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跑圈里,常常能听到跑友们热烈讨论:“每公里7分的配速,这样的跑步算不算慢跑呢?”
这就像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谜题,引得大家争论不休。
慢和快的定义,在跑步的世界里向来十分模糊,每个人的年龄、体能千差万别,就好比一场跑步的“众生相”,有的人身体素质好、耐力强,觉得每公里5分配速轻轻松松,简直就是惬意的慢跑;可对另一些跑者,尤其是刚接触跑步或者体能稍弱的人来说,5分配速就是他们的速度“天花板”。
那到底什么才叫慢跑呢?
从个人感受来讲,慢跑是一种自由且舒适的状态。
它不受时间的约束,也不在乎距离的长短,就按照自己觉得轻松、舒服的配速去跑,这就是最好的慢跑。
![]()
但如果从科学的角度来判断慢跑,心率是一个关键指标。
有研究表明,跑步想要达到最佳的慢跑效果,心率应当保持在(220 - 年龄)×60% - 80%这个区间。
按照这个心率范围跑,身体能得到科学合理的锻炼。
对于新人跑者来说,刚开始不用给自己太大压力,心率可以稍微放宽一点,达到(220 - 年龄)×60% - 70%即可。
要是在这个心率区间内,还是感觉有些吃力,那就可以再次降低要求。
特别是上了一定年纪的跑者,身体机能有所下降,更要根据自身情况灵活调节运动心率,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保持身体的轻松,避免运动损伤。
每次身边有人问我慢跑到底该跑多少配速时,我都会分享一个简单的判断方法:当你在跑步时,感觉不到明显的疲劳感,呼吸平稳,没有大口喘气,还能轻松地和身边的跑友聊天说话,那这个速度就是适合你的慢跑速度。
相反,如果说话变得吃力,喘气声也越来越大,那就说明你的速度有些快了,已经超越了自身慢跑的界限。
![]()
所以,7分的配速算不算慢跑,答案其实取决于你自己。
在如今的跑圈,有一种不太健康的风气,有些人盲目地比拼速度、攀比跑量。
他们一味追求数字上的提升,却忽略了身体的承受能力,最后往往弄一身伤,实在是得不偿失。
跑得快固然是一种令人羡慕的本领,但它并不一定适合所有大众跑者。
就像世界冠军基普乔格,在平时的训练中也少不了每公里6分配速的慢跑,这就告诉我们,想要跑得快,得先学会慢下来。
在慢跑的过程中,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观察自己的动作,发现错误的跑姿,在一次次的慢跑中不断改善,减少伤痛风险,纠正错误跑姿,才能逐渐领悟到跑步的真谛。
比起速度,我们真的不必过于在意快慢,更不要因为别人跑得快,就盲目地逼迫自己提速。
不管是7分的配速还是8分的配速,只要你跑起来,那就是最好的配速。
![]()
最后,我想问问大家,你觉得7分的配速,慢不慢呢?
不妨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让我们一起在跑步的道路上越跑越远,越跑越快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