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1 月 5 日,一则涉及长沙某三甲医院高层的不雅视频在微博、抖音等网络平台疯狂传播,引发全网热议。
![]()
视频时长精确至 17 分 11 秒,经医疗圈网友比对公开资料确认,主角为该院 50 岁的祖姓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与 40 余岁的曾姓眼科主任(硕士生导师)。
两位常年出现在学术论坛、义诊现场的 "医学精英",其视频中行为与白大褂所代表的职业形象形成剧烈反差,迅速陷入舆论漩涡,而事件背后暗藏的权力关系、医疗资源滥用嫌疑与法律争议更持续发酵。
据多位医疗从业者向记者透露,该事件最早于 10 月 29 日在医疗行业内部微信群流传,初期仅以 "某三甲院领导瓜" 代称,11 月 5 日清晨,包含视频片段、当事人清晰照片的爆料帖集中出现在知乎、小红书等平台,随即彻底引爆网络。
![]()
这段采用固定机位拍摄的视频虽在 3 小时内被各大平台以 "低俗内容" 紧急下架,但大量碎片化截图与剪辑片段仍通过微信、QQ 等私密社交群组扩散,其中一张截图显示,视频拍摄场景的沙发上铺有印有医院 LOGO 的蓝色无菌中单 —— 这种耗材主要用于诊疗操作中的无菌防护,正常情况下严禁私用,该细节引发网友对 "侵占医疗资源" 的强烈质疑,有曾任医院耗材管理员的网友留言:"这种中单属科室管控物资,非诊疗用途领用需严格登记,若确为私用已涉嫌违规"。
公开履历显示,两位当事人的职业经历堪称医疗界 "标杆"。
![]()
男主祖某是国内泌尿外科领域权威专家,1994 年考入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后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完成博士后研究,2010 年至 2013 年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中心研修,从业二十余年主持 3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 SCI 论文 47 篇,其门诊号常年 "秒空",医院官网至今挂着他 "为 82 岁老人成功实施高难度前列腺手术" 的宣传报道。
女主曾某则以 "暖医" 形象著称,作为眼科主任不仅培养了 12 名硕士研究生,更曾连续 3 年获评 "患者最满意医生",2023 年她为一名患有先天性白内障的孤儿熬夜完成 4 小时手术,医院走廊悬挂的锦旗中,有 7 面来自她救治过的眼疾患者,2024 年还作为医疗志愿者参与津巴布韦光明行义诊活动,为当地 200 余名贫困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
然而光鲜履历之下,隐情逐渐浮出水面。
一位不愿具名的医院中层管理者向记者爆料,祖某在 2018 年调任现医院前,就曾在原任职单位传出与 3 名女性有不正当关系,当时因 "证据不足" 未被处理;调任后凭借分管人事的职权,多次以 "职称评定"" 科室经费审批 " 为诱饵拉拢女下属,曾某正是在 2021 年晋升眼科主任期间与祖某建立不正当关系。
更值得关注的是,两人均处于已婚状态,祖某妻子为同市另一医院的护士,曾某丈夫则是高校教师,双方家庭均对其关系不知情,直到视频流出后才被亲友告知。
视频传播后,全网迅速形成尖锐对立的两大舆论阵营,核心争议聚焦于 "医生私德缺陷是否应剥夺其职业资格"。
![]()
支持 "专业与私德分离" 的网友占据约 4 成,其中有曾接受曾某治疗的患者在医院官微留言:"2022 年我视网膜脱落,是曾主任放弃休息时间紧急手术保住了我的眼睛,不能因为她的私人错误就否定全部",还有医疗行业从业者发声:"评价医生的核心应是诊疗水平,只要未出现医疗事故、收受贿赂等行为,私人感情问题不应影响其执业权利"。
![]()
另一派则坚决反对 "德才分离论",该阵营网友占比超 5 成,有网友在微博质疑:"医生手握生死决策权,连婚姻忠诚都做不到,如何让人相信他能坚守 ' 不收受红包 ' 的底线?"
更有法律博主指出,上下级之间的不正当关系易滋生权力寻租,"副院长分管设备采购,眼科又是耗材使用大户,很难保证不存在利益输送",这种担忧得到大量响应,# 查眼科耗材采购清单 #话题一度冲上热搜第 3 位。
事件中 "偷拍 + 传播" 的行为也引发法律层面的激烈讨论。
![]()
目前网友已自发呼吁警方追查偷拍者身份,有猜测认为可能是 "被排挤的同事" 或 "知情的配偶",但均未得到证实,多数网友强调 "道德谴责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偷拍传播者必须承担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涉事医院正处于 JCI 国际医院质量认证的关键冲刺阶段。
作为全球公认的医疗质量金标准,JCI 认证对医务人员职业伦理、医院管理规范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记者查阅 JCI 认证准则发现,"管理层廉洁自律"" 避免利益冲突 " 均为核心评估指标,业内人士透露,此类丑闻极可能导致认证延期甚至失败,而该医院若通过认证,将获得更多医保政策倾斜与科研经费支持。
更具深意的是,此次事件发生在湖南医疗系统反腐持续深化的背景下 ——2023 年湘雅二医院刘翔峰案曝光后,全省开展医疗行业专项整治,截至 2025 年 10 月已查处违纪违法医务人员 137 人,其中包含攸县人民医院原院长蔡文德等多名高层,此次三甲医院副院长陷入丑闻,再次引发公众对 "医疗反腐是否触达核心权力层" 的追问。
截至 11 月 6 日上午 10 时发稿,涉事医院通过官方微信发布简短通报,称已暂停祖某、曾某两人职务,成立由纪检、医务、人事部门组成的专项调查组,长沙市卫健委已介入监督,但未披露具体调查方向与时间表。
多位受访患者表示,除了查清两人的私德问题,更关心是否存在 "以权谋私"——"比如曾主任是否通过祖副院长获得额外的科研项目,眼科是否优先使用某品牌耗材",有网友留言直指:"停职只是第一步,必须公示两人任职期间的科室经费流向、设备采购记录,才能重建信任"。
有人说这两人这下可惨了,医院要是让他们离职,那家庭和事业都毁了,多可惜!
也有人觉得,人都会犯错,不能因为私生活就否定人家的专业能力,患者可不就图能看好病嘛!
但我觉得,医疗行业挺特殊的,医生的品德和职业形象很重要!
虽说技术好能治病,可要是私德有亏,患者心里难免会犯嘀咕,信任也会受影响!
而且管理岗位的话,更得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大家做个好榜样不是?
这场风波如同一面多棱镜,折射出社会对公众人物的道德期待与现实复杂性的碰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