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 牛可心
据央视新闻报道,近日,拥有百万粉丝的网红博主户晨风因屡次制造群体对立、散布扭曲价值观,被多个平台封禁账号并清空内容,最终账号彻底注销。从最初展示“跨国消费差异”,到后来刻意构建“苹果与安卓”的阶层对立,户晨风一步步突破监管红线,其行为不仅扰乱网络秩序,更对社会价值观造成严重冲击。
在户晨风的叙事中,使用iPhone手机、开特斯拉、逛山姆会员店的用户被归为“苹果人”,并贴上“精英阶层”标签;而使用安卓手机、购买国产品牌、逛菜市场的用户则被归为“安卓人”,并被贬为“底层群体”。这种将消费习惯粗暴归类、刻意制造对立的做法,毫无事实依据,更在无形中煽动群体间的敌视与对立。
从表面看,这似乎又是一场博眼球的网络闹剧,但其背后折射出的却是“流量至上”下的畸形生态。为了在网络中“脱颖而出”,如户晨风一般的部分自媒体博主不惜剑走偏锋,通过制造对立、煽动情绪、渲染焦虑来收割流量。从早期的“南北之争”“性别对立”,到如今的“苹果安卓之分”,套路如出一辙,目的就是找到一个能够引发讨论甚至争议的话题,将其极端化、对立化,进而激发特定群体的认同感或防御心,最终实现流量变现。当大家为了所谓话题吵得不可开交时,始作俑者却早已赚得盆满钵满。
此类炒作行为的危害程度远超想象。其一,人为制造标签,蓄意挑动群体对立。极易引起网民相互拉踩、攻击,更破坏社会成员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其二,传播扭曲的价值观。将人的价值简单地与所用商品品牌挂钩,鼓吹物质至上、标签化的评判标准,尤其对价值观尚未成型的青少年群体产生严重误导。其三,污染了网络生态。当极端言论、对立话题更容易获得算法推荐和关注时,理性、建设性的声音空间便被挤压,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
户晨风账号被封禁,值得叫好,此举也释放出明确的监管信号。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任何以破坏社会和谐、煽动对立为手段的牟利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近年来,从“清朗”系列专项行动的持续推进,到各平台不断完善的社区公约,针对恶意营销、煽动对立、传播戾气等行为的整治力度正不断加大。此次事件也再次警示,试图通过挑战公序良俗和监管红线来博取流量的做法,注定是走不通的。
选择“苹果”还是“安卓”,本应是个人偏好与消费能力的差异,绝不应成为划分人群等级、制造社会分裂的工具。封禁一个户晨风并不难,但要从根本上清除“对立引流”的生存土壤,仍需多方持续努力。监管部门应继续强化执法,提高违规成本,形成有效震慑;平台方则应优化内容推荐机制,避免算法成为极端内容的“助推器”;内容创作者更应树立长远眼光,摒弃“唯流量论”的短视逻辑,以有价值、有温度、有品位的创作赢得公众认可。
只有让流量回归理性,网络空间才能真正成为滋养社会的沃土,而非滋生对立与戾气的温床。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