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合作、共赢未来”,11月5日,2025杭州都市圈科技局长联席会议暨杭甬“双城记”科技合作交流会议在富阳举行。来自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及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衢州、黄山、宣城8城科技部门的负责人、专家等齐聚一堂,就深入推进杭州都市圈同城化建设、强化科技合作与协同创新、唱好杭甬“双城记”等议题展开交流与探讨,8城共商科技合作事项,共绘发展蓝图。
![]()
协同创新 杭州都市圈科技成果转化活跃
近年来,杭州都市圈城市间的科技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各城市之间资源互换、平台互享,共同发力科技创新。比如,杭州湖州联手打造城西科创大走廊北翼中心、杭州和嘉兴打造杭嘉一体化合作先行区、杭州绍兴依托“一岛一港”联动模式打造“诸暨岛—杭州港”、杭州和宣城建立“杭州研发 + 宣城制造”分工体系等。杭州都市圈科技成果转化活跃,2024年度都市圈内技术交易额达到78亿元。依托杭州都市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联盟各成员单位的资源优势与支撑作用,科技成果高质量产出,获2023年度省科学技术奖科技成果187项,其中一等奖54项,占全省一等奖成果的93.1%;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科技成果20项,充分体现了科技协同创新的优势。
杭州都市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联盟理事长童哲铭介绍,联盟自2022年成立以来,促成了一大批产学研合作项目,有效解决了企业技术难题以及高校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应用。据统计,联盟成员单位共输出都市圈技术合同8700多项,技术交易额51.6亿元,为都市圈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动能。
联合共创 唱好杭甬 “双城记”科技篇
近年来,杭绍甬三地不断完善专班工作机制、清单化推进重点任务。在科创联动方面,搭建高能级平台,推动城西科创大走廊与宁波甬江科创区开展战略合作。杭甬两地科研单位和企业共建6家全省重点实验室,其中杭州单位牵头4家,共建省级创新联合体4家、其中杭州单位牵头2家。两地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共同组建浙江人形机器人产业技术联盟,推动良渚实验室与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建联合研究中心,湖畔实验室与甬江实验室开展“人工智能+新材料”联合攻关等。在产业协同方面,共建高端制造基地。联合申报的浙东工业母机、环杭州湾现代纺织服装、长三角大飞机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持续打造环杭州湾集成电路产业集群等等。
杭州市科技局负责人表示,未来要强化杭州都市圈和杭甬联动,进一步发挥杭州人工智能、专业服务等优势和兄弟城市制造业应用场景丰富优势,广泛开展产业赋能合作。进一步深化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加强产业链合作。
合力攻关 推动都市圈创新协同发展再上新台阶
杭州都市圈、杭甬“双城记”,是当今杭州区域合作创新的主要平台和重要支撑。今年9月,《建立健全都市圈同城化发展体制机制提升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水平行动方案》正式印发,杭州都市圈、杭甬“双城记”将成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的重要一极。本次会议主题是“科技合作、共赢未来”,在推进区域科技合作的倡议方面,将进一步推进区域分工协作,实现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在杭州都市圈范围内,已有杭嘉、杭绍、嘉湖等一体化合作先行区板块,目前正在研究推进杭湖一体化毗邻区域建设。杭州数智技术、宁波制造业、嘉兴氢能源、绍兴集成电路、湖州的新能源汽车、衢州的新材料、黄山的文旅融合、宣城的光伏产业等各具特色,未来将合力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共推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在各市范围内示范应用,共促进科技成果跨区域转化。
嘉兴市科技局局长吴根军等多位参会人员在发言中也建议,都市圈城市间应加强合作交流机制以推进跨市域合作。比如定期分享工作动态、典型做法,共同建立科技人才智库等,高水平助推都市圈科技创新发展。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郭雀屏
编辑:邱丹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