有这个烦恼。
好像过了三十岁再不结婚,人生就要完蛋了一样。
![]()
我朋友跟我吐槽,她最近和母亲因为“催婚”的事儿吵了一架。
起因是这样,晚饭桌上,她母亲夹菜的筷子在半空顿了顿,终究还是没忍住发了牢骚:“隔壁家小敏比你小两岁,下周办满月酒,你要不要去看看?”她扒拉米饭的手一顿,抬头撞见父亲皱着的眉头,像刻在额头上的川字,怎么也展不开。
28岁,未婚,我成了父母心中那根拔不掉、硌得慌的刺。
这种“刺感”,在每次家庭聚会时都会被无限放大。上个月姑姑家的表哥结婚,婚礼上新人交换戒指的瞬间,母亲悄悄抹了把眼泪,转头就拉着我往婚房里凑:“你看这装修多温馨,女孩子早点有个归宿,我们才能放心。”
席间,七大姑八大姨围上来,话题总能精准落到我的终身大事上:“姑娘条件这么好,怎么还不找?”“别挑了,再挑就成老姑娘了”,那些看似关切的话语,像细密的针,扎得人喘不过气。
最让我无奈的是父母的“暗箱操作”。
前阵子母亲说老同学的儿子不错,硬拉着我去“偶遇”。咖啡馆里,对方开门见山:“我妈说你踏实,适合过日子,要是觉得行,三个月就能订婚。”
我看着他镜片后毫无波澜的眼睛,突然想起自己加班到深夜回家,父母留的那盏灯,心里又酸又涩。
他们不是不爱,只是用错了方式——在他们的认知里,结婚生子才是人生的标准答案,而我偏要在“错题本”上书写自己的人生。
其实我不是不婚主义,只是没遇到那个能让我心甘情愿走进婚姻的人。
他们总说“我们是为你好”,却忘了,真正的好,是希望孩子过得快乐,而不是按部就班地完成人生KPI。
后来我试着和母亲深聊了一次,我说:“妈,我知道你们着急,但婚姻不是任务,我想等那个对的人,而不是随便找个人搭伙过日子。”
母亲沉默了很久,最后叹了口气:“妈只是怕你老了没人陪。”那一刻我明白,那根“刺”的背后,藏着的是父母沉甸甸的牵挂。
28岁未婚,从来不是什么过错。
父母的焦虑可以理解,但我们也该有自己的节奏。或许成长就是,我们学会理解父母的“刺”,也让他们慢慢接受,我们的人生,从来都不止一种活法。
愿每个未婚的我们,都能在世俗的催促中守住本心,也愿父母们能明白,孩子的幸福,从来不以婚姻为前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