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高法院对特朗普总统全球关税政策的严厉质询,让这场持续已久的贸易政策合法性之争进入关键阶段。
尽管外界猜测基于1977年《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的关税可能被推翻,但更普遍的担忧是,无论裁决结果如何,美国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都将持续加剧。
当地时间11月5日的口头辩论中,大法官们的核心质疑直指法律授权的边界。
《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仅提及总统在国家紧急状态下“监管进口”的权力,并未明确授权征收关税,而特朗普政府正是以此为依据推行全球关税。
他补充称,多位大法官均怀疑该法是否赋予总统“对全球进口产品征收无限额关税”的权力。
这场争议的背后是行政与立法权的博弈。美国宪法规定关税政策由国会决定,此前已有多家下级法院裁定特朗普政府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征税违法,此次最高法院审议被视为对行政权力扩张的重要检验。
特朗普虽未出席辩论,但此前发帖称败诉将产生“极具破坏性”影响。
然而企业界更关心的是,即便《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关税被否,贸易环境也难获稳定。
当前美中刚达成一年期贸易休战协议,美国与东南亚国家也达成关税调整协议,企业正逐渐适应相对平稳的贸易环境。
潜在的关税退款问题更添混乱。埃米·科尼·巴雷特大法官直言,若关税被宣布非法,处理退款“可能会是一团糟”。
代表质疑企业的律师解释,胜诉小企业可自动获退,但其他企业需提起行政申诉,“这非常复杂,可能需要很长时间”。
纽约海关律师则警告,若裁决不含退款条款,企业将掀起新诉讼潮,而政府“不会轻易妥协退款”,即便通过海关系统自动化处理,退款也可能耗时一年。
更关键的是,败诉早已被纳入特朗普政府的预案。
![]()
法国外贸银行分析师指出,败诉仅是“贸易议程的暂时挫折”,政府可转而援引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和1974年《贸易法》第122条等法律。
这种法律层面的“转向”,被霍奇视为“旷日持久的政策摇摆”,将进一步加剧贸易前景不明朗。
尽管他认为适度降息可抵消部分影响,但企业对前景的迷茫已切实存在——超过1000亿美元已缴关税的退款前景未知,裁决或延至2026年初,政策转向的可能性更让投资规划无从落地。
从法律授权争议到企业经营焦虑,最高法院的质询揭开了美国贸易政策的深层困境:无论裁决如何,“关税退场但混乱延续”的剧本似乎已提前写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